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之人生百态#微观农村看社会发展(四教育医疗)
我前篇写到,未来拉动内需的主力军是农民,为什么有此结论呢?
城市里的人,花钱不敢大手大脚,为什么?一是房子,二是教育,三是医疗。这三座大山已经牢牢的压在城市居民的肩上,让人们花起钱来畏手畏脚。
医疗这块,是国家改革的重点,这几年,无论城乡都有很大的进步。比如农村户口一年缴上几十元,就能入医保,前两年小侄子从平房上摔下来,看病也报了80%多。县城里也有,只不过缴的多一些,我妈妈一年缴500,看病能报,没有看病的话,还可以拿卡去药店买东西。
加上保险意识的普及,所以,我感觉未来“病不起”可能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城乡的差距还是有的。差在那种“治不好”的大病上!
我回乡问公公,今年村里老几个人。
公公说有十多个吧。
我说新生儿呢?
答可能没有老的多~~
都是怎么老的?
有年纪大的,有得病的。得病的比以前多一些。
我老公的亲大伯,去年也因为胃癌病逝了。这中间,亲人也带去做了手术,做了治疗,但是后期有复发,医院下了定断,就回家养着了。
我曾看到一篇文章,就是在杭州,被几家医院下了“死刑”的病情,人家跑去美国治好了~~花了三十多万。先不说有没有这笔钱,关键是舍不舍得花这笔钱。
我感觉农村人认命的多一些。特别是老人,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波,很多东西都很淡然。真生了大病是没办法的事情。二来也不懂,三来子女多在外在打拼,所以,折腾跑来跑去看病的,不多。上个市级医院,再远上个省城,能跑去北京治病的,也是极少数。
所以在医疗这块预算和心理负担上,农村人要少的多。
最让我痛心的是教育~~~
一个国家的前进和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国之根本。这是城乡最大的差异,也是未来加大差异的法码。有一则笑话说采访放羊娃,放羊干什么?卖钱!卖钱干什么?娶媳妇!娶了媳妇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
这是现在农村真实的写照,只不过放羊改成了打工。
这二十年来,时代的飞速发展,让以前贫穷的农村也都富裕了起来,物质的欲望也得到了空前的爆发!特别是貌似“读书无用论”“有钱才是爷”的今天。
老公家大哥,今年四十来岁,儿子刚二十,两口子做小生意赚了一些钱,在家盖好了新房,就张罗给孩子找对象。侄子下学不过三四年,技术也没有,混了几年都没有正经工作。还养不活自己。去年终于弄到爹妈身边,好像是一起帮忙还是送个快递。女方家怕嫁过来男孩不挣钱,想要个彩礼8.8w.大嫂说:他年纪小,不挣钱,不是还有我们吗?就一个儿子,挣的钱不给他还给谁呢?总不会给女儿吧?有什么担心的?
农村人结婚普遍很早,有的18已经当爸爸了~~不啃老能行吗?自己还是小孩子!
我刚结婚那年,村里还有个小学,现在公办学校并校的并校,关闭的关闭,发展起来的,全部是私立学校。要么就要跑很远去上学,我大姑子儿子上五年级就要住校,为什么?本村的小学只到三年级。原来是到五六年级的,被校长改成幼儿园了~~~
很多人上到初中毕业就不读了,加入打工大军。成绩好的很少,因为大多是留守儿童,老人家也不懂的教育,无心学习。我大姑子女儿今年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因为我大姑子在家做老师,她很想出去工作,但是为了三个孩子,留了下来。我一直很支持她,说她的决定是对的,万一耽误了孩子,会后悔一辈子。
老公哥哥家的小儿子,上了个什么电子商务的中专,现在毕业了还未满18岁,能做什么?老公给他找了个实习的单位,在深圳,创业公司。但是,平台再好,自己终究水平有限,还是待不长久。如果未来不自己弄点什么小生意的话,还是会加入打工一族的大军。
农村孩子刚出社会是很吃亏的,穿着,气质,礼仪,世面都没法跟城里的孩子比。能混出头的,都是头脑灵活加勤快的!
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家庭就是父母40初头,还是正当年,两公婆一年能存个几万。如果孩子找好对象结好婚,再加上小两口一年几万块,所以,一个家庭一年十来万是不成问题的。不上什么早教,也没什么课外班,所以,吃穿能花几个钱?
这些钱,不花,又干什么呢?
下篇预告:写农村的发展机会

很多农村地方是不怎么重视教育的,相反城市的,反而更重视教育,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寒门真的难出贵子,主要是父母辈的观念不一样啊。
是的。而且农村想花钱送培训班都比较少~~也没这个资源
一般不太落后的地方,县城都有各类的培训班 ,看父母是否耐心,不怕麻烦接送了。
这篇里面的问题跟我们这真几乎是一模一样
所以才说是普遍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