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选offer还是offer选你?
看了仙人掌太太的帖子“两份工作怎么选”,有感。
如果是我,怎么选,已经写在给她的回复里了。所以,感慨在另一方面: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在offer里面做出选择:哪一个职位更合适我?哪一个公司我更喜欢?哪一个老板更慷慨……
得到的offer越多,就越自信,也越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判断一个offer的好坏。
其实。作为一个总要招人的非HR来说,我想说,大多数时候,其实是offer挑你。选择多了,你越以为是自己主动,其实越不然。
拿楼上仙人掌太太的两个offer来说,背后的意义是这样的:
外企的工作:我知道你不可能全情投入,作为一个妈妈,会有各种理由请假,所以可以给到4k的水准,但我要扣掉12%。——既想要你的经验、又不太相信你可以全心全意做好。
私企的工作:职位水准是4k,但我多给你500,背后的意思也不言而喻——像个单身狗一样,玩命干起来吧!毕竟,工资不低、奖金不少、还有可能大幅涨薪……诱惑是有代价的。
所以你看,用人单位会考虑两个层面的问题:
1、现实:行业水准是多高、经验能否匹配、未来还有多少潜力能挖?
——这个过程hr会考虑竞争对手给你开价是多少+要/不要这个人的损失在哪
2、心理:求职者此时的状态、现在/未来最关注的点的变化、如何获得共识
——这个过程中HR会考虑:给什么条件+做什么承诺
so,总结一句:早在你面试开始之前,offer就已经注定会这样了。
因为招聘信息的不对称(指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导致招聘市场(hr和招聘中介之间)是个信息相对对称的地方,老点儿资格的HR基本都能获得同行业伙伴和竞争对手的招聘信息,所以,获得面试资格的应聘者可能有哪些潜在offer,她们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时候开价其实就是个确认摸底的过程。
跳槽有风险,求职需谨慎!一年终了,想好再换工作

跳槽,招人,这里确实很有学问
求职需谨慎啊,不过,归根结底就是自己对自己心里有数
点赞哪
给了我新的思路
非HR还那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