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原始积累,一颗不甘的心
多次听父母说起以前的穷困生活:生在偏远山村,大家庭出身贫农,小家庭分家的时候不仅一穷二白还欠债……说多了都是感慨和心酸。
但是,他们在穷困中并没有放弃希望,全靠一颗不甘的心,不甘于子女和他们一样辛苦,不甘于一辈子就待在那个穷乡僻壤,全靠这些信念支撑着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在培养了两个大学生之余多次建新房,还进城买房定居。
在我看来父母的第一次原始积累应该是咬牙供我和弟弟读书,虽然在物质方面并没有看到很大的收益,相反投入颇多,但是在精神方面却是有着万丈高楼打地基的积累。
来自于农村的80后小伙伴,对于我们成长的那个特殊的年代,可能还记忆犹新,那时候读书真的不容易,因为根本就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各种补贴,而且在我印象中学费还不便宜,并且早些年家里还要缴纳各种农业税费,哪像现在种地国家还会补贴。支出不少,偏偏收入不多,更要命的是增加收入的途径和来源太少,所以在农村没什么家底和技术的人真的是穷啊,我家就是典型。
还好,父母吃苦耐劳,母亲身体特别好,种地、养猪、做豆腐……反正只要能来钱,都去做,累死累活,钱还很少,但总比没有好吧。爸爸跟着外公家做点小生意,我们读书的钱起码出来了,还好那时候的我们不用像现在这样上太多的辅导班烧钱。
90年代之后,农村的人慢慢出门打工,开始赚钱不少了,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当时一起读书的很多小伙伴都辍学进工厂挣钱了。感谢我的父母能够抵挡住各种诱惑和困难,一直坚持让我们读完初中、读高中还一定要我们考大学。
虽然现在我和弟弟也是过着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并没有大富大贵,但我依然受益于所受过的高等教育和求学经历。对于父母来说,供我们读书,相比较那些早早出门打工的同龄人来说,短期看是稳赔不赚的投资,但是从长远来说,从我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孩子们的环境来说,他们应该是满意的。
我和弟弟都有学历,尽管只是本科,也有能傍身的技能和能力,成家之后,起码能够给孩子更好更稳定的生活,我们两家尽管没在一起,但是我们的孩子都能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不做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对我们投资和原始积累的最好回报。
我相信,父母的第三代无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会比我和弟弟更加丰富和幸福,这些都要感谢父母的努力和坚持,一颗不甘平庸的心造就了我们更好的人生可能。
父母的第二次原始积累就是进程买房,他们在理财方面是没有什么经验和想法的,因为穷惯了也穷怕了,所以比较保守和谨慎。所以他们进城买房子,并不是为了投资,一开始其实他们还是想在乡下建楼房的,后来被我和弟弟劝住了。
于是,就在城里买了房子,当时连装修20W出头的房子,目前价格应该翻了一倍多吧,具体也没去打听,毕竟也是自住房。买了房子后,乡下的老房子也翻新了,只不过不常住,所以依旧建的平房,所谓钱要用在刀刃上,父母总是践行这句话。
幸亏城里的房子买的早,不仅价格比较便宜,而且父母住的挺好挺方便,侄女也在房子里出生长大,虽然两个孩子现在都跟着父母去了南方读书生活,但是回家也是比乡下要方便多了,而且这也是一个固定资产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算是小城市,也是在慢慢升值的。
所以,父母的第二次原始积累,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条件,也从某种程度上为弟弟及他的孩子积累了一些资产呢,真的是一举两得。
我们现在幸福和知足的生活,应该得益于父母一颗不甘贫穷的心和不断奋斗向上的精神啊,希望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继续传承下去。

我家也是,打赏100
100+赞
打赏
老人们都是努力了一辈子,才有了现在的安稳生活
感谢父母的付出与坚持,相信你们生活会越来越好。 赏50+点赞
我爸妈思想比较守旧,10年前坚持在老家盖房花了15万(当时可以在县城买一套房的),现在村里已经破败得不像样了。
谢谢,

真的不容易,不过正因为不容易,才奋力拼搏。
谢谢啦!
谢谢亲!
谢谢谢谢!
谢谢打赏!
是的。
是的,谢谢啦,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