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懒惰的自己-我的21天计划之第一天
今天学习了第一课,原来我这么有钱
作业如下:
1、其实上班三年,收入渐渐稳定,不需要预测,就知道自己沿着这条注定的道路走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月度收入一定,年度收入年度奖金一定,无意外收入,so,可以框定我的收入范围,无意外,无惊喜,无压力,无动力。
2、收入结构图,何止是太依靠薪水,无薪水不能活,薪水养活80%,公司缴纳三金,一个季度一次的劳保福利,无副业,无投资,经常刷信用卡,但消费欲望还是有节制,目前养一个信用卡,还款无拖欠。
3、今天的课程,我其实不是一个有毅力的人,很多事情都是有头无尾,偶尔的毅力用在了资格考试上面,别的方面一塌糊涂,想要的马甲线一年了没有见到,想要的工资上涨三年了浮动不大,想看的书翻了两页就仍在了床头,总而言之,很懒惰,我想通过这个21天的计划发现新的自己,看看自己的潜力,也探索自己的理财之道,这次探索就是生活本身,要认真,要努力,要坚持,要扛下来,加油,遇见更好的自己!
所处行业还算可以,目前十年不是夕阳行业,但是,谁知道太远之后的事情呢,学会理财,学会投资,充实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与工作无关,这关乎生活,努力考证,努力逼出自己的潜力,拭目以待!

谢谢啦
学习了财女第10课:你为什么害怕风险
1、我的得分为59.5分,算作可承受中低风险者,其实,按照自己目前的现状,自己可承受波动能力较差,但是在题目中一目了然,如2.5和2.7题,最后一个选项虽然亏损也多,但是收益和风险是正比的,总体来说,因此我选择的是最后选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谁能或者谁敢预测市场,确定高风险的背后是高收益,或者,虽然亏损较多,但是,最后一定会赚过来,自己努力做到的,也就是根据所学,在自己的收入和亏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量力而行。
2、我能不能羞愧的说,我的第二题很多术语都没有听说?百度之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我的答案如下:每个人的抗风险能力不同,或者对风险的心理底线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风险判断,然后把搜索的结果附上,算作今天的收获吧!


财女第11天:保守党买什么?
1、给自己做一个低风险的资源配置(把精力成本也考虑在内)
工作第一年为了限制购物欲望,就是零存整取,利率很低,然后上班三年,因为给了家里,手里并没有太多的积蓄,今年年初开始投入余额宝,其实也就是觉得很崇拜马云,觉得投入进去错不了,收益一路下滑,但是比着银行存款什么的还是要划算的。对投资根本没有经验,今天才知道余额宝也是货币型基金,曾经考虑在同类宝宝中购入收益率较高的,今年京东上市,我以为对应的宝宝的收益率也会上浮,后来关注一下,有点失望;然后好像6月13日余额宝一周年,以为收益率会有变化,然后意兴阑珊而归,总而言之,觉得自己都是瞎猜的,还不是理性投资。至于再开通其余宝宝什么的精力也没有那么多,本质而言,都是货币型基金,对于自己少的可怜的存款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目前而言,这是唯一投资手段。
去年,家里边有点闲钱,母亲放入了工商银行,也就是银行理财产品,我回忆了一下,觉得收益率好像五点多,并不是最高的,理财产品也是要选择的,选择前要货比三家,确定收益率,辨别风险点,选择适合自己的!
2、说说你最喜欢的“低风险投资”是什么原因
其实喜欢“低风险投资的”的原因很好分析:首先,自己抗风险能力差,本来手里没有多少钱,还要交房租、买书、学习,一个月下来根本所剩无几;其次,要保证一定的变现能力,家里人多,需要用钱的地方不少,最近家里要买房,动员一家人手中的闲钱筹资,这样,半年来努力攒的钱又没有了;最后,就算手里有钱,对于高风险的投资目前没有碰的资本,例如,炒股,什么都不懂,进去是当炮灰的,就好比不会游泳,但是听说游泳是最有效的减肥手段,啥也不顾,就勇敢进游泳池了,结果出了天赋异禀的,估计,都是喝饱了才上来。
所以,在此之前,至少要先站在游泳池边看一会儿,入身股海之前,首先要了解游戏规则,了解后再做决定,当没有能力时,就先沉下心来,做低风险投资,等有了能力之后,再追求高风险高收益吧!
今天学习财女的第12天,银行没有你想的那么安全
第一个问题:没有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如果购买,也是等级R1型的,因为抗风险能力差。
第二个问题:没有打算购买,因为按照我目前的理解来看,如果买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是为了保本,是将手中的偶尔应急闲钱放进去若干天。
如果真的追求收益率,因为课中也讲了,与股票字样的风险也在3级以上,既然这样,银行也不敢保证绝对的收益,也没有数据显示银行的理财能力比个人高明很多,如此看来,没有必要再挨银行的一刀,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用自己的智慧去征服投资。
财女第13课:波动不是风险
问题一:一支净值1元的新基金和一支净值2。8元的老基金:
在同样的市场状况下,一个涨了10%、一个涨了6%,你更愿意买哪个?
回答:不知道自己手里有多少钱,但是如果允许两支都买的话,我会60%的钱购入新基金,然后40%用于购入老基金,因为新基金一元购入价,如果行情看好,上升幅度会有更大的空间,而老基金2.8元,能保持6%的涨幅,少量购买,看以后涨幅。
你已经买了,结果一个净值从1元跌到9毛,一支从2.8元跌到2.6元,你会卖哪个?
如果跌了,我会持有观察,老基金根据以前的波动记录,虽然不要预测市场,但过往记录还是对此次的决定有借鉴意义的。如果是正常范围内的波动,可以稳定的继续持有,若是大级别的波动已经是风险范畴了,还是卖了吧!
对于新基金,我会继续持有,在自己忍受的合理价格内,即使仍跌跌不休。但超过自己的心理极限,如0.7元,对于新基金,一般发行后都要上涨的,如果一直跌,对此基金报怀疑态度,估计就要卖了。
不知这次的决定是否是理性的,因为作业经常出现的字眼是“一定范围”“可以忍受”,这其实都是很定性的,并不是数据说话,看看班主任的答案,反思一下自己吧!
财女第14课:跑赢CPI其实并不难
1、用时间、收益率、风险和成本衡量自己的投资,用一声收支图建立自己的理财目标,不要试图一蹴而就,而是稳定的积累财富。
2、今天对我意义最深的话:很多人都会把投资当成是致富的手段,但是其把投资当做财富管理工具更好,就目前的我而言,真正依靠投资获得财务自由的概率是极小的,实现起来也是极难的,但通过投资“不让钱变少”却不太难。
以自己把钱仅仅放入余额宝来讲,已经落在CPI后边了,继续学习,好好工作,充实自己,在今年跑赢CPI
财女第15天,投资组合真的有用吗?
1、你觉得哪个大师的投资思路适合你的性格?分析下这个大师的最核心的观点
以目前我的理解,我更赞同费舍尔和查尔斯芒格的观点,分别为我对公司越了解,我的收益越好,持股小于等于10只,75%集中在3-4家,查尔斯芒格更专注于集中投资。
关注投资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精力和专注,这并不次于上班,按照付出越多,回报越多的观点看,要想在投资上有较多的收获,必须专注,分散经营可以适当降低风险,但前提是对自己所分散投资的领域了解,这无疑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太过分散的投资无疑会使关注点增多,问题不能聚焦,并不利于投资。
与许多人走上理财的入门书《穷爸爸富爸爸》相比,我第一本理财书是《小狗钱钱》,作者是费舍尔,虽然是儿童读物,但发现自己在理财方面的经验根本不能与儿童相比,所以,对于入门老师 的观点不能赞同 更多。
2、你的组合A是怎样的?你认为实施起来最难的部分是什么?你计划如何调整或者用哪些方法替代?(例如:班主任就是拿股票基金替代股票滴~~)
不知道是否理解题目意思,我觉得更难实施的是股票,中国股市不规范是一个方面,知识理论不庞大是另一个方面,可以适当降低股票的比重,增加风险较低的理财方式,降低风险,平衡损益。
另一方面,这与手中资本也有关,如果闲钱较多,可以三个方面都参与,如果也就是1-5万之间,我觉得抗风险能力较差,可以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酌情对股票、债券、黄金三个方面的配比调整,甚至可以去掉一份方向,专注于其余两个方向。
进入第三周,信息量好大,发现自己也许理解有偏颇,要努力学习,不是温故知新,有更多发现,加油!
财女第16天:长赢投资的关键
1、 你怎么看待老师的经验论?就是那个“100元故事”中的老师。
如果仅仅当个故事来听的话,我有过类似经历,我直接从一沓钱上踏过去,视而不见,因为觉得也许周围会有摄像头或者什么的;或者发现后就会观察是否是真钞,总而言之,有顾虑会观察,不管是周围还是那张纸本身,会觉得真的很有道理。对于投资,不管是自己是有先见之明,敏锐的嗅觉观察到此次机会,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或者这真的是一个被众人评审过的垃圾,都需要思考观察的过程,在进行投资之前,观察一下,永远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
2、总结下,你最擅长的事儿是怎么做到的。借此认识自己性格和思维方式中的“最强”部分。(例如:班主任最擅长统筹,可以同时达成多个目标,原因是1、强迫症性格-喜欢干预过程和结果,2、热心-总是把别人的事揽来自己做⋯⋯所以班主任特别喜欢定规划和流程表,你们应该发现我是表格控了吧?)
很多东西都是从来没有思考过的,我想想自己最擅长什么?忽然发现自己没什么擅长的,或者都是拿不出手的那种,我擅长考试,公司的人喊我“考试大王”,但是只不过是在一群早过了考试年龄的人中略显突出而已;我喜欢运动,健身卡办了两年,一周总是要去最少两次的(除了外婆住院时间,没有锻炼,只有洗澡),最近喜欢上蹬单车,如果能赶上课,都要去;我喜欢读书,读书的习惯陪伴了自己很多年,但是也不是本本读了之后都会吸收,很多时候也仅仅沦为自己高谈阔论的引资,为自己挣得一份羡慕,除此之外,真的别无所长。
其实,如果真的细想,唯一的资本是坚持,天分不高,对于不喜欢或者不感兴趣的从来没有过多的投入,即使学过了,也坚持不下来,但是对于有利于自己的,要坚持的,比如学习,比如健身,比如理财,虽然枯燥,但是有理性做依托,还是一直有这样的习惯的,文中说的无聊阻挡你进步,深有感触,进步的路往往是很难得,因为枯燥因为难熬因为无聊,但是也是因为这样,成功的人很少。如果不擅长什么,建立一个计划,用21天培养一个习惯吧!
财女第17课,一天的基金课
今天的作业真的很好做,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作业,此次课程并没有吸收很多,但不得不气馁的发现,关于很多名词,自己并不懂
1、看看你持有的基金,说说你当时选择它的理由
唯一持有的基金是货币基金,余额宝,当时在5的时代购入,觉得比定期好太多了,而且,对于自己这种小白来说,实在够easy,够方便,够不用操心,但一直跌跌不休,偶有回暖,也昙花一现,对此,虽然很着急,但也无奈,因为除此找不到更好的理财手段,想找到更多的理财方式是来这里学习的主要原因。
2、心中没有基金经理,包括王亚伟,他们的战绩辉煌,但是离我太远,不买他们的基金,似乎无关,话说这样看来余额宝也有基金经理,如果他可以带领重回过去的年代,我会毫不犹豫把这个头衔给他,但是,下滑似乎是必然趋势,他最大的力也是回天无力。目前来说,自己多加努力,擦亮自己的眼睛,自己多投资自己,也许自己可以成为自己心中的NO.1,如果自己不行,至少找的基金经理,不会表现太差,诚如是!
财女第18天:价值投资有没有价值
作为价值投资者,这么想或者这么做,靠谱吗?
1、 价值投资者追求价值成长,但凡是好企业,不管用价格,什么时候买入都是好时机。
从长期来看,公司的股价会趋向于真实价值,当股价趋近了真实价值,购入了之后,盈利空间可能没有上升期好,认为还是需要等待,在自己可接受的价格内买入较好。
2、 风险是指企业的基本面出现了预料不到的坏的变化,如果企业基本面没有变化,而股价大幅度波动了,那不是风险,是机会。
我觉得那更是风险,企业基本面没有变化 ,股价波动,更是外部大环境的变化,睿智的投资者要及时辨别,确定是风险还是机遇。处理好了及时机会,处理不好就是风险了。
3、 选股靠两条腿走路。一看财务指标,选出黑马,另外一条就是找公认的白马,去做研究,并等它的股价合适的时候买入。
我觉得是正确的,自己有辨别能力的时候,可以选出黑马;或者对于广为人熟知的白马,如茅台等,可以去做研究,根据自己的财力去等待,待机而动。
4、 做财务的人一般看的太细,拿财务指标衡量很难找到合适的价值投资目标。
做财务的人对报表熟悉,辨别能力强,可能对数据要求高,但是同时因为读的报表多,知道哪些数据才是重要的,哪些数据可以不那么重视,知道侧重点,要求可能高一点,但是规避风险的几率更大。
5、 价值投资就是分散投资+长期持有。
正确,分散投资,分散风险,长期持有,对自己所选的道路有信心。
6、 价值投资者从来不止损的。
价值投资者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当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坚决止损。
7、 股价的决定因素是市场:买的人多还是卖的人多决定了涨、跌。
如果是这样,股市上就不会有那么多被套牢的人了,股价虽然有涨跌,有波动,但是最终会趋向于真实价值的
8、 价值投资者的最终收益将会超过趋势投资者。
从长远来看,价值投资是成熟市场的必然趋势,坚持价值投资,坚持在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市场会给坚信它的人以奖励,价值投资者的最终收益超过趋势投资者这是市场发展的趋势。
财女第19天:如何挽救亏损的投资
每一个聪明的现在,都有一个傻缺的曾经,如何从曾经到现在,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如果不实践,不反思,在一个地方屡屡跌倒,砸出来一个坑也没用,用10000小时定理付出,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在正确的时间买入正确的投资时间,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候,及时止损,减少损失。
用班主任老师介绍的原则购入,选择之前问自己问题,独立思考,对自己选择的要有耐心,也要有洞察力,用好公司+价值洼地原则进行适配,选择自己的菜,耐心等候,静待结果。
其中有一条,投资的钱必须是闲置资金,自己的资金总是随时需要使用,所以,没有闲置的,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耐心等候,开源吧!
今天比较高兴的是,和班主任的答案对比,发现自己的判断正确,这是一小步的进步,但是,结论需要有理论的支撑,需要重视分析过程,而且,班主任已经成功利用10000小时定理,自己才刚刚开始,需要走的很远很远。
财女第20天:规划为啥那么重要
A小姐的工资能力太强大了,膜拜,所以,买房子是可行的,更建议增加理财投资能力,工资不仅用于还贷,投入投资中,对于她来说,将投资盈利用于支付房款的1/N并不是梦想。这也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虽然终极目标是实现财务自由,但是诚如班主任所罗列,太大的梦想很容易让人丈量与现实的距离,太容易让人气馁,我就很容易得一种病:被复杂的理财系统吓退的鸵鸟心态,一步步规划,一步步实现,这才是最好的状态!
财女第21天:完美收官,准备你的财女宣言
开始学习的时候,觉得21天长路漫漫,但是当终于等到这一天的时候,却发现,一路就这样走来了。盘点这么久自己的收获,估计最大的就是摆正了自己的心态,从一开始热血的要财富自由到现在才明白,这是持续一生的努力方向,没有终点。在财富追逐的过程中,也是雕刻自己的过程。相对于知易行难,我更相信知难行难,真正的明白一件事物,不仅仅是信息收集,要好吸收、内化,当做好相关思想准备的时候,还要有勇气跨出第一步,克服自己对数据的不感兴趣,很多晦涩知识需要一点点啃下来,这个过程从来不是翻几篇励志的帖子、看几张热血的照片能解决的,这需要的是内心的力量,自己对自己的相信,当跨出的那一步,最难的选择已经做出了,剩下的漫漫长路,并不意味着容易,但是横下一条心 ,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就算真的证明了自己不行,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最近的自己状态不行,畏难情绪蔓延,从工作到理财到健身,已经习惯了那样的强度,已经很舒服了,跨过刚开始容易的部分,真正需要自己卷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自己想知难而退,面对枯燥的数据,抽象的理论,真的不容易产生什么好感,但是,总是躲避并不能解决问题,总不能不战而退,怀着深深的loser恐惧走开。
这是我以后人生中的第一个21天,还有很多的21等待我去跨越,切记,敢于尝试,不做伸手党,学校教不了知识,学校只能提供信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仅仅是信息,自己内收才化为自己的能力!
昨天晚上回去想起来未打卡,用手机反复提交,死活提交不上,今天直接用电脑,打下我打了N遍的话:
课程学习完了,但是我的21天之旅刚刚开始,继续努力。昨天学习了专业课程2课,晚上去健身房,无氧+动感单车,肚子上的肉肉等着接招吧。然后写完日记,十点四十上床,这是我年后最早的一次,继续努力,争取天天可以十点二十准点上床睡觉。加油,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