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女第15天:投资组合真的有用吗?【21天变财女训练营第一期】
财女第15天:投资组合真的有用吗?
写在前面:
写作业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
请在阅读完教程后,按要求完成课后作业。
如涉及到隐私,可隐去真实数字。
请相信,你做作业是为了自己的“钱”,不是为了她理财,也不是为了班主任。
相关: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考维(Markowitz)茨经过大量观察和分析,认为如果在两个具有相同回报率的证券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任何投资者都会选择风险小的;同样,出于回避风险的本能,投资者通常持有多只证券——受这个结果的启发,1952年马考维茨提出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先说说关于“投资组合”的六大错误理解:(如果你没有这些问题,直接跳到最后一段看结论)
1、 投资组合就是用在股票投资上的,我不炒股,因此不需要组合。
——其实,既有证券投资组合,也有资产投资组合
2、 投资组合是专业人士干的事儿,理论什么的我一生都学不会。
——不用学理论,只要会运用结论就够啦
3、 就是“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已经这么做了。
——很好,但是你知道需要“选篮子”或者“鸡蛋篮子配”吗?
4、 我做了投资组合,但是熊市来了,还是没赚钱。
——嗯⋯⋯那你损失减少了吗?如果有,恰恰说明它有用
5、 我照着“某某”明星基金经理配置做的组合,他去年排名第一!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你不会恰好有个一亿几千万吧?
6、 我又不打算要高收益,只想每年妥妥的获得国债5%的收益。
——金句来了:投资组合的最大功能是避险,“保守党”最爱,还等什么呀,往下学吧!
事实上,关于投资组合的理论一直在进步。传统投资组合认为:(1)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否则“倾巢无完卵”;(2)组合中资产数量越多,分散风险越大。但是,现代投资组合认为:(1)可以有最优投资比例,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组使得组合风险最小的投资比例;(2)最优组合规模:随着组合中资产种数增加,组合的风险下降,但是组合管理的成本提高。当组合中资产的种数达到一定数量后,风险无法继续下降。
也就是说,不是越分散越好,关于最佳的“持有数量”,后文会提到。
关于投资组合基金经理也一直持有两种观点:
A 杰拉尔德•勒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紧它——要把有限的资金进行集中投资
B 安德鲁•托拜厄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这个篮子可能有漏洞——分散投资以规避风险
班主任欢欣地告诉大家,投资界一项如此,同样获得巨大成就的投资大师面对相同情况时,可以给出彼此矛盾的建议,这就是不能模仿基金组合的原因,你无法知道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做。
好在,我们没必要学习所有流派的观点。本课选择了更保守的投资组合观点来分享,也就是学完这课你没办法变成股神,却可以一只脚迈进价值投资的门槛;熊市,你可能还会有损失,但是不会惊慌;牛市,你也许没有小谁或者老谁赚得多,但是更稳妥。
——这就是我们,做为财女的投资目标。
大师是怎么说投资组合滴?
彼得林奇:
(股票)投资组合的关键不是确定持有那些股票和它们合理的数量,而是逐一调查研究确定每一只股票的质量,他举了例子,换成今天的说法就是,如果你十年前买了贵州茅台、云南白药这样的公司,你会在乎它们是在同一个篮子里还是分别放进四五个篮子里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为了分散而分散,像大猩猩掷飞镖一样搞出来的组合要是能分散风险,要大师干什么?
格雷厄姆:
基金组合保持在持股100只以上,其中:防御型股票的数量规模最少为10只,最多为30只(10~30%);进取型至少持有20只(20%);高度进取型,他没有具体说,可以推导出在50%~70%。
秉持分散投资是稳健投资者长期坚守的信条这一观点。
跟他一样风格的还有彼得林奇:
只是为了投资组合多元化而分散投资于你并不了解的公司是毫无益处的,对于小投资者而言多元化投资导致的结果非常可怕的;关于组合,20%稳健增长型+40%快速增长型+40%困境反转型
费舍尔:
我知道我对公司越了解,我的收益就越好;持股小于等于10只;75%集中到3-4家公司中。
巴菲特:
分段买入,前3只股占比50%左右;前6只股占比70%左右;到11-12只左右的时候持股占比90%以上。
查尔斯•芒格:
我们的投资风格有个名字——集中投资,这意味着我们投资的公司有10家,而不是100家或400家;认为投资应该越分散越好是一种发疯的观念;如果你把我们15个最好的决策剔除,我们的业绩非常平庸;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你必须坚持原则,等到机会来临;从玩扑克牌中知道,当握有一手非常有利的牌时,必须下大赌注,你只要拥有3只能顶住价格波动的股票就够了。
对比巴菲特和林奇整个投资生涯,我们发现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倾向集中,只是集中的比例不一致;他们都坚守原则;他们都会动态调整,有时候都会有些记忆仓,巴菲特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样买了以后持股一辈子都不变,这只是限于少数标的,巴菲特的相关仓位不比别人跑得慢。
投资组合的原则:
1、根本不存在一种合适的方法能够量化分析投资风险和具体回报。
2、关键是你真正清楚了解持有的股票背后的公司的情况。
3、投资组合可能需要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它不总是有效。
4、没有同样好用的投资组合,一个投资者和另外一个的条件和情况不同,所以只能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分析和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组合。
5、投资组合可以跨越不同金融产品、市场甚至国家,只要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
6、投资组合的原理是持有一揽子证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证券类产品单只就具有了投资组合替代性,比如基金。(注意,这里说的不是火鸡,而是17课时会详细讲解的股票基金)
7、别copy某一个基金组合,因为你无法预料“它”的下一步,也没有基金规模那么大的资金。
8、投资的成功在于管理风险,而不在于回避风险,所以风险不是不投资的原因,不了解才是。
9、证券投资的风险其实不在于你投资了什么,而在于自身,如果你对自己(分析能力、风险承受力、反应力)和所投资的东西(证券也好、黄金也好、房地产业好)真正了解的话,无论市场如何都能够“超越”风险。
10、要保证资本安全,接受损失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投资手段。
给三个简单的组合公式:
A组合:老班以前投资学的老师推荐过一个金融资产方案:股票比重(100-年龄)%,债券比重(100-年龄)*年龄%,剩余的比重投资黄金。拿一个30岁的人来说,就是股票:70%,债券:21%,黄金:9%。
B组合:股票投资的组合思路:50%蓝筹稳健(大盘股)+30%成长型企业(中小板or创业板)+20%(现金,用于捕捉市场机会)
这个组合同样适用于30岁开始股票投资的人,虽然组合的比例是固定的,但是组合内的具体持仓应该每年一调,把50%配置中波幅巨大的股票踢出才能保证整个组合的抗险性。
C组合:资产组合方案:固定资产(房产、土地等)不高于50%,风险投资(股票、期货)20%,低风险收益类(货币基金、债券)20%,另类投资(艺术品、珠宝之类)10%
本课小结:一个人改变不了自己的投资能力(指跑赢相应市场的平均收益),也改变不了投资市场的短期波动,但是可以通过资产分配来调解家庭财富的弹性,增大安全系数。
****作业:
年老健忘的班主任没留作业,补一下:(为了补偿大家,15课、16课的好作业奖一起公布,这样小伙伴儿们就不会因为晚交作业而失去评奖机会啦)
1、你觉得哪个大师的投资思路适合你的性格?分析下这个大师的最核心的观点(也许需要课外阅读,百度一下都能找到)和你的想法,可以用日志完成,跟帖附链接。这个作业完成的优秀的5位小伙伴,将额外收到班主任私人的赠书。会在21天结束后统一公布。
2、你的组合A是怎样的?你认为实施起来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你计划如何调整或者用哪些方法替代?(例如:班主任就是拿股票基金替代股票滴~~)

1、个人觉得彼得林奇大师的投资思路比较适合我的性格。(详细见日志)
2、目前组合A是股票60%,货基20%,银行理财产品15%,国债和黄金等5%。
作业:
1、你觉得哪个大师的投资思路适合你的性格?分析下这个大师的最核心的观点(也许需要课外阅读,百度一下都能找到)和你的想法,可以用日志完成,跟帖附链接。
我觉得“B 安德鲁•托拜厄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这个篮子可能有漏洞——分散投资以规避风险”这一理论更适合我。
毕竟,自己不是金融科班出身,对于不同种类的投资产品想做到精通和有信心的自如买卖基本上是较难的事情。我的想法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形成相应的投资配置组合,在这个组合的大前提下,仔细研究具体的产品。一段时间后,要对原有的投资组合进行评估,不断的改进调整占比。
2、你的组合A是怎样的?你认为实施起来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你计划如何调整或者用哪些方法替代?(例如:班主任就是拿股票基金替代股票滴~~)
由于刚开始基金投资不久,我的投资组合是货币基金30%、债券基金30%、指数基金20%、股票基金20%;同时会根据以下原则定期对组合进行评估和调整:
#1,根据利率波动的情况,我会适当调节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比例。比如:如果利率高时,会更多的配置货币基金。
#2,根据股票大盘的整体走势,会尽量选择低点买入指数和股票基金。(也会发现曾经自己认为的低点变成了难以突破的高点:)。
#3,经过一段时间,总结评估自己的投资组合带来的收益,适当进行基金转换。
实施起来,最难的部分是:
#1。确定了比例后,不知道买什么。
#2. 买入和卖出点的选择,低点出现不敢买,总怕会没跌到底;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卖,总想赚的再多些再说。这样往往错过了很多机会。
如何调整:
#1。放平心态,没有人可以完全的确定顶和谷,只要达到了相对的点位就应该果断出手。必要时设定止损止赢,自律操作。
#2。定投也许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就不用为啥时候买入而操心了。
#3。持续的学习投资和实践操作,积累挑选产品和理财的经验。
1、你觉得哪个大师的投资思路适合你的性格?分析下这个大师的最核心的观点(也许需要课外阅读,百度一下都能找到)和你的想法。
刚开始学理财,知道的东西还很少,目前看完的是《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核心观点:
①书中归纳出了4个现金流象限:雇员、自由职业者、企业主和投资人,只有具备投资人和企业主的技能,才更容易致富。这是贯穿本书始终的思路。
但是我觉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自由职业者也能实现财务自由,但是都必须懂得财务、税务等知识。
②怎样让资产变成一种投资,这种思维是我阅读的重大收获之一。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把所拥有的资料转化为产品,从而销售给消费者,但是从商品向货币的跳跃是一次伟大的历险。企业还必须承担部分库存的压力,同时还必须解决政府赋税(企业所得等需要收税)职工工资等问题。
③参与其中能让智力和经验增长。只有去做才能有收获,才能获得该方面的知识。因此,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正年轻,为时正好!所以,我开始了屌丝利器余额宝,
,压箱底的钱都进去了。真是尝试让我懂得了货币基金,并进而了解宝宝们的性质。同时开始了理财的知识储备,认识财女们。今年一定是好有收获的一年。
2、你的组合A是怎样的?你认为实施起来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你计划如何调整或者用哪些方法替代?
A组合:老班以前投资学的老师推荐过一个金融资产方案:股票比重(100-年龄)%,债券比重(100-年龄)*年龄%,剩余的比重投资黄金。拿一个30岁的人来说,就是股票:70%,债券:21%,黄金:9%
组合A:股票比重:77%(暴露年龄,有木有?),债券比重17.71%,黄金5.29。
实施起来都好难呢,股票要买一手是100股,知识不到位,还不能冒险,所以,余额宝替代了。债券比重,实在抢不到国债,不过定存可以考虑。黄金,这个市场不了解,所以,观望中。理财知识在学习,根据白骨精学习法,先打好基础。好基础是成功的一半!
1、你觉得哪个大师的投资思路适合你的性格?分析下这个大师的最核心的观点(也许需要课外阅读,百度一下都能找到)和你的想法。
在目前对各种投资工具还不理解的情况下,我比较赞成“安德鲁•托拜厄斯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这个篮子可能有漏洞——分散投资以规避风险”。对于原来只知道定存,目前学会了国债和投资宝宝的入门级理财小白来说,分散风险是重要的。但我想,一旦相关知识掌握精深并有了一定的投资经验之后,不妨集中投资,使收益最大化。
2、你的组合A是怎样的?你认为实施起来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你计划如何调整或者用哪些方法替代?(例如:班主任就是拿股票基金替代股票滴~~)。
我的组合很简单,定期存款、国债和各类宝宝。很想尝试一下基金,但因为欠缺相关的知识,不知如何选基,所以一直停滞不前。对于未来的投资组合,我会由投资风险较低的开始,逐步少量尝试风险较高的种类,但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因为每次尝试新的投资,都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惭愧,觉得自己理解能力有问题,这节课看得不是很明白
居然先交了第16天的作业,后交第15天的,老班能看到么...
作业在这里~
补作业:
1. 你觉得哪个大师的投资思路适合你的性格?分析下这个大师的最核心的观点。
彼得林奇。
他的个人观点:
从不相信谁能预测市场。相信自己。
没有100%安全的投资工具。
投资前三个问题:1、你有物业吗? 2、你有余钱投资吗? 3、你有赚钱能力吗?
(本人已被江恩洗脑成功,外加过去分析过债基和货基的具体交易信息,班主给的这几个人里只有彼得林奇的观点,我还可以接受。投资只能靠自己,每次交易都必须经过认真研究才行动。交易时必须保持头脑清醒,理智。)
2. 你的组合A是怎样的?你认为实施起来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你计划如何调整或者用哪些方法替代?
我的投资组合,20%存款+30%货基+50%外币(全是稳健性,伤不起)。正在储备冒险的本金。
实施起来最难的,总想给自己找各种理由花钱。有的时候可以hold住,有的时候钱包君阵亡了。
未来3年,会把钱攒到合适的数目,进行风险投资。
短期内,增加工资收入是王道!!用定存和外币来强迫自己把钱存下来,就算损失利息收入也不能让自己在冲动时把本金给花没了。
1、关于要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认同杰拉尔德•勒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紧它——要把有限的资金进行集中投资。
理财是分阶段的。在资金积累初期,本金小、阅历浅,不管是把钱分散投资还是集中投资,所获得的盈利或损失都比较小。本金积累期,保持财务稳定积累本金,提高自己,提前学习投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这个阶段,工资的增长速度一般是快于投资盈利速度。有了一定积蓄之后,分散投资在平摊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收益。这个阶段需要利用学到的财务知识,去确定一些从长期看机会远大于风险的投资产品,并且敢于重仓,让财富迅速增值。这当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市场的脉搏,能够看到那些即将到来的机会。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手中有几百万了,这时候以稳健为主。无论哪个时期,鸡蛋都可以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们需要寻找的是几只不同的绩优产品进行投资。将风险分散在不同的优秀团队身上,而不是分散在不同的风险产品上平摊成本与收益。
我赞成查尔斯•芒格的观点,只要拥有3只能顶住价格波动的股票就够了。当然拥有之前要非常了解这些公司,只要行业前景好,公司团队稳健,短期咋波动无所谓了。我只买自己内心看好的行业和公司,这样买上就可以放一边干别的去了。很赞成一个老师的话,理财跟做题一样,合适的点买进,合适的点卖出,该止损止损,该加仓加仓,操作起来其实很枯燥,但能赚钱就OK。。。。果然,操作起来是挺枯燥的,关键是什么时候操作。
2.目前都是活期,在学习中。计划的投资组合是:50%股票+40%实业+10%货基备用金。对于股票,目前正跟随老师学习中,还不太熟悉操作,鉴于股市目前已徘徊在低位,会从波段操作开始实习。对于实业,目前也在考查中。
回答第二个问题吧
我目前的组合是50%的定存,50%的余额宝
我有个炒股十多年的同事,听了他的建议我觉得不能盲目入市,一直没有从股票的基础知识研究起,所以没有买过股票。
基金这一块,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要根据大盘的情况买卖,余额宝就相当于货币基金。因为我的工资分成按月发、按季度发和按年度发,总觉得存基金定投不是很方便,所以有一段时间一直没有买基金定投。写到这里,貌似我可以再考虑考虑研究一下基金定投。
其他的国债、黄金这些都没有研究,存款还没有达到一定数字,就暂且不研究了。
以上就是这一课的作业。
下一课继续学习。
补交作业:目前只有火鸡定存和国债(都是刚开始而已),基金暂时还没有能力入手。学习了投资组合,依然觉得是受益匪浅。
补充第1题:
1、你觉得哪个大师的投资思路适合你的性格?分析下这个大师的最核心的观点(也许需要课外阅读,百度一下都能找到)和你的想法,可以用日志完成,跟帖附链接。这个作业完成的优秀的5位小伙伴,将额外收到班主任私人的赠书。会在21天结束后统一公布。
基金那么多种,自己就可以构成一个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