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不过是女生寻求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我有个马来朋友,一直问我:中国大陆的女生,为什么那么执着彩礼?我回答她:主要是彩礼在中国流传太久了,有些父母认为女儿没有彩礼就嫁人,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再加上,中国的婚姻制度对女人有点不公平,女人离婚,大部分都拿不到赡养费......
换句话说,若是女人自己有房子,有车子,有能力,有没有彩礼真的不重要,如果她想要彩礼,多数也是走个形式,让男方表达自己求娶的决心。若是一无所有的女生想要彩礼,就是寻求精神上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自几个方面:
1.我有彩礼,我不廉价,更不是倒贴给男人。抱着这类想法的女生,特别在意周围的言论,想做一个合群的人,不想走出门,被人看不起。
2.父母认为没有彩礼,会丢脸。有些乖乖女,不想让父母失望,就会顺应潮流,选择要彩礼。
3.彩礼,代表他求娶的决心,如果他婚前都舍不得,婚后怎么对我好?有些女生是觉得,男生婚前都不愿意给自己彩礼,婚后自然对自己好不到哪里去。如果男生经济十分有困难,拿不出彩礼,女生也会考虑到日后生存的问题,心生胆怯,临阵脱逃。
4.女生还有一个隐忧,如果没有彩礼嫁进去,婆婆会觉得自己廉价,看不起自己。这种想法,其实是符合人性的,比如说,我一个朋友送了一条围巾给我,价格挺贵的,我不小心弄丢了,但是我居然不心疼,可是,我自己花钱买的平价围巾,不小心被人烧出一个洞,我就非常心疼。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起人和物品的关系更加复杂,婆婆有可能因为你没有彩礼,对你轻视的,即使嘴里不说,行动上肯定会露出来,当然,这也不是说百分百,就看你遇到的人,到底是什么人!
在我看来,如果男生对你特别好,他的父母也是非常有教养的人,那么,有没有彩礼倒是其次的。女生完全可以跟男生商量一下,少给彩礼或者取消彩礼,直接登记结婚,不过,女生也不需要出嫁妆。父母可以将嫁妆的钱作为女儿的婚前财产公证。

婆婆有可能因为你没有彩礼,对你轻视的,即使嘴里不说,行动上肯定会露出来,当然,这也不是说百分百,就看你遇到的人,到底是什么人!我们家乡,一直都有彩礼的习惯,不过也有人没彩礼的,其实还是因人而异吧,结婚男女及双方家庭协商一致就行!
我们这没有彩礼一说,但双方父母多会助年轻人之力,帮小家们置业。男方该准备的要主动想到并提起,这是对娶媳妇最起码的尊重,想想结婚当天哭的多是女方,就知道嫁人对娘家来说多不易。
一样的,不过也没什么遗憾的
应该要彩礼,要看对方的经济能力决定要多少
老家农村一直有彩礼,从我奶奶那代就有。
我奶奶那代是旦米为礼,我奶奶就是十二旦米娶来的媳妇。
到我妈妈那代,就换成了三金四踹,外加礼金,根据婆家的本事有增减。我妈是小一千的聘礼,没房没三金,娘家陪送的家电(洗衣机,缝纫机)。【现在想想,我妈嫁给我爸那会儿和我很像啊,果然父母是会影响到孩子的。】
到我这代,我堂哥标准的农村娶媳,而我嫂子还算是要的不多的(现在我家那里流行去县城买房)
我哥结婚给我嫂子是十二万的聘礼不要县城的房子,婚礼一应用品皆是婆家出(首饰、婚纱照等等)
一起玩的两个发小,一个是彩礼8万,沈阳婚房首付,另一个是彩礼4万,沈阳婚房首付加上装修。我表哥,比我大一岁,彩礼6万6,沈阳的婚房首付。
而我————,心里挺矛盾的,有些骄傲自豪又有些小自卑。
我结婚婚房首付还贷加装修我俩自己出(缺口是借的亲戚的钱),还加上了还他的助学贷款。
年底结婚,嫁衣西服婚纱婚戒自己买,婚纱照没钱了没拍。彩礼就订婚的时候给了四万(我当时要六万六,说明了不用买房,婆家带讲价的,一开始说就两万块,行就行不行拉倒,公公打电话给我老公的时候我听见了。后来我老公自己和姐夫借了钱打算把这个缺补上,我爸知道后言明随他们便了,不知道公婆怎么想的又给加了两万。)
一方面觉得自己自食其力不靠父母也可以不比别人差。另一方面,在身边这样的大环境下,觉得爸妈很没面子,虽然我爸妈说是无所谓,但是姑姑大爷的在家族聚会的时候会一直念叨这些,能够感觉到当时爸妈很难堪。订婚的前一天我这个当事人是中午才知道明天要订婚的。订婚去他家回来第二天我家请客答谢亲朋,我小叔哭着跟我说,“丫头以后日子看咱们自己的过法,别想那些了”。然后我爸和小叔一起抹眼泪。
关于彩礼这个事儿,真的要看大环境。
如果周围人都不要彩礼,就你要,那你是个奇葩,肯定会被人说物质爱钱之类的。
但是如果周围人都有彩礼,就你没有甚至少的可怜,那你就变成不合群的异类。你可能每年不回家几次,但是邻居亲朋会把这事当成你父母的痛点,时不时的戳一两下。人言可畏,流语伤人啊。
彩礼这个事,真是一言两语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