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养老问题,谁都不敢说准备好了~~
我4.30号下午四点接到我妈电话,说我外婆去世了,她要立刻回老家。
所有的亲人,都觉得太意外了。因为头一天,外婆还准备去喝喜酒,无病无灾,86高寿,睡梦中离去。
我婆家这边的亲戚,说她修道好。不麻烦孩子,不在床上躺着,不让人伺候。这样的离去,是最好的方式。
反观我公公,生病已经两年多了,期间各种折腾,住院,输水,我婆婆是照顾的主力,我老公这两年往返老家的次数也特别频繁,幸好他的工作时间比较弹性。
老人们怎么老去,怎么离去,谁都说不好。都说老人像小孩,但是小孩你知道有个期限,过了三年就好了,送去幼儿园能轻松很多。但是老人不。你不知道期限,遥遥无期,而侍候病人,是这世上最难的事情,比照顾小孩子,难太多了。
所以,在养老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准备的再好,都不敢说准备好了。
比如我外婆,三个子女,但是去世的时候,都不在身边。
舅舅在外工作,大姨和我妈,都跟在自己孩子身边帮忙带小孩。
你说不孝顺吧,外婆生前身体健康,自己能照顾自己。让我妈或者我姨天天守在她身边,也不现实。父母辈的也要自己的生活啊。
再说我公公。也有三个子女,幸好我姐嫁的不远,我老公在杭州,我哥在上海。都各有一大家子,要讨生活啊。现在家中一有事,我婆婆就喊我姐。去年冬天,半夜三更叫送去医院。如果没有我姐怎么办?
这就要说道论“命”了。你没办法的时候,也没办法。
让我哥或者我老公辞职全天在家伺候行不行?很显然是不行的。短时间可以,时间一长,花销谁供呢?所以,老伴的作用就体现出了。还得老伴在生活上照顾,子女在经济上及大事上支援。
我公公的病一直没有好利索,本来老公带他去省会准备手术,但是医生也不建议。真的是已经尽力了,就年后这几个月,我老公都回去三趟了,来回路费,酒店都是一大头。这方面我都很支持他,就算没有侍候公公,但是带好孩子,保证好经济,也是贡献。
所以这一次回家,一遇上事,就要感慨一下,还是人多好办事。外公外婆生前乐善好施,亲戚邻居都出力,有六七个侄子,四五个侄女,加自己儿子女儿,事情很快就办妥了。
真的是独生子女怎么办?城市里我不知道,至少在农村,到时候还是有点凄凉的。
但是甘蔗没有两头甜,人生也是一样。
老了想要舒服,在子女的养育及教育上,在青年时期,肯定要付出很多,更累更辛苦。
只养一个孩子,在年青的时候,肉眼可见,肯定是比多子女要省心省事的,就是老了,说不定寿终正寝,不麻烦孩子,也是有可能的。
反正,为孩子付出的,肯定比孩子为老人付出的要多的多,这种是没法衡量和对比的。

赏,说入人心。
感觉一代一代人都是如此,为孩子付出的更多
所以我说多子女的,在教育上要费更多的心血
这样也比较好了。老人身体健康就是子女的福气
物种要繁衍
我们老家有句话叫,大人对孩子的爱有路那么长,孩子对大人的爱只有扁担那么长。
赞同,打赏+赞
趁大家还聚在一起,就开开心心每一天,谁都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也没必要去担心明天会怎样,活好当下
打赏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