我喜欢的一对微信公众号夫妻,妈妈能干,爸爸全职带娃,各自开了公众号,我挺喜欢他们写的东西的,很有意思,带娃那些点滴我也觉得很接地气。
最近看爸爸,在全力拼搏幼升小私立,去了n所学校,报了n多的班,孩子和家长看上去都挺痛苦的。
对了,他家一直没买房子,住在老人郊区家里。说是对应小学很差,不愿意去,就拼私立。
我真是忍不住说了2句,逼孩子考私立,为啥而不逼自己买学区房。
估计很多人的类似留言刺痛了他们,妈妈发了个文专门说这个,大致意思:
不买房难道有罪吗?
我才看不上老破小学区房。
我只买自己喜欢的,愿意住的房子。
不买房,我不后悔。
关你们什么事?

我也是过来人,刚刚幼升小完,并且也有私立面试的经验,最终进了学区对应的重点小学。个人是不建议过分的拼“私立小学”的。为啥,我稍后单独开一篇说说。
这里,只说房子和学区房。
想对那个爸爸妈妈说,虽然我们写的东西刺痛了你,但是我还得坚持说,作为父母,作为成年人,不逼自己买学区房,而去逼孩子拼私立—这算哪门子本事啊。
我个人是很看不上这类家长的。
1.私立学校很好,拼一拼也没问题。但是在没有学区房(差一点的学区也行啊)的基础上去拼私立,这等于赌博,家长的心态绝对不会稳的。
拼私立你也先有一套房子做垫底啊。
2.买房子上,坚持自己喜好,不如看市场的需求和热度。
妈妈是看不上老破小的,30平米居然卖200w!什么玩意,谁买啊傻子吧?
呵呵,没有人是傻子。
老破小,总价低,转手快,好入手好卖出。好的学区老破小,不愁卖,只要没有硬伤。
孩子上学了转卖出去,或者租房在学校门口,或者买非学区适宜居住的,都不错。
如果只是坚持自己的喜好,有几个可能性:
1,你喜欢的房子大概你永远也买不起。我喜欢市区中心大平层,还喜欢市区闹中取静大别墅呢。我真的买不起。
2.让市场检验你的喜好的房子是否有黄金增值能力。
3.买房子不必一步到位,有多大能力够什么样房子
很多人迟迟不买房子,包括毛利一家,其实都是在于心态“我想一步到位,买个好的满意的”。
在大城市,这个愿望是很难实现的。现实piapia打脸。
除非你是富二代,或者赚钱能力超强。
否则,还是踏踏实实的从第一套能购得到的买起,老破小,远大新。。毕业几年,家人赞助一点,存点钱,付个首付,也就上车了。
以后能力强了,钱多了,自然可以再换。
很多小伙伴都是从第一套老破小开始折腾,毕业10年也有了市中心大平层。
4.想要自由高消费又要值钱资产,太贪心了
我劝过不少人买房,刚需,刚结婚,孩子上学。。。但是真的执行的人少之又少。
为啥?一个是首付的钱需要一点点累积,很多人连这个耐心也没有,从来没完成过第一桶金的原始积累。
还有一个就是看到未来房贷的压力,每月还款1,2w?不活了!我还怎么能买包买化妆品出去旅行。
在这个鼓吹消费至上,享乐主义,人应该及时行乐的社会里,我希望大家还是保持一分清醒:
攒点钱,攒点资产,少花费那些有的没的。
这点,不懂得理财的女人,根本不懂有多重要。
当然如果你们赚钱太多,自然无需理会。
但大多数人还是要日常取舍的,攒资产和高消费之间,取一。
你什么都想要,是不是太贪心了。
最后说,我还是很喜欢这对爸妈的,也希望能看到更多好作品,也会支持他们。
不喜欢他们,我才不会给提出最良心的建议:买房吧。
我的新专栏,都很有趣
欢迎点击关注,有新帖子第一时间你就知道啦~
戳戳👇点击: 房产 | 谈情说爱 | 育儿
我也是结婚了之后才知道房子的重要性
仅仅去拼私立,我也不太赞同
是啊,会给自己和孩子都带来很大压力,本来私立压力就大。。
孩子的事很重视,所以在孩子2岁的时候买了够的着的省一级小学的学区房(这边学区房的价格不是天价),也就是很多人看不上的又旧又小的房子。
是。我觉得拼私立ok。如果没房子还拼私立,对孩子太苛刻了
我现在没娃,都在考虑学区房的问题了
最后一点我非常认同啊
住在郊区的父母家?都这么大了,不买房?有点不靠谱吧?私立不私立两说,这么大孩子的家庭了了,没有独立的住房,说不过去吧?
哈哈是啊
我一直以为毛利家很有钱,哈哈
只能说,别看表面啊。我也以为
不应该是父母先努力搬砖的吗
人不都是嘛,要求别人进步,比要求自己进步容易啊,所以她要求孩子努力完成自己想要的!
还是买上房 ,有房给孩子的安全感,才算数
我觉得拼私立没有什么不好的,也可以不买房子……
但是最好的情况是,即使不买房子,也有随时买房子的“资本”,即使不买房子读私立,也有足够的金钱来支撑……
希望他们的孩子,足够优秀,在父母不愿意掏空自己(买房子)的情况下,也能够越来越好
不买房子一直租房吗
如果他们有条件,一辈子租房,也可以衣食无忧的话,为什么不可以呢?😂😂
而且父母的房子也可以自己住或者留给孩子……
当然我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也是热衷于买房子的,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