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话题我很惭愧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是说妈妈带孩子逛超市看到四十块钱一斤的草莓不给买。育儿专家说小时候这点小小的愿望都不能实现,长大给再多也无法得到那种开心。
我挺有感触的,小时候经常被告诫家里很穷买不起,然后我就很懂事地说不需要,不用买,把自己的欲望包裹起来掩藏起来。变相地导致现在自己工作挣钱的我总有买买买的欲望去填充内心那种空虚,希望自己能把小时候的遗憾都弥补回来,但是很难。买回来又会后悔,反省自己浪费钱,然后就是花钱一时爽,月底西北风这种恶性循环。所以以后我有孩子了,我会尽量去满足他的合理需求,不会把大人的负担窘迫展现给孩子,让孩子去懂得本不属于他的年龄所要承担的事情。
当然,我不是在责怪我爸妈,只是他们的教育方式不同,别人评价小时候的我也是懂事听话,在他们看来也是很成功的。但是换做我的话,原则上的事情我会坚持,小东西上能满足尽量满足,小时候很容易为了一点点东西就开心很久,这种幸福感需要付出的代价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变大。但是也不会一味宠溺孩子,比如说好一次只能买一个,孩子再要我不会说家里穷买不起,我会直截了当地说钱还有别的用处。
其实看了这么多文章我也知道要强制性攒钱,降低一些生活品质,多关注优惠,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人心。如果内心的黑洞永远在吞噬,说再多方法也无用。我和老公关于这方面也讨论过,如果为了省钱把日子过得憋屈,那也很难受,还不如不省。我们决定把自己的小梦想还有未来必须攒钱的项目写在一个单子上,按照很想要但不急迫,急迫且刚需,刚需但不急迫等分类并排序,完成一项划勾。不在单子上的就不买,正好从一月份开始涨工资,我和老公就假装没涨,把涨的那部分放在一张没有绑定网银的银行卡上,相信这张卡的钱越来越多,我们的新一个10万也能尽快到来。

说得很对啊
适当消费是必要的
是滴
哈哈,反正我自己感触是这样的
我们那个年代,都差不多。所以自己当父母了,就会想自己努力点,尽量不委屈孩子。特别是吃的这种,贵的话就少买点尝尝鲜哇
谢谢鼓励啦
那个年代的确是这样,我妈妈也是,导致现在水果天天多的吃不完。弱弱问一句现在草莓多少一斤?我上次参加女儿幼儿园的冬日集市,我说2颗草莓1元吧,她们说现在是5元一颗至少(大是真的大的有机草莓),我的确对这个没概念。
差不多,便宜的时候二十五块钱买十个大的
四十块钱一斤草莓,有多少老百姓会想买就买?宝宝如果想要,我也会说有点贵呢?如果坚持要,那就买点尝尝,也不是无可替代,非它不行。
换我也不给买,现在都是什么专家啊
对啊,可以买个十块钱给孩子尝尝啊,也不用直接拒绝啊
可以买个十块钱啊,就让孩子尝尝,而不是直截了当用穷没钱这种理由搪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