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不知道这是抄袭
去年我发过一个话题,对于抄袭的公众号,你们会取关吗?
当时很多人问我说谁,我没说,因为那时候发现她抄袭的人并不多,网上没闹大,不想成为炮灰,怕惹事遭受网络暴力就没说。现在她抄袭已经闹得人尽皆知了,可以说了,估计就算有不理智的粉丝要强行洗白,也洗不白了。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都猜出来了,说的是迷蒙。
我已经记不起来我发现她抄袭那篇帖子的标题,可是我记得很清楚抄袭的内容。几年前,马伯庸写了一个短篇,讽刺杀马特装逼犯,迷蒙就在那篇帖子里,完全抄袭了马伯庸的人设,情节,改了人物名字,把讽刺对象改成自己,变成了自嘲,抄袭得水平很迷蒙很高级,真的一点看不出来是抄袭,哪怕看过马伯庸短篇的人,也会疑惑,这是撞梗了?
自然,并不是撞梗,现在对于这种抄袭手法,有一个特别生动的名词——洗稿。顾名思义,就是把人家的文章揉碎了,再重组一遍,就成了自己的原创,可谓极其不要脸。
还有更多被迷蒙抄袭的案例,请移步知乎,哪里几乎成了被洗稿对象的主要申诉场地了,知乎可以改名叫知青天了。
还有另外一种抄袭。
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爱看小说的,小说界抄袭的案例,简直不要太多。抄得最有名的,是《三生》抄袭《桃花债》,把耽美抄成了言情。从一开始号称自己是向大大致敬,到最后死不承认自己抄袭。这个作者有点diao。
还有被作者亲自抓包的玖月唏,她的文《他知道风往哪个方向来》被twentine在评论区留言:第一个,我的……。现在晋江还有这条评论,八卦的可以去挖坟。还有其他文,《小南风》,粗看第一眼就发现,人设来自《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少年的你,你如此美丽》文案就是赤裸的抄袭东野圭吾的《白夜行》。
这种抄袭,也有一个生动的词来形容,叫融梗。玖月唏也被大家亲切的称为融梗天后。(再赠送一个八卦,我看完《小南风》之后百度“玖月唏的《小南风》是不是抄袭《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然后搜出来一个神贴,现在天涯依然还有,感兴趣的可以搜“融梗天后”可见)。
以前在《读者》看的一个笑话:有一个音乐家被邀请参加一场音乐会,期间他无数次站起来脱帽致敬。散场后啊,有人问他干啥呢,一直脱帽。他说,他有一个习惯,遇到老相识,就要脱帽致敬一下。希望有这个高雅习惯的人不看玖月唏,他脱帽致敬得把自己累死。
上面两个是高级抄袭,还有低级抄袭的例子。
第一种,东拼西凑复制粘贴就成了原创。
我见过论坛有人把四五个微信公号的内容重新组装,然后给自己贴个标签,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良心不会痛吗?说自己原创。你的原创是指自己动手复制粘贴?还是认为没有那么巧,就算我关注的别人也都关注了,他也不可能恰好就看到我的帖子,更恰好能鉴别出来是抄袭。(说的是谁,我还是不说,抄得多了,总有一天其他人也会发现,我就不冒头得罪人了。)
还有一种,移花接木大法。
把别人的经验嫁接到自己或者口中的某个朋友身上。某个地方看到某个观点,很新奇。不说从那儿看来的,要么直接用,假意自己提出的观点。要么嫁接给朋友,我的某个朋友说,我某次参加某某活动,人家说。做个假动作,就不算抄袭了?
明知故犯固然可恶,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并不清楚抄袭的界限在那里。
转载不注明出处是抄袭,东拼西凑也是抄袭,融梗、洗稿也是抄袭。别人的观点不是你换个词组,改变语序就是自己的。
某些惯犯,人在做天在看,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好自为之吧!

哎?昨天晚上刚取关,主要是觉得没什么内容了,而且有些就是来回征集征集的,故事套路全是实习生怎么着,有个朋友怎么着,她的生活哪儿那么多精彩的,鸡汤喝太多了,加之至少知乎看到过说她抄袭的例子,翻了翻最近的文章果断取关了。
这时候就要借助调色盘了,你搜一下《三生》和《桃花债》的调色盘,就知道为什么说是抄袭了
就是不怎么看正经书
我要去看《桃花债》,哈哈哈哈哈哈
我这种从来不看小说的人 对于这些网络小说 大写的 蒙蔽啊 不过说到抄袭 那谁 湖南卫视的经常播放他的电视剧 于正 长的就是抄袭脸
调色盘是什么?你是不是也写小说啊,怎么这么专业
不写,我看
那什么,晋江的小说不用会员吗?我经常看小说看到简介要收我钱,然后我就没看了
是啊
知乎上文 被她抄了
知乎上匿名发的文 我倒是也不怕取匿 关键是 匿名的文 除非有人回复 否则没有提醒 没有记录 自己找不到 也搜不到 即便拿着原稿也不算铁证?或许是这个原因?所以举报无果?
唐七的书最出彩的就是三生三世,之前被惊艳到,后来看其他的无感,在知乎看他们扒唐七,好像三生火了后对桃花债的作者有攻击过。咪蒙的东西,看看就好了,别太当真,我看到真有很多咪蒙粉,迷之崇拜,有时候就是这种调调,才能骗取大面积的崇拜,然后吸引广告投资。是自媒体的一种营销模式,不过,无论怎样,尊重原创是最基本的。
快推文的说啊,期待啊期待
要啊,充值就是了,其实看本小说就几块钱而已
是她在知乎匿名回复,被咪蒙抄袭了她回复的内容
等我先开个公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