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目标:希望每年的被动收入达到36万
前几天看到一句名言,深受触动:
我不喜欢上班,感觉很不自由;但如果不上班,就会有100%的痛苦来自于没钱。我就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既不上班,又不断有钱入账?
意外的惊喜我就不考虑了,像什么彩票中奖,房屋拆迁,亲人馈赠,遗产继承等等,都与我无关,我估计自己也没那个命~我就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靠自己的双手在社会上打拼,所有的积累源自一点一滴的勤奋和努力。我能想到的财务自由的方法就是:辛苦奋斗30年,到50岁左右,积累一定的资产,以后就靠被动收入生活。提前退休,早日躺平,做自己喜欢的事~
那么需要攒够多少钱才能躺平呢?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正好谈到这个问题。综合看下来,觉得比较有道理,摘抄一小段:
我家在三线城市,这里的目标是600万,我比较认同。前提是有房无贷,车有没有不重要,看实际需求~
还有六年我和老公就到退休年龄了,我给自己定个更高点的目标吧:希望金融资产达到800万以上。希望到时还能找到利率3.75%的定存产品,这样每年的利息收入就有30万了~
退休金方面,我和老公的退休工资应该不会太高,估计年收入6万吧~可能头几年还达不到那么多,先按这个数字算吧~
把前几天自己写的一段话贴上来,作为长期目标吧,激励自己,争取早日完成心愿:
人生下半场,财富的积累主要靠投资和理财,工资的增长是有天花板的,而理财所带来的财富增长理论上无上限。所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也是曲折的,没有一帆风顺的投资之路。不管怎样,还是鼓励自己,脚踏实地,坚定信念,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加油吧!

物业费不到1元一平。
停车费800地上-1000地下/一年,不过我小区确实算便宜的,上海大部分普通小区150一个月(我朋友在老家四线也150一月,后面还涨到200了)。
水电费:上海有峰谷电,晚上10点以后到凌晨6点,3毛多一度,反正我家空调自由了(我老家没有峰谷电,爸妈经常嫌电费贵)
你现在都花不了36万啊,更多的是感受赚钱的快乐么
我俩现在的主动收入已经很少了,主要靠理财收入了,希望来一波牛市助推一下吧~
我一想到再过10来年,儿子结婚,存款得少下去2/3,就好痛苦😖
直属领导知性美丽大方有气质,看着比实际年龄小十几岁
“希望到时还能找到利率3.75%的定存产品” -> 建议你可以考虑拓宽学习一下理财的思路,如果目标800万资产,我觉得就需要考虑全球化配置分散地域和汇率风险。其实现在美国的无风险十年期国债年化收益率就有4.17%,二十年期有4.52%,如截图所示。如果可以承担一定的汇率风险,完全可以现在就锁定未来退休后的长期利率,当然这需要了解一些投资渠道包括资金转移。我上海的同学前段时间就在换汇新加坡开美元账户用于投资,具体投什么我不太清楚。
我认为你的一些大致判断是对的,可能有些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考虑得不够长远。FIRE要考虑的是未来几十年和养老阶段的支出。比如房子这块,如果现在住的一线老破小,的确是便宜,20年后如果要拆迁货币化补偿怎么办?我父母在的二线城市,周边很多老人住了四十多年的单位分的房子,拆迁只提供货币化补偿,根本拿不出几十万甚至百万补差价在同区买房,只有搬到更远的郊区生活不便。我父母在的二线目前新房物业费也是3.6/平,停车费600/月起步,20年后换房了难道不跟着上涨?等老到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请的护工或保姆的人工服务费,算是刚性需求,大概率也是一线高不少,就看看现在我同学一线月嫂的费用是多少就可见一斑,旧金山湾区这边住家保姆月薪$7000刀左右就不谈了。
三线城市,默认男方出婚房,有套需还贷的房子,对象都难找。
姐姐你在湾区生活久了,大概不知道现在国内惨烈的现状。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思考问题不够长远,而是我们觉得自己活不长远,不需要想那么长远的事情。
现在国内的工作都没把人当人看,而是把人当耗材。压力很大的,而且35岁要失业;再加上延退,我这一代大概率是要延退到65的,而且如果一直保持这个工作强度,我觉得自己活不到拿养老金。
如果以1000万为目标,22-35岁的职业生涯,我个人呢是真没那个能力靠工资攒够,也许别人有能力吧,whatever。
所以这是个死循环,我跟你盘一盘,见下图。
所以,与其说是年轻人思考问题不长远,不如说我们想得开。![[开心]](https://static.talicai.com/emoji/talicai/emot08.png)
反正如果40岁开始FIRE,大概300W已经差不多够我活到老了,反正我真没信心活超过65。为了五斗米拼搏在职场,我已经被气过很多次了,短寿。最近找到的奇葩公司+人渣领导,第一次开会我真的差点被气出心梗,为了保全心脏,我已经准备离职了,继续失业去。
对了,35失业是个乐观的数字,我今年31,已经不太能找到工作了。
下一步怎么办?要不要去捡垃圾咯,据说捡垃圾还挺挣钱。
你提到的300万是指你一个人今后够生活吧?你老公还在赚钱养家吧?这与本文谈的不是同一个概念。而且你只预计了65岁以前的生活,万一活到65岁之后呢?那时可不好找工作了。人生最悲哀的就是:人还在,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