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我的保险我做主 113159姐妹  19518帖子
发帖
大橘不冒险

"重疾险理赔太难了!"

大橘不冒险
大橘不冒险 大橘不冒险 2022-06-22 17:27 阅读(1979)

昨天河北省公安厅通报了唐山打人事件的最新情况。四个女孩的伤情鉴定出来了,两个轻伤,两个轻微伤。

通报刚发的时候,不少人都在质疑:伤的那么严重,怎么可能只是轻伤?

有官方号出来做了解释,法律上说的“轻伤”,“轻微伤”,和一般人的理解有很大差异。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第5部分损伤程度分级,写明了各个伤情级别对应的具体情况。

 看一些具体例子:

牙齿脱落7枚以上是重伤,牙齿脱落2枚以上是轻伤,牙齿脱落1枚是轻微伤。

双手缺失是重伤,一手拇指离断是轻伤,指骨骨折是轻微伤。

司法鉴定上的“轻伤”,可能比咱们普通大众以为的重伤还要重。

不止是人伤鉴定标准的“轻“”重”和我们理解的轻重有差异,在保险里也有一些“轻”“重”会被想当然的误解

买过重疾险的姐妹们,可以回答我一个问题:

子宫肌瘤手术,重疾险能赔么?

答案是不能,子宫肌瘤连轻症的标准都够不到。

对于疾病严不严重,咱们的主观感受是相对的。

摔了一跤,大腿骨折3个月不能走路,对个人来说是严重的。

去医院住院,发现隔壁床截肢了,这是不是比骨折要严重多了?

重疾险对于疾病的理赔标准,是绝对的。

得什么病,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情况下能赔,都会清楚的写在条款中。

能拿到重疾理赔金的疾病,往往是花费较高对生活影响大的疾病

赔付率前三的重症是: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

大家自行体会一下。

重症的赔付门槛很高,为了让重疾变得实用一点好赔一点,现在的重疾险又新增了中症、轻症来降低理赔门槛。

用【昏迷】举个例子,参照达尔文6号条款:

昏迷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和体内需求均无反应,昏迷程度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结果为5分或5分以下。

如果已经持续使用呼吸机及其他生命维持系统96小时以上,可以按重疾理赔100%保额。

没到96小时,超过了72小时,可以按中症赔付60%保额。

不满72小时,超过了48小时,可以按轻症赔30%保额。

如果昏迷时间没超过48小时,那就不能理赔了。

从上面的疾病理赔要求也能看出来,中症轻症是相对重疾而言的,不是咱们日常理解的不太严重的疾病。

遇到过一些问我某种疾病重疾险能不能理赔的朋友,

“孩子做了腺样体手术,重疾能赔么?”

“我要切个脂肪瘤,重疾险能赔么?”

当我说不能理赔,解释清楚重疾险保障什么之后,往往会收到一句吐槽:

“重疾险理赔太难了吧!”

是的,重疾险的赔付标准不低。

去年新规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了28种重疾和3种轻症的统一标准。

现在的重疾标准,或许还不够完美,但已是当下能做到的合理。

重疾险赔付标准高,为什么还要买重疾呢?

因为重疾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因为重疾险确实赔了钱,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找了两家保司去年的理赔数据。

泰康人寿理赔年报:2021年泰康人寿重疾险赔付总额40亿元,同比增长29%;赔付总件数:5万件。

平安人寿理赔年报:重大疾病全年赔付件数25万件,赔付金额210亿。

重疾一直是各家寿险公司主要理赔支出,平安人寿2021年理赔总额是412亿,重疾理赔金额占了一半。

有没有对疾病保障更实用的保险呢?

有的,医疗险。

保障高额医疗费用风险,百万医疗险,报销住院医疗费用,不限制疾病种类,通常有1万元免赔额,自费药进口药也能赔。

比如,e享护-医享无忧百万医疗。

年度保额高达400万,社保不保的进口药、自费项目它都能理赔,自费超过1万元的合理费用100%报销。

20年保证续保,20年内只要想续就能续上,产品停售、身体健康状况变化、申请过理赔都不影响续保。

想报销感冒发烧小病小痛的费用,小额医疗,投保规则严格一些,大多数不含门诊责任。

有款含门诊的小额医疗险,少儿门诊暖宝保超能版,可以给0-17岁孩子买。

保费稍高,一年660元,但是它实用。

疾病门诊医疗:每年1万元的报销额,每次治疗(同一疾病7天算一次)免赔额100元,经社保结算后100%报销(自费药按30%),未经社保只有60%,每天限额500元。

疾病住院医疗:每年保额2万,0免赔额、经医保报销后按100%报销(自费药按30%),未经医保按60%报销。

意外门诊及住院医疗:2万保额,0免赔、经医保后按100%报销。

如果买了医疗险,还需要买重疾么?

两个险种是不冲突的,点击链接可以看我之前写过的科普。

重疾险没用,只买医疗险就够了?

昨天看了很多讨论轻伤的,突然想到一直被吐槽的重疾疾病定义,今天分享下这篇科普。

没有完美的保险产品,即使是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四大金刚组合护身,也依然会有涵盖不了的风险。

自己了解保险,理性的看待保险,才能正确使用保险。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2)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