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理财路上的几个矛盾的地方
今天突然大涨,啥也不说了,想想刚卖的计算机和传媒,只能安慰自己有的赚就好。
聊聊生活中发现的几个矛盾的地方吧。
1.包邮
每次网购时,都喜欢买包邮的商品。其实和老公讨论过:看好的商品,如果价格再高点,也会下单,但如果把一件98元的商品拆成商品90元+8元运费,可能就会犹豫,会考虑有没有省邮费的法子。但其实对自己来说,不管是运费还是价格,都属于自己为得到这件商品付出的代价,但为什么就不愿意为运费付钱呢?
一直没想明白,不知道这在心理学orxx学上该怎么分析。
相信有同样想法的不在少数。
也没明白为什么商家不把价格提高点,统统包邮。
2.奶茶和视频会员
有句话叫“十几块的奶茶随便喝,十几块的视频会员到处借”。也算勉强中招吧。
奶茶没有随便喝,主要是考虑健康,但想喝的时候,基本都不会太纠结,虽然买的都是蜜雪冰城。
视频会员就不同了,没有到处借,只是到处薅羊毛,争取免费。偶尔花钱开下(次数很少,其实也就十几块钱),也是有想看的剧打算一次性追完。
奶茶只是个例子,下班路上的烤冷面(都8块起了),烤面筋,糖葫芦,冰棍,都是想吃的时候就买了,怎么就舍不得开个会员呢?毕竟十几块钱可以用一个月呢?
3.房贷和攒钱
身边有很多人都提前还房贷了,理由都出奇地一致:利息太高了,不想给银行那么多利息。
其实他们的房贷利率一点都不高。
但是讲到攒钱的时候,大概率又是同一批人,张嘴就是通货膨胀:攒钱有什么用,20年后的一万块不值钱,哪能和现在的一万块比?
不知他们想过没有,如果能攒下房贷那样多的本金,那么20年过后,他们也可以获得很多的利息,多到他们认为银行占了大便宜的程度。
这一点自己没有中招,是否提前还房贷,就认准一点:理财收益跑得赢房贷就不提前还,跑不赢就提前还。

奶茶与会员,被戳中了
如果把一件98元的商品拆成商品90元+8元运费,可能就会犹豫,这个可以有,完成没有想到。又是一个断离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