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封基# (三)论封基收益的3大来源
同学们假期是不是都玩儿美啦?为了营造良好的休假环境,假日期间可都没有发新课程呢。节后第一天,想必很多同学还在和节后综合征抗争。不过老班可要直接上干货了啊~~
话说老班可不是心血来潮才突然决定讲封基。封闭式基金虽然现存数量少,但与开放式基金相比有一定折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低风险投资品来配置。老班细细思索,发现封闭式基金吸引人之处大致有三:
1.净值增长
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一样,可以通过净值增长获取一定的收益。比如一只封闭式基金,还有1年到期:目前净值为1元,交易价格也是1元,既不折价也不溢价。假如你按照当前1元的价格买入1万份(即成本为10000元),不管二级市场的价格如何变动,你可以选择持有到1年后到期。假如1年后该基金净值增长了50%到1.5元,你可以按照1.5元的基金净值赎回,获得15000元现金。那么,你的回报率就是50%,也就是净值增长率。
2.折价变小
事实上,上面说的既不折价也不溢价的情形是不存在的,目前的封闭式基金价格还是普遍大幅低于其净值的。
比如说,一只封闭式基金目前的净值为1元,但是交易价格却只有0.8元,也就是20%的折价率。假如你按照当前0.8元的市场价格买入1万份(即成本为8000元),持有1年后到期,在这1年里面,基金的净值增长了50%,即从1元增长到1.5元。由于基金到期,你可以按照1.5元的净值赎回,从而获得1.5万元现金。那么你的回报率是多少呢?这个计算很简单,从成本8000到资产15000,回报率竟然是87.5%!
同样是净值增长50%,这种情况下回报率更高的原因是你是在折价的情况下投资的。(跟买东西一个道理,同样的东西,打折买肯定比原价买划算。)
给大家拆解一下,这87.5%的回报率来自于两部分:
一部分是你用0.8元的价格买到了价值1元的基金,回报率是25%;另一部分是净值从1元增长到了1.5元,回报率是50%,那么总回报率=(1+25%)*(1+50%)-1=87.5%。
基金离到期日越近,价格就越接近基金的净值,那么折价率也就越小;当基金到期时,折价就会完全消失。
3.折价下的分红
上面的两种情况都没有考虑到基金分红的因素,事实上,封闭式基金虽然不能中途赎回,但是却经常中途分红,并且是现金分红的方式。
沿用上面的例子,假设你按照0.8元的价格买入1万份净值为1元的封闭式基金(成本还是8000元)。紧接着,这只基金现金分红了,每份分红0.1元,你的持仓将变为1万份基金份额和1000元现金。
该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在分红0.1元之后,净值从1元将下降到0.9元(一般来说,基金分红后净值不能低于1,这里是为了方便计算)。那基金净值下降了之后,对应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会变成多少呢?这是个未知数,因为价格只能由当时市场的买卖双方来决定。假设还是20%的折价率,此时基金价格为0.64,而你可以将分红得到的1000元现金按照0.64的价格买入基金份额1562.5份(1000/0.64),那么当前你共持有该基金份额11562.5份。
假设在1年到期后,该基金净值还是从1元增长了50%到1.5元,你到期赎回后可获得现金17343.75元(11562.5*1.5),此时你的回报率是117%,远高于第2种情况下的回报率。
上面的计算看似麻烦,其实原理很简单——当封闭式基金分红的时候,相当于给你继续折价买入的机会。当市场下跌的时候,折价率和分红提供了厚厚的安全垫,比你按照基金净值买入该基金风险要小很多哟。
当然,折价买入封闭式基金并非绝对安全。
如果当你持有到期时,市场剧烈下跌,净值跌幅过大的话会吞噬掉这部分安全垫;另外,如果你并未持有到期,这部分折价率是不断发生变动的,你的实际收益水平就和价格变动密切相关了,百分之二三十的折价都是浮云了。
【以下内容为节后特供,加量不加价。前方高能预警,同学们自行选择学习】
介绍完上面这3个封闭式基金的迷人之处,同学们或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封闭式基金这么好,岂不是坐地收钱?那么封基会不会存在利益输送呢?
大家都知道,公募基金公司管理基金赚取的是管理费(比如股基的年费率为1.5%),而管理费与该基金的资产规模密切相关,所以基金公司有强烈的动机来扩大自己管理的资产。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如果业绩做的好,市场口碑好,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申购,从而给基金公司带来更多的管理费收入。相反,封闭式基金的规模是固定的,所以即使业绩再好,也不能扩大份额规模。
由此,很多人产生了封闭式基金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疑问?既然封闭式基金没有动机去做大管理规模,那基金公司肯定把好的基金经理优先安排给开放式基金,没准还会暗示封基的基金经理给其它基金抬轿子,这样一来,封基的业绩肯定搞不上去啊?
老班只能说,理论上这些情况都是存在的,但是除了这些我们无法知晓的内幕外,老班还是想告诉大家一些目前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
一、基金公司看到这么高折价的封闭式基金,觉得也是个不错的机会,所以开始用自己的钱在二级市场买入自己管理的封闭式基金,这就给你一个信号,我基金公司肯定不会拿这个封闭式基金的利益去输送给别人的,我肯定会好好管理这个基金的,因为我自己的钱也在里面啊。不但如此,基金公司买入自己旗下的封闭式基金份额后是不能中途卖出的,而是必须持有到期的。
二、一支开放式基金,规模动不动就是上百亿,再看看封闭式基金,也就是20亿30亿左右。这个时候如果拿封闭式基金的利益去输送给开放式基金,这就好比拿羊奶喂大象,能喂出效果来么?
三、监管层对利益输送的监管加强很多,利益输送在技术上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四、保险资金(还有社保资金,QFII,财务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了封闭式基金的主要持有人,他们的监督能力和影响力更加大一些,所以基金公司也不敢乱来。
基于以上原因,目前的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增长能力受到基金公司道德问题的不利影响的程度已经很低了。当然,每一个角落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黑幕,而对于公募基金来说,透明度还是很高的,起码净值是定期公布的,并且由托管银行复核。如果你还是不放心,那就挑那些基金公司自购份额较多的封基(可以在基金的季报里查询到)买吧,基金的持有人信息。

收藏了,近期也听朋友说过他买的二只封闭基金不错,慢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