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市场 风险与机会———读书笔记
春节疫情爆发,为了不给祖国拖后腿,大家都宅在家里在家,就差无聊到长毛了
今天正好读了一篇关于疫情当中的投资风险和机会 的文章,来做个笔记
一:是不是每次疫情都会引发股市暴跌?
并不一定。
这次疫情,对全球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但是对局部来说,比如说中国,影响是比较大的。疫情的爆发到峰值,大多数是下跌的,而且冲击是非常显著的,但是从峰值下来之后的1-3个月股市会出现比较大程度的修复。
个人的理解 : 鉴于中国股市的这种尿性(人跌,它也跌,别人涨的时候它还是跌,遇到一些坏消息的时候,跌的比谁都快。老师,曾经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中国的股市就像被摁在地板上摩擦摩擦)📉 预计开盘下跌。
幸亏中间有一个春节作为过渡,否则以现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良莠不齐层出不穷的消息早就让大家坐上惊险过山车玩心跳了
二、疫情对哪些行业影响最大?
对实体经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影响,如果一个企业三个标签都占了,尤其是湖北的,那就真的得congratulation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受影响比较小
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关键是工人能否组织到位,生产能够恢复起来,现在看都是严峻的考验。尤其是中小企业
第三产业在经济中占比54%,以服务业为主,主要包括批发零售,金融服务,房地产投资,餐饮和住宿,交通运输,教育,文化传媒等。能不能翻身,主要取决于到底是纯实体呢?还是可以转战到线上?
三、受损的板块有哪些?
1.交通运输,目前看来好像没有哪一个能例外,从航空、铁路到公路。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刚性的外出需求,事后还是会反弹的,该干嘛的还是要干嘛去的
2.影视传媒,贺岁年片集体下架,《囧妈》带头免费,一出出的打击,让相关影视传媒的公司也许惨遭滑铁卢,各大视频公司披露春节间的数据,那将来会非常有意思(这个怎么有意思法,我还不太清楚, 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在评论交流一下)
3.商业零售,线下基本休克,线上半休克。因为疫情大家都在家当鹌鹑, 线下几乎没有人流,线上是因为快递公司的运转出现了问题。在此占据优势的大概就是京东自建的物流
4. 酒店餐饮,完全休克了。按照文中的解释来说,这个月少下的馆子,并不会在下个月多下几次弥补回来,这些需求没了就是没了。(突如其来的横祸, 估计餐饮业老板都要捶胸痛哭。香港也查出有1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最惨大概就是香港了吧,之前港独 恐怖分子搞得一团糟,如今又雪上加霜。香港的酒店餐饮真的要欲哭无泪了。之前我们老师说抄底香港还是要慎重,一是怕你可能抄在了半山腰上。二是如果你抄错了行业,等待你的可能是漫长的恢复期,甚至可能是个无底洞。酒店餐饮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5.旅游,完全休克了。与酒店餐饮相伴相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恢复起来相当缓慢,毕竟人们心有余悸。
6.湖北板块( 可以关注一下湖北A股上市公司)
四、 受益的板块有哪些?
1.医药医疗行业。 香港不受春节的影响,照常开市。可以看到中国医疗集团在香港市场,随着疫情的发展,一路暴涨近400倍。
个人理解: 股市春节开盘后,大概是只有医药板块比较抗跌。 注意是比较抗跌,因为大趋势所迫。不过我还是希望它涨的
2. 2B2G的,远程办公、云服务。文中给出的解释是,目前远程办公还停留在电话会议阶段,能否借此机会发展出高效的线上协同工具,是B端很大的需求。( 我个人,觉得这个工具还是非常重要的,像这次疫情当中不能线下返工,线上要交流的话,尤其是在开会议。还有整个企业系统化,线上化 ,比如说ERP或者更高级的)
3.线上游戏。 出乎意料又不那么的意外,毕竟这个假期除了宅在家里,还能干什么呢?从和平精英服务器宕机到王者荣耀,单日流水破人类记录,都是在这个假期发生的。(毕竟大家都无聊的去数家里大米有多少,头发有多少根,腿毛有多少…线上游戏的火爆,好像又那么的意料之中)
4. 在线教育。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
5.龙头企业。文中提到,这次的疫情对于市场来说,大概是一种“大清洗”,把弱劣差的企业提出局,对中小企业影响比较大,而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市场地位强固。非常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优胜劣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开始后的应对策略
1.备够钱,抓时机,正确进场
2.进一步向各行业龙头集中
3.避险资产配置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