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是什么感受
煲了两天鸡汤,
不能总是不务正业呀,
阿雅还是回归市场,说说投资相关吧。
~~~~~~~~~~~~~~~~~
请关注阿雅论投资,会赚钱哦
~~~~~~~~~~~~~~~~~
最近让我唏嘘的是这条新闻:
盐湖钾肥出了业绩预告,爆亏400多亿可能要退市了。
能把一副好牌打成这个样子的,也只有盐湖钾肥这个极品了。
A股股王茅台为何屹立不倒,因为它的生意模式极好:
1、水变酒,物料成本极低,最高的成本就是时间。
2、天然的护城河,据说,不是茅台镇的水酿不出茅台的质感。
3、没有存货折旧的问题,酒越久越香,每年的存货天然涨价。
很多人说,中国只有两种白酒,一种是茅台,一种是其他白酒。
可是,拥有这种生意模式的却不止茅台一家,还有我们的盐湖钾肥。
一个控制了中国83%的钾肥资源的企业,毛利率74%,有句话说的好:请客可以不喝白酒、种地不可以不用钾肥。
关键词是83%的资源和74%的毛利率,但你知道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基本上可是这么说,这个公司的领导层哪怕是头猪,这个企业都能躺着赚。人家是货如轮转,它是钱如轮转。
可惜的是,这个企业的领导层不是猪,所以直接的结果就是这个化肥界的茅台能把自己整到快要退市的地步。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让我想起一部叫做《西红市首富》的电影,如果把赌博排除在外,想要败光20亿身家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当然如果是“国民老公“另说。其实小王要是不用杠杆也亏不了20亿)
首先,公司在有了盐湖钾肥这一个上市公司之后,还注册了n个关联公司,包括盐湖集团、盐湖发展等等。这些关联公司是干嘛用的呢,还是卖钾肥,茅台成立销售公司,销售公司从茅台厂拿货成本极低,我记忆中好像是不足100,但是原因是为了合理避税,钾肥也这么干,但原因是为了把关联公司的成本降下来,把成本留在上市公司,利润留给关联公司。
然后上市的时候通过控制业绩、买壳做高对价、定向增发的方式,尽可能的从资本市场融资。对于一个躺在现金流上的公司为什么还有融资,我也不知道呀,我也不敢问呀。
然后,最后一根稻草来了,这不缺钱的货2012年居然还发了债券,然后去年6月,直接说,我要破产,钱还不上了。你能想象茅台借你钱,然后过了几年,它说它没钱还不上吗?
最后一招是,顺理成章的推出债转股方案,以及司法拍卖分公司。
嗯,对了,司法拍卖的结果是,大股东说要是没人要,这些分公司我买了,不过价格嘛,算30亿好了。
我怎么觉得,大股东这是用20年的时间在做一件事,退市。
然后我查了下它的上市历史,发现两个线索
1、此公司身处青海。
2、公司根本不想上市,基本是被迫上市的。
然后,我就懂了。
综上总结两点
1、投资中一定要选择对小股民相对公平的公司,因为管理层耍起流氓来,生意模式再好也没用,因为一手好牌的命救不了要把牌打烂的心。
2、买公司最好最好避开老少边穷的省份,这些地方,行政力量大于契约精神,这些地方的上市公司圈钱的动力大于好好经营和回报股东。
比如盐湖钾肥,比如獐子岛。
毕竟,凭本事圈到的钱,是不可能还回去的。
今日以上。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