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第一步——梳理自己的现金流
翻了翻记录,发现自己已经坚持记账三年多了。
其实自己中途也疑惑过,发现哪怕记账了,似乎仍然是该花的钱照样花,那记账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直到后面自己开始研究投资理财、自己裸辞,才发现,对自己的财务情况清晰掌握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先大致说下我自己现在践行的“记账”流程吧:
1.每笔花销一旦完成支付就立刻在记账app上记一笔(我用的是timi记账,近来开始有广告了,用户体验下降。。。)
2.每月梳理一次支出,打开记账软件把本月各大项(食物、服饰、交通)支出总额敲到excel上;
3.每月梳理一次结余,按照“活期”、“定期”、“a股”、“可转债”、“港股”、“基金”等投资方向分类,记录当月余额。一年进行一次收益率统计。
下面就是我对记账意义思考后的大纲,我们展开说一说。
(诶我真的好喜欢列大纲。。)

一、知道自己每月花销
1.硬性支出有哪些
硬性支出就是指不买这个不行、一定要付的支出,比如房租、房贷、食物、水电煤等。。
这边要注意既然是“硬性支出”就肯定不包含星巴克、喜茶、零食、口红、化妆品等不买也可以的东西。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有啥好统计的,我的硬性支出我还不了解吗?
好呀,那3秒之内请你告诉我你每个月水电煤是多少?每个月在必需的食物上支出多少?每个月的交通费是多少?
3…
2…
1…
是不是发现对自己也没那么了解?
之前大家投票的小调查显示,37%的人对自己每月花了多少钱根本没概念。
那知道了硬性支出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留到第3小点一起讲。
2.哪里可以再省一点
增加财富积累无非就是“开源”+“节流”。
那如何知道自己在哪方面能再省一点呢?——记账可以告诉你。
以我为例,之前每天叫外卖的时候,每月伙食费都在1800左右。(恩格尔系数也是很高了。。。)
后来考完注会有时间了开始自己带饭,一下降到800左右。
55.56%的降幅,也算是省了一大笔钱了!
当然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连续记账几个月之后你就可以自己分析看看,哪里可以“再减一点”。
积少成多,哪怕一天省下一杯星巴克,一年也有7200块(30元x20天x12月)。
别小看这7200,工资以外再让你开源赚个7200试试,也不是啥容易的事。
3.计算突发情况下的安全垫
这里的安全垫指的是万一自己没有收入来源了,能让自己平安活上一段时间的金额。
为什么要计算安全垫呢?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个先来。
比如疫情之下的现在,万一你工作的行业受到冲击巨大,公司现金流断裂没挺过来,那你作为失业人群你能撑多久?
再比如哪天真的受不了傻—领导了,脑子一热桌子一拍走人了,没有安全垫、没有“FU Money”你有这底气吗?
那到底准备多少资金作为安全垫合适呢?这边就要联系第1小点内容——硬性支出。
我一般是建议准备9-12个月的硬性支出。或者你已经记账几个月了的话,取个月度支出平均数,乘以6到12个月即可。
因为一般来讲,找到新工作的时间在3个月左右,那再放宽点余地,别让自己压力太大,留6-12个月的生活费就好。
别小看这安全垫,“没钱逼死英雄汉”是真的有道理的。
在你没有收入来源的时候,它能让你有尊严地活着,它能让你在接到offer时有谈判的勇气,它能给你安全感不至于陷入无尽的自我否定和绝望中。
二、知道自己每月结余
1.现在的结余都放在哪儿
现在随着大家越来越多地使用微信、支付宝付款,以及各种投资渠道的兴起,很可能你的资金已经分散在十几个app中了。
像我自己就有蛋卷、华宝、华盛通、海通、京东金融、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等等等。如果不记账,光靠脑袋我可记不住那么多。
另外随着现在高频的跳槽,每个人也都有好几张银行卡(工资卡)吧,你们搞得清每张卡里余额有多少吗?
我每月统计的时候就会发现时不时的某张银行卡里就躺着三五百,可能是之前有需要转进去之后却一直放着没用。
于是就会趁着记账都攒到一起,该放余额宝的放余额宝,该买基金的买基金,总之别让钱傻傻躺着呀。
另外知道了结余都放在哪也就知道了资金的流动性。比如放在银行定期存款的,那近期是动不了了。比如放在蛋卷做定投的,那基本也是三五年的。比如放在余额宝的,那就是近期可灵活支配的。
2.为未来大额支出做计划
说到大额支出,除了买房、买车、子女的教育支出,还有旅游啊、保险啊都是一次性支出额度较大的。
在上一点知道资金流动性的基础上,知道自己目前的结余也有利于早早为大额支出做好计划。
比如我每年7月要支付重疾险、寿险的续保费用,也要七八千。那我提前就会开始盘算,到时是否会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没有的话该从哪里调集。
当自己对未来的大额支出做好了应对方案,就胸有成竹一点也不慌。
3.我该如何让“钱生钱”
今年我又对自己的记账方式进行了个改进,对于结余,我会每月按照“活期”、“定期”、“a股”、“可转债”、“港股”、“基金”等投资方向分类,记录当月余额。
等到年末,再分别算出各大类的收益率。
这样,就能对自己的投资水平有个直观感受了,也知道钱在哪方面更能生钱,更有利于后续对自己投资思路的复盘。
好啦,以上就是我对记账的一点思考。
可能你会觉得记账麻烦,尤其还要统计结余。emm……怎么说呢,良好体系的建立一开始总是有点麻烦的,但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表格之后以后一直能复用,养成习惯后其实每月统计一次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我的话月度统计也就20分钟吧)。
下一篇给大家详细说说我具体的记账操作和自制的记账表格~!
100
谢谢~~
有条理 很详细 打赏学习
20
今天最后10个她币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