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上班那些事儿 148585姐妹  30262帖子
发帖
咪咕酱

转型诉讼律师的进击之路

咪咕酱
咪咕酱 咪咕酱 2020-04-12 16:49 阅读(945)

周五下午跟着师傅去开庭,是个建设工程纠纷二审,这是第一次看着师傅开庭,学到了很多。

一、庭审当中,法官的思路决定了律师的应对,但完整表达自己的意见是核心。

这次开庭,法官不按套路出牌,并没有严格地按当事人陈述、举证质证、辩论的流程来,而是直接开始了举证质证。当法官明显没有要完整走一遍标准环节的意愿时,我们也只能配合他的思路。但这种情况下,如果二审的思路跟一审不同,那么律师必须以强势的姿态去表达,因为你要尽一切可能见缝插针地说出自己的主张。

二、法庭上律师既要有事不关己的冷静,更要有休戚相关的表达。

冷静才能正常思考,才不会影响发挥,冷静自带气场与力量。如何让自己冷静?建议开庭时一定要有证据目录,纸质版。师傅告诉我证据目录就是思路。开庭前一定要打印好自己的证据目录,并且一定要给到法官一份,在我们陈述时引导法官在我们的思路框架里思考。

与此同时,师傅认为法庭上的表达一定要有感染力,极具感染力的表达会影响法官。师傅在庭审上的表现我很欣赏,她很强势但是冷静。透过她说话的语气、语调,我都能感觉到虽然她很强势、带点激动,但她只是极力表达自己的观点,丝毫没有被对方的情绪影响。庭后复盘,师傅说强势是表现给法官看的,当你以强势的姿态反复强调同一个事实、观点,法官会更多注意到这个点。

三、对待案件,要达到“要多熟悉有多熟悉”的地步。

法官在双方激烈交锋过程中,问师傅哪些证据能证明施工质量不合格,师傅对答如流,完全不用翻看证据。随后法官又问哪些证据能证明工期延误,师傅再次娓娓道来。这熟悉程度,我内心暗暗赞叹,不禁想如果是我来开庭,反应速度要差一截。

这看起来是“反应速度”,事实上是建立在对案情的熟悉、对证据的烂熟于心上的。最让我吃惊的是法官问到设计变更之于工期的相关约定时,师傅脱口而出是在合同通用条款第五条。除了震惊,唯有佩服。庭后复盘时师傅说,对一个案子的熟悉程度就是要做到这个地步。

那如何才能这么熟悉?用心的态度是必须的,一个可操作性很强的建议是律师一定要看纸质卷,不可全程只看电子版。过往的经验证明,一些关键点的发掘全是来源于阅读纸质案卷,因为纸质卷的阅读才是“可圈可点”,随时记下思维的火花,还可以用荧光笔做记号,提高下一遍的阅卷速度。当然电子卷也不是一无是处,作为第一遍阅读的材料,在工作伊始时使用还是很便利的。

四、司法实践中已经不存在“证据突袭”了。

我们当庭提交新证据,对方律师反对,说超过了举证期限。师傅立马反驳说没有给我们指定举证期限,法官也立马反对说新规定也出来好几年了,就别提什么新证据了,大不了就是法庭上法官说那么几句,有实际意义吗。对方律师就不做声了。

基于这样的司法实践,作为诉讼发起方,可以考虑除了立案的必要证据,其他的证据都当庭提交。作为守方,一定要立足于当事人之间的渊源正向思考对方可能提出哪些证据来反驳或反证、更要结合本案涉及的法条逆向思考对方可能的抗辩和证据。

最后,是一个辩证思考:法官到底该不该在庭前先看案卷。

以前我会觉得法官一定要提前看卷,不然对案情没理解,庭上审理起来代理人会更吃力。这次法官在开庭前如我所愿看了案卷,所以了解我们到底在说什么,争议什么。但这反而变成了不利的点,因为我们论证的点跟一审有很大的不同,现在二审法官看了一审的案卷后内心就先入为主了。如果按照标准的审理流程走倒也还好,可是他直奔争点而去,我们就失去了重新完整陈述案情的机会,师傅庭前准备的说理逻辑也无法一气呵成地向法庭展示。庭前阅卷与否,真是无定论,作为律师只能兵来将挡,这也对我们的代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应该“要多熟悉有多熟悉”。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时时记述,祈绣口锦心;常常思考,愿偶尔领悟。感谢师傅每一个案子里的用心良苦、每一次庭后的苦口婆心。

来自她理财 iOS 客户端
查看全部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