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帮扶更重要的是父母有没有尽到该尽的责任?
对于这个新闻我的观点是:哥哥愿意帮是皆大欢喜的事,不愿意帮也不能免强。
无论是当年供老大上学还是现在弟弟要结婚了买房需要家里出首付,都是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他们家却让弟弟辍学打工供哥哥上学,现在让哥哥帮弟弟出首付(传统意义上都是父母帮儿子买房),这些都是父母没尽到该尽的责任。
举几个我身边的收入高的帮助兄弟姐妹的例子。
1、深圳自己创业的朋友
公司2018年的营业额达到10亿,当然他不是最大的股东。
这个朋友72年的,家里三兄妹,一哥一妹,他是老二,三兄妹都考上了学校,他自己是大专;哥哥是中师(留在老家的县城当老师);妹妹是师大(定居上海);80年末、90年代初这些学历还是很不错的。
父母一直跟着他,父母的一切费用包括以后的生老病死全是他负责。2003年花了10万元在老家县城帮哥哥全款买了一套房,前几年出钱把乡下的老房子拆了重建和装修好,给他自己就留了一间房;妹妹2008年在上海买房的时候的他给了30万,前几年把一辆20万买来的只开了两年的车送给妹妹。
有次和他聊天的时候,他说他大嫂抱怨他2003年买的房子位置不好,没有县城中心生活方便,升值也慢;前几年重建的老房子,装修没有按大嫂的喜好来。
朋友说起来挺气愤的,这就是典型的斗米养恩,升米养仇了。这个朋友的老婆自己是医生,不知道他到底赚了多少钱。
2、佛山自己创业的朋友
公司2018年的营业额1亿多,他是最大的股东。
这个朋友73年的,当年考上了重点大学,有两个哥哥,不知是因为学习不好还是家里供不起的原因,都只读了初中。
他把公司做起来后,父母接到身边来,把两个哥哥和嫂子也一起带到佛山、在公司安排了相应的职位。好在哥哥和嫂子都是能吃苦耐劳的人,因为他老婆是公司的出纳,也没有让他在老婆面前太过为难,老婆只是有时说你们家太多人了,如今两个哥哥也在佛山买了房子定居下来了。
我比较赞成这种帮助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娘家一个博士毕业在某211大学工作的亲戚
这个亲戚家情况比较特殊,父母是近亲结婚,他是78年的,他家四个孩子,他最小,除了他智商多少都有点问题(低于正常人水平吧)。他非常刻苦,真正做到了“悬梁刺股”。
父母是他负担的,前几年姐姐家的小孩子连学费和医药费都要等他来付,姐姐条件不好(每个生了两个孩子),也嫁不到能干的姐夫,这几年随着姐姐的孩子长大出来赚钱,姐姐家的负担才轻一些;还有一个作妖的哥(结婚离婚几次,现在还是单身一人),哥哥只有一个女儿,没管教好,现在就是个小太妹,很有可能这个哥哥的养老也要落在他头上,
作为亲戚我们都挺心疼他的,他说没有办法,人的出生不能选择,既然让我遇到了这样的家庭,我只能尽力。他老婆是某大学的老师,这个亲戚本来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但因为受原生家庭的拖累,让他活的很累、也让他在老婆面前“低一等”。谁之错?
说到尽责的父母,我觉得我父母堪称榜样!!非常能吃苦,我爸妈有退休工资,我那个和共和国同龄的老爸还在种菜,自己吃不完拿去卖钱,这比那些50岁没有退休工资就什么都不干靠子女养的人要好很多。
小时候我妈的说法是:只要你们读的上,我砸锅卖钱也会供你们,所以我们姐弟四个是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的人。我父母白天、黑夜除了睡都在不停地干活,但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家连学费都交不起(那个时候不是义务教育),先借亲戚的,等我爸发工资或是家里卖菜后再还。
如今我们四姐弟都过的不错,每个人都有能力买房买车,不需要别人赞助首付什么的。我大弟买第一套房的时候(当时的女朋友说没有房子不结婚),我们借了点首付给他,两年后还清。最会赚钱的是小弟,他赚一年的钱我一辈子都赚不到,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觉得小弟赚钱多就要帮我们买这买那的想法。因为我们都知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的道理。
我觉得尽责任的父母必须要做到(不限于)以下几点:
1、只要孩子有能力,就要供的起孩子上大学。
这个只是普通的上学费用,不包括兴趣班、补课费什么的,实在供不起的话,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总之不能因为经济原因而不给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因为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上大学仍然是改变命运最有效的方法。
2、如果孩子实在读不进书,父母要早做规划,培养孩子在这个社会立足的能力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考上大学的能力,如果孩子实在不是读书的料,那么父母要早做规划,培养孩子在这个社会立足的能力,比如让孩子学会一门谋生的手艺。
3、不溺爱孩子,培养孩子自立自强
现实中,不少不学无术的孩子,是因为父母从小溺爱造成的。
4、父母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尽量不做劫富济贫的事
现在很多兄弟姐妹感情不好,就是因为父母的偏心和不公造成的。我妈比较偏我大弟,但因为不是很明显,所以也无所谓。
话说回来,如果我自己姐弟之间有在自身很努力的前提下日子仍过的特别艰难的,我会在能力范围内提供适当的帮助,按我目前的经济水平,如果首套房40万的首付我可能会给20万、无限期借20万。但如果弟弟本身收入不低,因为平时大手大脚花钱什么而导致买不起房子的,我最多只会借个10万。
说点题外话。月初去深圳验厂,老板是60后,办完正事后,聊了点其他事。他说有个朋友是上市公司的老板,那是真正有大爱的人,不但出钱给家乡修路,还出资建了个老养院,里面照顾了50来个孤寡老人;这位老板说他没有能力做大爱的人,他只有小爱,所以他家的兄弟姐妹他在能力范围内帮了不少。

哈,那是因为计较的没写出来。
感谢贡献好内容,此贴入选每日精选,点赞打赏200请笑纳!
过奖,写多了就会写了![[开心]](https://static.talicai.com/emoji/talicai/emot08.png)
哈哈,今天我是幸运鹅,打赏1000。
哇,谢谢幸运鹅。
有些父母,就觉得五十岁别人都不干活了,我也不能干了,没想过,人家有保险有存款,而自己一无所有还得靠儿女养,不养就好大的过错,子妹多的,还会要求过的好的帮助过的不好的,从不想年轻人的不容易,也没想过亦或是儿子或是女儿,出现这种父母会不会让人家在小家里总觉得低人一等,抬不起头!!做好父母是一生必修的功课,家人才会正常团结
50来岁不干活的,不少
赏50,赞
口口声声说什么存钱不如存人,生了这么多孩子只要有一个孩子出息发达了,就可以拉拔其他兄弟姐妹~
我当时就觉得怎么有这么***的父母!!他们把自己作为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了无辜的孩子!
自己不好好挣钱养家,说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还是轻的了!电视里能看到他们家的房子倒塌了一大半!他们自己也说村里人都瞧不起他们!
不管怎么说你条件这么差还要生这么多孩子,明明超生吃国家救济也就算了!还特么觉得自己有理!这就不能忍了!
什么时候当父母要考试就好了!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称职的
至于兄弟姐妹之间,没结婚怎么都好说,结了婚就是各自的家庭了,那就得亲兄弟,明算账。要不然对不住自己的伴侣,结婚了,自己的另一半才是一家人,如果一味帮扶兄弟姐妹,那么伴侣会如何觉得?
我希望我的家庭是有爱的小家庭,虽然我们没有亲生的兄弟姐妹,但是我对我的表弟表妹,我们都很好(我们没有金钱来往,都可以自足)。我老公家的表亲有点儿多,我不会去“支助”,除非是学龄儿童的学费,我可以,我愿意帮忙“借”到读大学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