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基金如何分红才能称之为优秀
一
昨天早上七点多,手机响起了微信的新消息提醒。
我边找手机边想:今天周末,中秋假期第一天,谁这么大清早找我?
看到这个消息,本来就半梦半醒迷迷糊糊的我直接懵了。隐隐约约记得前些天收到短信说兴全趋势要分红,我不记得还持有这只基金,就删掉了。
其实被我删掉的短信,应该就是通知我去修改基金的分红方式,只是我忘了我持有这只基金。没想到原来中信银行卡里还有一点点兴全趋势,而且还是现金分红的,确实是被我忘记了,凡是我没有忘记的基金,都是份额分红的。
大概是之前手机上装有中信银行APP,几百元买了几只兴全的基金,后来卸载了中信银行APP,也就忘了,银行根本不会有任何提醒。如果不是这次分红通知了,还真想不起来。在基金公司官方网站可以查询到任何代销机构买的基金,不过亏了好长时间了,也就没心情去看。
二
我认为一只基金的分红,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才能称之为优秀。
现金分红是默认的基金分红方式(货基和极少数有特别约定的基金除外),因此每次分红都会让基金规模降低了,基金公司拿到的管理费也就少一些,所以很多基金公司是不舍得分红的。虽然大多数基金合同中都有约定,在符合有关条件的前提下,一年至少分红一次。但“符合有关条件”让决定权完全掌握在基金公司手里了。
能够每年坚持大幅分红的基金,是难能可贵的。比如兴全趋势就已经连续多年坚持每年分红一次。
在股市大幅上涨之后,基金进行大额分红,让投资者落袋为安——分红之后,如果未来股市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选择现金分红的投资者的损失也不会那么大。
就像2015年6月12日,兴全轻资产进行大比例分红,隔周股市就崩盘了。选择现金分红的投资者比选择份额分红的投资者,大概能少亏四分之一。
这是很难办到的,只能猜个大概,就像大家现在谁也不知道股市底在哪里一样。
三
可惜,兴全趋势这次分红,完全颠覆了我对兴全基金重视分红的良好印象。今年以来就一直感觉随着大量高管和优秀基金经理的离职,兴全不再是以前的兴全了,而这次分红又有力佐证:兴全真的变了。
上证指数就在这个月创出今年的新低,兴全趋势的净值也在这个月创出了今年的新低,也就是说,今年买入兴全趋势的投资者,无一幸免都是亏损的,想割肉的,可能早就割肉走了,不想割肉的投资者,也许在期待着反弹,却在这时候被兴全基金规规矩矩的实施了一年最少一次的分红,相当于被动割肉了。
年初申购一万元兴全趋势,至今亏损10%,剩下9000元,此时分红了,变成了2000元现金和7000元市值。如果分红款继续买入,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了。如果不继续投入,单单依靠7000元市值(分红款2000元放活期收益忽略),需要上涨14%才能回本。这样的分红,无异于劳民伤财。
在今年买入的投资者都是亏损的情况下进行分红,恶心了投资者一把,真让人无语。
最后给大家讲个笑话:“基金分红了,我赚钱了。哈哈哈哈哈。”

分红确实只是数字游戏,原来分红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我很认同,兴全的三只基金今年表现都不怎么样。没有意义的分红浪费了我重新买入的申购费。
我买了52周基金,每个月有点点分红,还默默的开心了下,原来还有这些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