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陷阱——3
人们常常会运用统计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论证,因为数据会使证据看起来非常科学、精确,让人感觉到代表着“事实”。但实际上呢,统计数据经常在欺骗我们。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需要识别常见的数据陷阱。只有确保统计数据运用准确,它才能真正成为强有力的证据。
确认数据来源之后,还需要从论证过程、选取指标、信息完整、呈现方式四个方面,来识别常见的数据陷阱。
1)论证过程:结论和证据不符,用正确的数据证明错误的结论。
2)选取指标:特殊选取算术平均数或中位数,来代表平均水平,其实,不同的选用会使含义大相径庭。
3)信息完整:用相对百分比做数据时,要注意是否遗漏了做对比的基数。
4)呈现方式:证据的呈现方式也可能让判断出现失误,比如在单位间隔不同的坐标系中呈现数据,会让心理感觉有偏差。
对待数据类的信息,要首先从来源上确保可信,从论证过程中确保数据能推出结论,从选取方面注意平均数的不同使用,从信息完整方面注意百分比的基数,最后注意数据的呈现方式是否合理,避免呈现方式引导出较大的心理感觉偏差。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