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障体系之初建成
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疫情之下,正好将家里资产、保障细细缕了一遍,在连续几周的梳理,再投保的繁忙筹备下,终于建立起家庭保障的初体系。
1、重疾。老公终身40万,定期20万(65岁截止)。我终身60万,定期20万(61岁截止),儿子终身70万,定期80万(32岁截止)。血泪教训,30来岁的时候,为了省钱,买了便宜的定期重疾,现在想买终身也买不到了,真的是惨痛的因小失大的教训,请大家借鉴。老公儿子的百万医疗已经购买,我的初步确定在今年6月购买。我和老公的重疾决定不再增加,因为1、身体情况无法通过核保,2、年龄太大,性价比太低。所以且行且珍惜吧。
2、意外。每年一份意外险。今年的意外险是赠险。所以今年省了几百元钱。
3、定期寿险。30多岁的时候购入,两个人60万的定期寿险,保费不到2000元。我的只有322元,超级划算。给家庭上个加强保险。
4、划重点来了。年金险。这段时间在朋友那里购入了年金险。考虑到老公收入的不稳定性,觉得两个人年交诸多压力,于是选择了一人趸交一人年交的方案。老公趸交,利益最大化,选择了趸交利益最大化的福瑞一生。交纳27万,60岁开始每月领取2500元,20年有效领取期(60岁后80岁前身故受益人可以领取至80岁),80岁无现金价值。我选择了自在人生,每年3万元,55岁开始每月领取2500元,依然是20年有效领取期,依然是55岁后75岁前身故受益人继续领取至75岁。75岁依然有少许现金价值。之所以这么选择。一是我们计算过,如果选择年交,那么要求投资达到百分之8,而且回顾过去那么多失败的投资,觉得趸交可以减少少许压力。而我选择55岁开始领取,则是将有效期提前,降低提前身故的风险。
我56岁老公60岁开始,我们家的商业养老可以达到5000+1500=6500元。加上我的退休工资和老公的退休社保,如果那个时候养老压力不那么大,希望可以拿到20万一年。老公在1997年购入一份年金险,总共缴费4万多,60岁开始领取1500,每年递增百分之5。不过这种好事已经一去不复返。所以现在我们才花更多的代价去争取更多老年后的福利。
综上所述,家庭的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后续事宜。
1、6月购入我的百万医疗。
2、今年或者明年给儿子在香港购入一份增值终身寿险,锁定目前的利率。看中两款,一款中意人寿的永续我爱,百分之3.5的利率写进了合同,香港友邦的那款虽然没有写进合同,但是据说香港政府每年要求保险公司公示经营情况,基本可以百分之百兑现。最关键的是,是美元账户,所以相对坚挺。只是还在考虑中。
3、儿子的重疾也会随着他年岁增长逐年增加。只是保险确实一年比一年进步。想起很多年前的康宁终身,又贵性价比又低,跟现在保险简直不能比。
所以保险这个事情,永远在路上,一直在调整。家庭保障初体系建成,好歹心安了一点,但是完善体系,还得继续修修补补。
-
Zz米多多Zz米多多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