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的五年一轮回——有车有娃的“小中产”家庭信用卡配置
5年以前写过一篇学生时代到工作初始阶段的信用卡使用观念+配置的文,今天回顾了下,有些观念已经更新,目前配置随着人生阶段不同也有变化,五年一总结,走起~
------------------------------------以下是正文的分割线--------------------------------------
一、五年前学到的东西中,提炼依然有用的部分+补充:
1、学生时代开始积累信用额度,“养育”自己的征信。
个人征信有多重要呢?这是自己的信用名片。学生时代的信用积累,是个相当好的起点。一方面毕业转卡机制,毕业后直接拿到较高额度信用卡,另一方面,征信是需要“养育”的,良好的征信将来买房、买车等贷款都受益。
此外,学生时代最有时间研究信用卡、金融工具,就此培养财商,开启理财之路也是很棒的人生起点。在学生时代多积累好的用卡习惯,更是终身受益。
2、信用卡贵精不贵多,按需选择适宜银行,养1-2张大额信用卡。
信用卡是生活中的工具,如果在上面花费太多时间,无疑得不偿失。因此随着人生阶段的变化,每个阶段优选1-2张出色的信用卡就好。如何选择银行呢?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之一,就是完全不用考虑还款便利的问题,无需选择有借记卡的银行作为信用卡发卡行。信用卡的选择完全取决于自身实力和卡面权益。
自身实力是金标准,年轻的时候一定努力提高。
卡面权益主要是消费优惠和增值权益。
另外如果在普卡、金卡阶段就有某一张白金卡的目标,可以养一张该行的大额信用卡。
3、选择信用卡的核心是“消费目标+权益对标”
① 白金以下:主要关注消费优惠,这是当下实实在在的权益。另外如果有旅行计划,可关注积分兑换里程的百分比,百分比高的组合最划算。积分换礼品性价比很低,略~
② 白金以上:消费优惠:经过多年普卡、金卡的历练,套用一句话:该有的都有了,也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增值权益中可以量化的当然还是里程,另外性价比比较高的是酒店(FHR、酒店会员级别、订房优惠等)、机场服务(CIP、龙腾、PP、接送机)、代驾、延误险。其他诸如体检洗牙类小恩小惠可以略~
③ 超白金以上:我也想知道……哈哈哈
4、5年前总结的用卡小窍门依旧有效,目前观念转为很喜欢用支付宝、微信自动还款(主要是支付宝推出了自动还款功能,微信取现额外有手续费,还款无手续费),科技改变生活
① 自动还款设置:目前我首要选择支付宝自动还款,次选微信(当微信里有大额资金无法提现时),主要是支付宝自动还款第一对接货币基金,资金不损失收益,第二它记积分呀,积分到年底可以在支付宝兑换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是根小羊毛。
② 额度临时调整:各大行信用卡官方app一键解决,科技改变生活+1
③ 免息期:还是可以通过电话修改账单日。婚前自己的两张卡,一个月中、一个月底还款,享受最多的免息期。婚后改为自己的信用卡统一月底还,先生的统一月中还。好记,效果一样。
④ 服务:现在已经基本不需要银行服务了……此处对中信印象很一般。
⑤ 积分政策:换里程、换里程、换里程。
⑥ 增值优惠:办卡前按需考虑,每年权益一定用足,如果用不足,说明这张卡的目标人群不是你。如果是收费卡,那么你为他人的服务付费了。
二、婚后信用卡配置原则:
1、家庭角度分析“消费目标+权益对标”
信用卡的实质是更好生活的工具,这点是不变的。因此择卡核心还是“消费目标+权益对标”。只是建立了家庭后,日常消费和大额支出、固定支出的侧重点会发生变化,家庭资产也引入到信用卡支出的选择范围内。因此,核心从个人核心变成家庭核心。
择卡从分析需求开始,举例如我~
① 消费主要是境内线上(线下实体店消费、缴纳水电费等通过支付宝或微信快捷方式的也算线上),境外线下。
境内线上,线上最优是浦发AE白,考虑先生首选招行百夫长做第一白金卡(原因后述),这张虽然可以操作免年费,但是申请难度太大,放弃。次优方案,目前因手持权益缩水严重的中信i白金(额度8.3w),可置换中信淘气卡+中信美国运通白金卡,奈何中信白金卡刚性年费,权益不高,放弃。其他备选是渣打臻程/真逸卡,权益不错,首年有年费2500,资产50w可免。目前暂留中信i白金,努力申请下浦发AE白,如果申请不下来,搬砖去渣打臻程替补~
境外线下,考虑出国次数不多,刚好交行新出了优逸白,挺合适,有3点龙腾,境外积分政策和权益都是比照白麒麟降格出的,兼顾境外和境内线下,还免年费~来一张嘻嘻留着。
② 三口之家,上有二老,有车。日常小额消费五花八门,略。大额专项支出有汽油费、车险。
因为要安装ETC,所以功能性信用卡需要一张,对比后拟申请北京银行乐驾卡。
③ 有娃后带娃出游,对出行服务(机场、高铁、酒店等)要求提高。权益最佳情况下,有意愿支付刚性白金年费,一张卡。暂不考虑双白金刚性年费。
因为只考虑一张刚性年费,前述中信白金不考虑了。先生选了招行百夫长,刚性年费3600,权益主要是出游,该有的都有了。和浦发AE白对比后,决定先申请它。原因如下:
a,招行可兑换SPG积分,权益有FHR,有希尔顿和卡尔森金卡。
b,招行有机场CIP和贵宾厅,1主2附均可再带一人。
c,颜值……额,是的,先生也是颜控,不然就办招行钻石白了,更亲子……
d,浦发首年免年费,次年起积分可抵,因此造成申请门槛提高。说人话:没有银子……
2、互持高权益白金卡附卡
高权益白金卡务必用尽权益的原则,附卡可以实现夫妻互持。好处1,拿着先生的附卡,他还款呀哈哈哈。好处2,以招行百夫长为例,附卡除了洗牙体检这些小恩小惠没有外,就少了一项pp卡,问题不大~如果浦发AE白或者渣打臻程申请下来,就打平手~
另一张附卡给婆婆,刚好她退休有空出去玩,可以享受更好的出行权益~
3、夫妻选择互补的信用卡,银行互补、权益互补
选择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招行的信用卡app(掌上生活)好用啊!日常消费薅羊毛也方便,周三五折很嗨皮。从银行、权益锁定了这张大白金后,我就开始找他行的互补卡了~中信的消费活动也不错,暂留。原本我手里的招行卡准备销掉。
综上,最理想的配置是招行百夫长+浦发AE白+交行优逸白+乐驾(ETC)。
短期内招行百夫长+中信i白金+交行优逸白+北京银行乐驾(ETC)。
嗯,俩人不超过5张卡(主附卡算一张,按还款计算),是原则~嘿嘿,精简再精简。
三、五年间变化一览:
1、上学期间:工行+招行学生信用卡(工行为双币种卡)
办理理由:线下居多,挑了个有借记卡的银行,觉得方便还款,傻傻就办了……
2、工作初始:招行全币种卡、中信淘宝卡、交行y-power,工行销卡,招行young卡给老爹用。
办理理由:招行学生卡毕业转卡了,young卡因为之前额度积累好,为申请他行(中信等)奠定基础。分析消费结构,线上刷卡多,线下少,支付宝快捷支付崛起。
* 线上消费:中信淘宝卡,满足淘宝消费需求,对比当时市面上的淘宝卡,该卡活动最优。
* 线下消费:交行y-power,线下消费优惠力度大,返刷卡金。
* 境外消费:招行全币种卡,visa单标,无银联,终身免年费。境外signature级别,可在韩国乐天等大型免税店直接领金卡折扣。招行young卡基本不用,只是由于需要招行全币种卡,保留的,后甩给老爹用。
3、工作2年后:招行全币种卡、中信i白金。交行销卡,招行乔巴卡给老爹用。
办理理由:线下消费越来越少,支付宝快捷支付逐步覆盖线下消费。
* 线上消费:中信i白金,线上消费多倍积分,天猫消费积分直接抵现
* 线下消费:萎缩,交行销卡。
* 境外消费:招行全币种卡。喜欢乔巴,申了招行乔巴卡,销招行young卡,继续甩给老爹用。
4、婚后(全家配置):招行百夫长(两人一主一附)、交行优逸白、中信i白金、北京银行乐驾卡
* 线上消费:中信i白金、招行百夫长
* 线下消费+境外消费:交行优逸白、招行百夫长
* 功能性:乐驾卡(捆绑ETC),继续甩给老爹用。
5、未来5年目标:招行百夫长+浦发AE白(夫妻互持附卡)、交行优逸白、北京银行乐驾卡。
* 线上消费:浦发AE白
* 线下消费+境外消费:交行优逸白,招行百夫长
* 功能性:乐驾卡(捆绑ETC),继续甩给老爹用。
如信用卡权益政策不变,计划如此,同时如出国消费金额巨大,考虑升级优逸白为白麒麟,否则算了~
5年前文章详见:
----------------以下是广告------------------------
关于征信请看:玩转信用卡之筑基篇:好征信,6件事
关于信用卡防坑请看:玩转信用卡之菜鸟篇:信用卡防坑指南
关于信用卡非热门薅羊毛请看:玩转信用卡之进阶篇:非热门薅羊毛笔记(含用卡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