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2025年财女阅读/读书笔记打卡

来自财女读书会・5817篇帖子・45316人参与

发帖
TS

【TS听书/07-09】听书笔记

TS
TS   TS 2017-04-05 01:03 阅读(2763)

《大卫科波菲尔》《无人生还》《钟鼓楼》,三本都是听的。


《大卫科波菲尔》


这本长篇小说,历时2个半月,终于听完了。这一年差不多也看了三本狄更斯的作品,《雾都孤儿》《双城记》和这本大卫科波菲尔》。我最喜欢的是《雾都孤儿》,不会很冗长,情节很紧凑。这本书有点过于冗长了,不过毕竟是写大卫从小时候到结婚后的生活。而且在那个维多利亚的时代大背景下,他对人物的刻画都是那么鲜明。大卫从小到青年到大的语言叙述方式的变化,也能感受的到。


整本书里,唯一两个让我有情绪波动的就是那两个坏蛋了。


一个前半部小说的坏蛋,小大卫的继父Edward Murdstone。自从大卫的母亲嫁给这个男人后,就没有好日子过了。还让自己的姐姐过来管家,可是命名这个家是大卫的爸爸给留下的嘛。因为这两个人,大卫的妈妈带着小弟弟也离开了人世。然后大卫又被冠冕堂皇的说什么送去工作,其实就是想摆脱他嘛。看到别人就说小大卫有问题,不是乖孩子。就Murdstone姐弟俩那样子,小大卫能好才怪。好在他自己偷跑到Trotwood夫人那,并且被收养长大。 


还有一个就是后半部小说的坏蛋,自称“卑贱的人"的Uriah Heep。 典型的伪君子。每次听他说自己是“卑贱的人”我就想骂人。做假帐,变相的逼迫别人,私吞财务等。被抓了,也没有见悔改。我一直也没搞懂,为什么他那么恨大卫。


每次看这种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总让我想到一件事。以前总听身边的中国人说外国人怎么怎么好,怎么有素质。相对有素质我承认,可是说起勾心斗角,虚伪,我觉得英美法等国家更严重。



《无人生还》


十个小兵人,外出去吃饭;一个被呛死,还剩九个人。
九个小兵人,熬夜熬得深;一个睡过头,还剩八个人。
八个小兵人,动身去德文;一个要留下,还剩七个人。
七个小兵人,一起去砍柴;一个砍自己,还剩六个人。
六个小兵人,无聊玩蜂箱;一个被蛰死,还剩五个人。
五个小兵人,喜欢学法律;一个当法官,还剩四个人。
四个小兵人,下海去逞能;一个葬鱼腹,还剩三个人。
三个小兵人,进了动物园;一个遭熊袭,还剩两个人。
两个小兵人,外出晒太阳;一个被晒焦,还剩一个人。

这个小兵人,孤单又影只;投缳上了吊,一个也不剩。


阿加莎的《无人生还》,篇幅不长,却充斥着阴郁,显示了人性的黑暗和残忍。这本完全不同于《尼罗河上的惨案》有警探,有推理,有解谜的过程。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不同,也注定了它的惊艳。


聚集的是个人,一个录音揭示了所有人曾经的罪状,那些无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也直接或者间接的伤害过他人。有些人感到过罪恶,有些人却不这样觉得。十个人,很讽刺的是按照了童谣的描述一个个的死去,一个也不剩。随着人的死亡,十个玩偶也一个个的消失。 


最后谜底揭示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凶手制造了这么一个局,自己也在里面。可是他真的有权利这么做吗?如果谁都可以这样,那么法律何在?



《钟鼓楼》


这本书我是听的,总是听不进去,有的时候一集要反复听才能听进去,总是走神。可能不是我的菜。毕竟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我还是努力听完了。还记得以前@谁解花语 姐提到过伤痕文学,我读书少,那还是第一次听说伤痕文学。这部小说貌似也属于这类作品吧。


故事是从北京钟鼓楼附近的一家四合院的一场婚礼开始的。就这么一场婚礼,引申出了很多周围邻居的故事和过往经历,以及在那个观点发生变化的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钟楼附近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这本书倒是推翻了我以前一直“以为”的一个观点。原来北京的四合院不是一家人住,很多时候都是好多家一起住。和bf说的时候,被鄙视了,感觉自己好无知。。。等下次去北京的时候,可以去钟鼓楼看看,然后再重新读一遍,看看会不会有不同的感受。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5)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