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支出的费用化与资本化
费用化与资本化,是会计上的两个概念。
如果一项支出产生的结果是即期的,消耗的,那在会计上就会被计提为费用。比如今天花了五百块,吃了顿大餐,这个就是典型的费用化。它不会为未来持续产生收益。
如果一项支出产生的影响是持续的,跨期的,并能预期带来收入的,那在会计上就会被处理成资本。比如,花十万块钱买了一套摄影设备,预计可以用五年,并且可以靠它拍出更好的照片,从而赚取更多的收入,那么这十万,就会形成一笔资产。它会在未来持续带来收入。
有三十万现金,可以买个爱马仕包包,但这是费用化的支出,不会为未来带来收入。这是费用化。
有三十万现金,可以买茅台的股票。未来不会有额外的投入,还能每年分红,预计十年后,还能大概率有可观的资本增值收益(股票会涨),这是资本化。
如何构建资本化收入
要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交易性资产,必须刻意地,花大力气投入在资本性支出方面。而非跟随自己的本性,什么让我爽,我把支出花在哪里。
长期来说,费用化的支出越大,就越会削弱长期的收入质量。资本化的支出越大,则恰恰相反。但很不幸的是,这和人的本性是相反的。人们总希望在当下获得最大满足,而不会去管日后怎样。绝大多数人都是短视的,不愿意对短期没有回报的事情下注。尤其短期没有回报,叠加长期回报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更不愿意投入。
所以,要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可交易的资产,事实上是反人性的。需要同时做好以下四件事:
1)要承担短期没有回报的情况,眼光放得长远。
2)要承担长期没有回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做朋友。
3)要刻意增加资本化的支出,减少和控制费用化的支出。
4)不断刻意提醒自己,要构建可交易的资产,而非只靠劳力换钱。
只有时刻刻意提醒自己,才能做好。
让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
有没有适合普通人的,构建可交易资产实现暴富的方法?
答案是:没有。
为什么?
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因为做不到前面提出的那四点,哪怕是当中的任意一点。如果我们要摆脱「普通人」低收入质量这个陷阱,那就从减少费用化的支出,增加资本化支出开始,从刻意提醒要构建自己的可交易资产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