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挺起 独立的自我 通向财务自由
今天看着改变自我的微信号的文章,page 88 of 365 chapter 2014;时间不会等你~
我的2014年到底干了些啥?
去年近1年的备战考研,心力憔悴;7月份知道报考的央财不招会计学硕,因而又转战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会计学硕,到昨天出分:尼玛的。380分,还缩招...一年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考会计学硕就是个坑,你要不是个数学大牛,就不要动这个心思;完全被伤到了;记得去年每天每日雷打不动6点多起,10点多回寝;真是佩服自己的毅力和决心;
对于我这个14届毕业生,因考研耽误了秋招,工作还没着落。现在准备着省考,投投简历;对未来是巨大的迷茫和无力感;毕业论文月底就要交稿了,还有正文和一些后续待完善;
会很大的无力感,没有了考研时的那股激情,生活作息紊乱,是不是抱着手机刷网页,没有动力,这是最大的悲哀.....
翻看自己的笔记本,正好收着建行短信,就把14年近3个月的账理了理;分析了下资金流向 ;果然护肤彩妆及淘宝是我最大的资金流向,占到近50%。14年1月1日---3月29日支出4353.12元。钱呀钱呀,你是如何从我的腰包流走的。。。我的个心痛...还没开始挣钱的人,好在大学期间的奖学金和之前的兼职。
So,理财实现财务自由;是我近期的目标之一,要培养好习惯,让这个思维存在我的脑海中。加油~睿小妞~!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既要梳理的是你的资金流,同时也要对你的时间去向进行分析;投资自己,是永远不会亏本的投资!

你不讲我都忘了,我俩逗比只顾聊天去了...竟忘了留个联系方式的... O(∩_∩)O哈哈~~~口味和我一样~~
O(∩_∩)O哈哈~,哪天得空写一下~~我自我感觉也没多好的,比较有笔锋,像男孩子的字.... 这是说明我其实是个汉子嘛...哈哈...
4.25: 早上都好早醒,可是没起来,在床上玩手机来着,昨晚和在民生的同学那了解信息,民生下面 信用卡中心是外包,主要是信用卡业务的,果断早上就没去了...
然后9点多收到财务公司面试通知,... 和同学微信聊着,要是毁三方会怎样的...主要是财务公司离家好远的,我妈一直打电话问我有没有签,想清楚来... 我爸基本上是对我的省考抱有希望,等着那边的结果,他随我决定,不影响公务员就好...
中午就大雨滂沱了...打了个的过去...在的士上看海伦凯勒的书。
面试了下,问了个问题,我果真是没有创新的思路...还是犹豫着没签三方,离家好远,对财务发展是很好的,待遇也是比不上银行的...
晚上回学校,看着车水马龙,霓虹,我真的开始有些后悔没抽些空准备校招,真的好多企业,银行招聘,单位又好,岗位又多的...我们专业蛮多都是签了银行,各种银行都齐全了...
取了个钱,闺蜜说她教师资格两学过啦~~真为她开心~~
爸妈来电话,我爸对我思想教育来着,自己好好思考怎么选择...
其实到了这个阶段还是很焦虑,纠结的...正好和之前一个同学立志在财务的康庄大道上前行的姑娘,她说要沉淀下来,工作很多,要努力提高自己,还是要考研,进好学校,平台是不一样的,工作经验也要积累~ 我们俩是立志考下CPA的姑娘~~~这真的是要脱几层皮,要开始着手复习了。准备报个网课~
晚安~!
(*^__^*) 嘻嘻……~但有些课真心水的。还是要靠自己去学~~
妹子是学什么的?
(*^__^*) 嘻嘻……,握手女汉子~~ 没事,能捡起来的,字体的框架结构还在的...可以练练字帖什么的~平时也多写写字~~
晚安咯~~
身体里总是蹿游着一个叫做拖延症的小怪兽...总是不到deadline时就不会有行动力...
有人说:这世界上唯有美食和爱不可辜负。要是味蕾都失去了对美食的追求,对爱的感受,那生活一定是低到冰点。
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说到:“ 人类的一切智慧就包含在这4个字中:'等待'和'希望'。”
世界读书日的日子跑去听了2个讲座:傅修延谈《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母亲教育学。
没有感触特别深的一本书,在你不同的成长阶段书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悟...就算是同一本书,在不同时期,所读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菲茨杰拉德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初读时,只是着迷于故事情节,盖茨比豪宅盛宴,眼神注视于海湾对面的黛西,在世人沉迷于纸醉金迷的年代,浮华喧闹,盖茨比却一直对黛西矢志不渝,最后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下午听这个讲座,是从梦的角度去阐述《了不起的盖茨比》,很应景切合当前宣扬的“中国梦”。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执迷的小情结,或是“名校情结”或是“北上广情结”...... 情结多根源你自小成长过程中经历过,感受到的情怀导致。就像有些人很缺安全感,究其本源,该是自小的时候父母长辈长期不在身边,形成了一种渐渐封闭需要很强依赖的感受。情结这种东西,不能说它是好是坏,它会固执得深入到你的血液,你的骨髓。是比习惯更致命的东西。如何消除,或许要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成长,思想变化,血液循环,不断造血,慢慢能够变淡,刻意回避,渐少提及。
鲁迅先生有说:“梦醒了以后无路可走是最痛苦的。”在汤姆开枪打死盖茨比时,响起的电话铃声的寓意是何?或许让小说的主人公死去,不是残忍而是一种温情。
盖茨比执迷地追逐梦,何尝不似我们中的许多人一样!
王东华研究员研究家庭教育学10多年了,有些观点,我觉得有些偏激。但是总体还是很有收获,更多的了解母教。
在当前典型的“421”模式下,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独生子女的现状,会面临很多严峻的问题。 我国是未富先老型进入的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单靠国家是绝对不够的,还有靠家庭和个人。所以现在会放开的二胎政策。年迈的父母亲,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心智却会越来越像小孩,陪伴感对他们而言是重于物质对他们的满足感的。常回家看看真的不能只是一句歌词。
留守儿童的比例越来越加大,会制约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发展,不能只是让孩子成为有爹生没娘养的野孩子。婴儿在刚生下来时,母亲通过母乳喂养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还能提高孩子识别人情感受。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视力范围只是10CM范围之内,孩子体会情感世界是经由母亲的眼神心情世界来获得感知的。
去年一度火热的《爸爸去哪》吸引着大量的眼球,今年的《爸爸回来了》,能映射出社会环境对家庭教育的逐步重视。
孩子的成长教育是需要父母双方不同的呵护关爱;母亲带来的是温柔暖心的感受,父亲濡染的是男子汉负责人的态度;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写道:“女人要写小说,必须要有钱,再加上一间自己的房间。”我不否认“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论调,但经济独立才能有话语权,说话才能硬气。两人地位平等,坦诚相待比单靠爱情的维系更能使情感持久,爱情是锦上添花。父母是唯一能够毫无保留爱你的人,婚姻应该要获得亲友的祝福。这辈子谈3次恋爱就好:一个是你深爱的,一个是深爱你的,最后牵手的是彼此相爱的。
文章和马伊琍的婚姻危机,这不会影响我继续相信爱情的存在。因为,爱本来一直就存在啊,这是每个人都能切切实实感受到的。绝大多数人的婚姻都是要经历坎坷挫折的,能过下去就继续牵手,不能够了也祝福彼此,至少能够留有之前甜蜜的温存。
年龄大了,就会被催各种工作,感情的事;自己日子过好了,该来的总会来的!自己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才能够去享受继而去给予。
20几岁的年纪,是最美也最苦涩;且行且悟且惜!
昨晚就好晚睡,在网上查那个财务公司的待遇,员工评价什么的...
我妈妈一直打电话和我说,不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我也开始纠结了...
昨晚和以前的一个姑娘聊天,似乎又激起了我还想再战一次的想法...
今天一天都基本躺在床上了...不愿动,晚上才起来吃个饭啥的,把之前听的讲座的想法感悟写出来了...
下午看了《爸爸回来了》,《花儿与少年》都蛮好看 ,很真实,旅行居家必备的涛姐啊...许晴女神好美的。
晚安,今天又晚了...
最后还是签了那家财务公司…拒了银行…
今天和闺蜜们去玩…会停个几天来打卡叻…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