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学习计划】拾忆芳华_第一期
【2015自我投资计划】早已出炉,为了目标能更好的完成,所以积极响应TS的号召,把年度目标与月计划 周计划相结合 。。
现制定如下学习计划:
第一周总结:进度超前、各项完成不错~ 继续努力ing~
第二周总结:证书课有变动未完成,其他项目已完成。。发现云课堂,新增SQL和JavaScript教程的学习~
第三周总结:证书课完成至第十一章,还剩三章。。其他项目基本完成,马概需强化记忆。。新增Axure RP的学习,和同事交流时发现的好东西,果断学着,哈哈~
1月目标:
在2015.1.31日之前,必须完成工程经济学和马概的第一遍学习!
公共课需循环记忆。。
1月份整体总结:
整体上而言,证书课还有三章需学习,在1.31号之前完成基本没问题。。。
公共课马概的第一轮记忆已完成前四章,在1.31号之前可以完成前六章的记忆
看书《齐肩的愿望》20页,喜马拉雅听书
新增内容:
云课堂SQL教程已到第十课时,JS教程用W3School案例代替
Axure RP 原型图设计的学习
周末她理财线下活动赠书《P2P借贷投资人手册》的学习,未完待续。。

2015.1.7
中午学习 #老班有话说# 从今天起,基金参数图表统统搞清楚(一)
1.搞清楚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的区别,且累计净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只基金历史成绩的好坏
2.看基金的历史净值走势图 了解基金的整体业绩
3.基金分红的方式,坚持红利再投资 省手续费啊。。哈哈
4.明白基金持仓
5.基金规模增大要结合净值分析,比较适中的规模在30亿元~50亿元之间
6.关注持有人结构,优质基金的持有人占比远远高于劣质基金。。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 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
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生物进化论
基本形成标志:马克思 1845《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恩合著 1845-1846《德意志意识形态》
公开问世标志:1947.7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1948.2 马恩合著《共产党宣言》
二: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根本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革命性的表现:彻底的批判性,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共同理想和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是最根本 最核心的理想
共同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实现共同理想 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最高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三: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马盖?
还是学生么?
2015.1.13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上)
一:物质世界和社会实践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经历的三种基本形态: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5.实践的主体:个人主体 集体主体 类主体
6.实践的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7.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
二: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维护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事务联系的主要形式: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系
3.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否符合事物变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5.唯物辨证法形而上学对立的体现: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6.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是 是否承认事物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8.对立统一规律基本内容: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
9.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 相互区别
10.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是第二位的原因;外 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是我们党制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的重要理论依据
2015.1.14 接上
11.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貌端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是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相互联系 相互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3.主次矛盾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4.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5.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趋势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
统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2.意识的本质:
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
是社会的产物
3.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
4.意识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 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