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经济来源的女性是不是更容易沦为生育工具?
我平时在食堂吃午饭,吃完午饭会回宿舍午休,食堂和宿舍挨着。
今天的主人公是车间一工人的老婆(为便于描述下面称为小华),公公在我们公司做保安,婆婆在公司食堂。
小华和老公、公公、婆婆全部住在公司宿舍,我中午回宿舍的时候有时会看到她。
大概是4年多前吧,第一次见小华的时候,觉得这人好小,看上去不到20岁。工作时间,我是非必要不出自己的办公室的。那天从宿舍回办公室刚好碰到一个晚上也住宿舍的同事,随口问了句,我们公司哪个部门招了位这么年轻的小姑娘?同事说:没在公司上班,是那谁谁家里刚娶的儿媳妇。
第一次见过小华后,没多久小华怀孕了,然后就感觉小华总是在怀孕中。前不久才知道小华已经生了三个女儿了,目前在宿舍做月子。
据说婆婆在宿舍和人闲聊的时候说:我们家给了儿媳妇娘家30万的彩礼一分钱没带回来(给了小华的哥娶媳妇),我们又不要她工作挣钱,反正是一定要生到儿子为止的。前几天听住宿舍的同事说,小华现在人看上去好老……。
那天我和办公室的同事闲聊,我说不是自己的女儿不心疼,哪有让儿媳妇怀孕怀的这么密的,三个月子在宿舍做,条件可想而知。
同事开玩笑说,三个女儿很好啊,到时一个收30万的彩礼,三个就有近100万了,养老钱够了。
我说:看他们的情况,肯定还要继续生的,生到儿子的话,这三个姐姐大概率会重复妈妈的老路。
看看民法典的一些规定,比如保护婚前财和非婚生子有继承权等,所以如今这社会,女孩子的底气一是来源于自己的综合能力,二是来源于父母。
这社会绝大部分是普通家庭,能给女儿提供一辈子衣食无忧物质保障的父母是极少数人。所以普通家庭的女孩子一定要尽可能去多读书,从而提高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生存能力,而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权。拿目前的情况来说,本科毕业肯定比初中毕业的女孩子生存能力要强。
我虽然和鱼蛋说:你已经成年了,你的人生你自己做主,你想本科出来工作我没意见,你要读研、读博我也支持。但是内心我还是希望鱼蛋能读研读博的,现在还是男权社会,女性学历越高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才会越强(只说普遍现象,不讨论个例)。

确实,不用上班,只用生孩子。
娘家也靠不到
有些女性真的是娘家不管、婆家不疼
读研读博 再加一条 能润就润 未来还是能出去就出去吧 这两年身边有能力的 都往外跑
生一个 不用端水也不会被子女说偏心谁 挺好
这个我得说老公家东北的,我见过的知道的他们地道的大多数东北人是真的从来不重男轻女~儿子女儿都一样,所以我生了女儿也没有怎么样,婆婆还劝我别生二胎,真的是感谢遇到这样的婆家,要是嫁到南方,真的是大概率不可能只生一个
现在放开生育了,会有很多“小华”们了![[衰]](https://static.talicai.com/emoji/talicai/emot17.png)
以前看到这种文章的时候,直觉得女子可怜,怎么还有这种落后的观念,不曾想到这种事情有一天会落到我头上,也才理解这个国家好多地方重男轻女,社会依旧男权,对女子有太多不公。幸好脑子清醒及时止损,不然今天的我就围着一堆娃,一堆做不完的家务,天天在月亮下感叹,怎么命这么苦、、、
我是上个学期疫情学校劝学生早点回家才知道润是什么意思的![[开心]](https://static.talicai.com/emoji/talicai/emot08.png)
是的,一个挺好
南方也好多人只生一个的,鱼蛋到高中的同学绝大部分是独身子女
前两天才刷到一条“河南一离婚后的女人,春节回家相亲,一天内被6家(有未婚的)相中”新闻,河南女性会没有结婚证就和人生孩子?
是的,可能有些家庭又会出现不给女儿上学的现象
所以现在重男轻女现象还是不少
所以谁都指望不上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自救。
南方也有的,但是我老家是没看几个只生一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