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攒钱 攒下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有一对普通的父母。他们既没有高收入的工作,也没有特别开阔的视野,守着一份农村的教师事业编默默干了一辈子。他们没有给我充裕的物质和正确的金钱观,但给了我节俭和好学的个人习惯。从大学一毕业,我就走上了靠自己的经济独立之路。
1.工作3年,攒下第一个10万
我是2005年参加工作的,起步工资少的可怜,两千块的月薪我记不清拿了几年。那会知识很贫乏,我也只能靠节俭,三年存下了第一个10万。面对人生中第一笔“巨款”,第一次感觉到底气。不过没多久,我就把它花了,买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好买卖,我和老公用5年的时间还完了这套房贷,当时还用了公积金贷款。能踩的坑一次性踩齐,也是我第一次为“理财”付的学费。
2.“北漂”租房,我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
2012年去北漂了,房租成了生活中最大的开支。工资涨了很多,但一半都被房租吃掉了,非常心疼,又无可奈何。随着接触到她理财,开始萌生了将房租赚回来的想法。
由于收入大幅增加了,储蓄也开始增长。当时接触到了信托,年收益率8%。当时信托还是比较稳妥的一个投资方式(现在不是),遂组织同事凑了个入门价,买了两年好像是。利息能够覆盖我在二环整租的房子,我认识到了理财的神奇力量。
3.盲目入市,亏损掉大半的本金
2015年是个大牛市,从年初我就按捺不住赚钱的心,一次次加码入市,当时看着不断增长的数字,总有种不真实的幻觉。账户最高时过了百万,现在想想着实有点后怕。理财是如此简单么?当然不是。不懂投资,怎么赚的就会怎么还回去。最终又回到了起点的模样,或者连起点都不如了。还好庆幸没有融资或者借钱,否则真是无法翻身了。
4.继续攒钱
还是靠工资,还是靠节俭。我离开了北京,卖掉原有的房子并置换了大三居的新房。投资房产并没有让我赚一大笔(可见房子买的失败),但全款置换成了首付两成,手上又有了一笔现金。但我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没有换新车,不出去旅游,有了孩子甚至都不在外头吃饭了。
虽然开始研究基金、ETF,但这期间并没有在投资上有特别大的收益,所以,还是靠攒工资、简单的生活,此期间买了套学区房,首付六成,我卖那套小房子的钱甚至还不够。而某天我偶尔盘点这两年买下的基金,发现我已经买了一百万。我也很吃惊,我年薪也就二十来万,家里俩娃,还不掌管老公的工资,仅靠工资收入,我又攒下了一百多万。
ps:她理财姐们对数字都很敏感,几个家庭管家都在默默替我算账,谢谢大家了,我回想了一下,这三年的资金除了工资、奖金外,我提取了在北京五年的公积金,还有付二套房时的首付,老公也赞助了一部分,谢谢大家提醒我。我一项不太记账,过去就忘,要向各位管家学习啊!你们真是“数据控”!
有人说,年轻时候不享受生活,不去买漂亮的衣服、化妆品,等你老了再拥有这些有什么意思?我一度也因为这些思想动摇过,但当我体验了那种生活,我觉得并没有让我感到发自内心的愉悦和踏实。现在年龄大一些了,我理解了并非是物质不能带来快乐,而是那个阶段,没有底气去放手享受物质的快乐,或者说,没有明白某种生活方式对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起起伏伏,我也开始和家人享受更好一点的生活,也开始学着花钱让自己和家人多一些体验。金钱是美好的,带来的物质、体验也是美好的,赚钱的目的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对现阶段的我来说,这就是理财和攒钱的意义。
投资是对抗人性,理财即理人生。我没有掌握到投资的真谛和技巧,也没有特别会打理自己和家庭的资金,只是简单的积累。有积蓄,就可以经济独立,但要过得好、打理好财务,需要学的还很多,希望在下一个阶段里,我能学会这些东西,更快的为家庭积累财富,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谢谢大家的围观!

我不记账,所以比较糊涂,慢慢就攒下来了。。。
盈利不太多,整体账户还差点不到10%,其实投资能力很低,只是爱攒钱而已
就是只是攒而已,谈不上厉害的
是因为选品不对。当时价格差不多、单价也就贵一千的二手学区房到现在价格涨了三倍,而我买的可以说没怎么涨。其他对于资金安排、公积金安排什么的,在选房子面前都算小事了。当时确实什么都不懂,看了看就买了,也是傻大胆。
谢谢打赏,不过真没什么厉害的,就是简单的攒而已,没技术含量
看怎么养了,如果报早教班、兴趣班等等,钱确实怎么也不够花,我家在这方面支出非常少,早教一个也没上。
对了,还加上一直母乳,俩娃都没有吃过奶粉,也算是省了奶粉钱。。。主要开支都在尿不湿上。
在她理财是非常一般,就工薪族的收入而已。
是有点记不清了,毕竟十几年过去了,那会年终奖也有,但毕竟刚开始,确实也比较一般,也就几千块钱。但那会支出确实很少,工资也就花个零头,大头都是可以攒下来的。那会只会定存,不过多少都会有些利息。我理解百万看起来很浮夸,我不爱记账,也不知道怎么慢慢就有了,开始很缓慢,越往后越快。
说幸福,这个属于个人体验了,穷未必幸福感就差,富未必幸福感就强。跟农民相比,那我肯定属于条件好的;同样跟城里人比,或者仅仅是县城的孩子,条件也就算刚脱贫吧。父母的影响其实不在金钱,而在于思想。而我父母,也给了我他们能给的最好了吧。
工资会缓慢增长,年底会有几千的奖金,十五六年了,也记不太清了。不过当时攒到了这个数额,心里非常激动,印象很深刻。记得快要接近这个数额的时候,我几乎是压缩所有的开支,只为了尽快凑齐一个整数。现在想想也蛮可笑的。
不好意思啊,我一项不太记账,对数字没这么敏感。一个月两千只是个概数,也不是每个月都是整两千。第一个月扣保险扣这扣那就发了几百块,后几年也会有几百的涨幅,年终奖几千块也都存下了,也会有点定存的利息。。。怎么算这个账我是说不清了,不过来源就只有工资了。吃饭确实不花钱,单位管一日三餐,住宿有宿舍,那会刚毕业也不太会花钱,开支也就是个零头。
不好意思逻辑差,让你见笑了。
你有青春啊~
工资是2000左右,一千多也拿过,两千五也拿过,并不是精确的两千整。年终奖自然是有的,几千块也不算多。公司免费午晚餐、宿舍提供,她蜜逻辑都很严谨啊,我只是随手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想那么多。误导大家了很抱歉。
哦哦我记得写过 买第二套 清空了还是怎么样。记错了大概
厉害👍
我何时攒到这个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