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跟老人生活在一起,你给多少生活费呢?

来自情感·生活・1篇帖子・41人参与

发帖
yuyan

给老人生活费,省心省钱好处多

yuyan
yuyan   yuyan 2018-11-03 15:26 阅读(3795)

一次跟同事聊天,她说她从来不给婆婆生活费,在一起生活两年了,都是婆婆拿养老金负责一家人日常生活支出,婆婆养老金充裕,而且给儿子一家买菜做饭任劳任怨,我听了非常惊讶,说不上羡慕,只是觉得这种老人太难得了。但是我想,一年两年可以,一直这样的话老人心里会平衡吗?

我们跟公婆在一起住过四五年,我都是给生活费的,一开始不知道给多少合适,加上那时没有孩子白天上班在外面吃,2010年左右,给1500元,没过多久听老人说水果贵或者肉贵,我就加到2000元,再后来给看孩子的时候,考虑到给孩子买点零食,我就给2500元,一直保持了很久,虽然几次加钱的时候老人都会说不用加,但多给总比少给会让自己更有底气点吧。虽然给了生活费,但日常买东西尤其是日用品如米、面、油、纸基本都是我买的。

现在用手机记账,这两年老人也回老家去住了,我已经很清楚一家食材每月大概在1500以内,少的时候1000,偶尔肉、排骨、海鲜类囤多了会到1700左右,所以我还是比较认可当时给的生活费是可以覆盖食材支出的。没有遗憾就好,否则让老人自己再搭钱的话,我心里怕落下话柄。

最近,老人过来住两三个月,我又开始给生活费了,然后也在想这个话题,对于我家来说,梳理一下还真是觉得好处多多。

1、账算清楚了,感情也会更纯粹

我公婆有养老金,提前退休的。两个人非常节俭,从不乱花钱。刚来北京时还没开始领养老金,所以更是不舍得花钱。他们一来我们这里,我就主动拿生活费了。老人年龄大了,本身比较敏感,手里没有零用钱心里会多想。儿女主动了,他们心里也没有后顾之忧,自然全心全意地为儿女帮把手,且不论生活费多还是少,迈出第一步了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更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处。

2、对老人辛苦付出的尊重

我家老人还是很勤快的,LG是家里独子,老两口自然把全部的热情都放在子女这里。家里都不用我们动手了,买菜、做饭、洗衣、拖地,真是不在话下。早年干过农活的他们,对于家里这点家务也不当回事。但是看老人忙里忙外,我们还是很感恩,我不希望他们在这里的生活是伺候子女,只是希望大家相处自然,他们忙得自得其乐。拿出生活费来,除了满足他们日常买菜开销,余下的也就当做我们孝敬他们的零花钱吧,也算是对他们辛苦付出的一点回报。

3、老人自由支配、心里更自在

我家老人勤劳朴实,但也非常好面子,偶有生活费晚给几天的时候,他们从来不主动跟我要,全凭我们主动。我也没有把钱放到固定的位置花多少拿多少,而是一次性给他们,由他们自由支配,给的只多不少就行,这样他们还能心里更自在一些。本身两代人在一起,稍不注意就容易滋生小问题,所以在生活费上让老人没话说就少了很多问题,当然也要看老人在意什么,对于我家老人把钱看的比较重要,我就这么做了。

4、生活费打包,减少了自己的买买买

给老人生活费后,我不用买菜了,就减少了去超市的次数,无形中就会少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最近这两年,老人回老家,我又增加了去超市买东西的频率,吃了日用品,零食、奶制品等就会买的多一些,支出也会增长上来。所以,把生活费打包给老人,不仅省心还能省钱有木有?

我们非大富大贵,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没有办法给老人大把钞票哄他们开心,只能是能力所及,尽力而已。我们给老人的这点生活费,除了覆盖日常买菜,剩下的他们也会攒起来。对于花钱的大项我们该花则花,几年前我们给婆婆一次性花4万多买了保险让她非常高兴,现在领养老金早已回本,有次老人住院我们也是花了3万多,对于爱攒钱的我们来说,会打乱计划,但责任不能推脱。逢年过节该表示就要表示,不会省这笔开支。当然,感情和付出都是相互的,有时老人反馈给我们的会更多,就在孩子刚出生时,爷爷奶奶拿了一个5万的存折交给我,让我感动不已。

对于钱能解决的问题,而且是有利于家庭和谐的,哈哈,我当然乐意主动去做,所以生活费这个问题,我将继续坚持下去。省心、省钱,好处多多!

来自她理财 iOS 客户端
只看楼主
全部回复(34)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