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是便宜了
举个小例子,从微观商品看物价观消费。
2010年,我刚结婚的时候,每隔一阵子跟队友都会去超市买抽纸、卷纸,那时候的网购还没现在这么便利,或者说我当时还没这么强的意识网购,当然物流铺得也没现在这么密集,总之,我记得家附近的永辉每次去都人爆满。9.9一提,3包,维达或者清风,120抽。
那时候我刚毕业,还在试用期,工资低2500块,每次买2/3提抽纸以及一些其他生活用品都得200/300的,就觉着好贵,很心疼。不过,生活用品,必须得用啊。每次队友都半安慰半嘲笑我:花点儿钱而已,洒脱点。
现如今,我一年也去不了几次实体超市,几乎全部网购解决家庭生活必需,超级方便,即时配送如盒马、七鲜、小象、叮咚,还有美团、饿了么,京东,甚至家门口的小超市都可以送货上门,而且价格还便宜。一提三包的抽纸,经常1/2块钱,2/3块钱就能搞定。或者,干脆薅羊毛搞定。
顺手就买,合适就囤,有时候1/2包,有时候3/4包,有时候一箱子,价格合适就买。我家有一个柜子基本都是塞满的。孩子的棉柔巾也一样,可心柔40抽的小包装基本6/7毛一包,随便造都不心疼。
不知道商家还赚啥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