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没福硬享
我十分同意没有必要让孩子没苦硬吃,同样我很支持不让孩子没福硬享。
一天晚上,晚餐后家人们聊天,我说周末带我爸去商场看看,现在季末,肯定有活动,再买两件T恤(这一个夏天,我爸就穿他刚来杭州时我带去买的两件运动短T,其他衣服他都没有穿,我想肯定是这两件穿着舒服),我爸就说有衣服不用买了。我娃点名要吃可乐鸡翅,超市买了10个花了四十块, 我爸一个都不吃,我夹到他碗里,他又夹给我儿子。
诸如此类小事,我就说,不要省这些,该吃就吃,在我们家,不存在让来让去,如果一个东西需要让,那是代表没买够,下次多买点就是了。
我娃接话:就是,不要这么抠!(他私下跟我说姥爷抠,就是不怎么花钱)
我马上对娃进行了教育:我说你姥爷那个年代,家里什么都没有,如果不省着花钱,怎么供养我和你舅舅上学读书?以前的工资才多少钱?
我妈说她到买断工龄下岗,工资没超过300元。
有时出门,娃说想坐商务座,我说太贵了,妈妈没有钱买商务座。你以后长大了挣钱了可以带我坐商务座。他要花超过我们生活水平的钱的时候,我总是说你以后长大了挣钱了来回复他。久而久之,他就知道,想要干嘛,要靠自己以后挣钱了再说。
其实我也算过帐,如果每年我家多花5-10万,经济也是可以承受的,这些钱如果花在日常生活上,能提升不少。但是我不太想。
我记得在网上看过一个贴子,大意就是可能孩子这辈子的高光就在童年了。因为大人有能力,吃,住,行,都是比较高档次的消费。然而娃资质平平,可能未来达不到父母的成就和收入。这样想想,题主就有些悲伤。
我当然觉得也没必要悲伤,自己家是个什么消费水平,就是什么水平,没有必要让娃吃苦,同样没有必要为了娃享福。
比如自己出门二等座,为了娃,一等或者商务;自己出门住三百,为了娃住一千亲子酒店;自己穿衣一两百,给娃买三五百的;自己吃普通,给娃买有机;自己没有爱好,不花零钱,给娃买这买那。
我统统不支持!
私以为日子越过越上是最好的,对未来有憧憬,有希望,有奋斗的动力!家道中落,动荡不安,对人的影响会很大,真越走越下,那只能绝处逢生,触底反弹了。

偶尔见识一下也没事,可以做一个约定或者奖励
是的,消费型快乐,相当于无底洞。因为一山还有一山高,不可能给到孩子最好的。一但比起物质,就是无止境的。
其实这句话应该说的是不能苦孩子的教育,而非其他
哈哈,握手。我也盼着能不能沾沾他的光。
对,就是平常对待
因为你们现在条件比较好。财务知识多影响一下,不会差的。积累的够。
我也是这么想的,留一些进步的空间吧。
应该这样
再同意不过了,不论孩子消费观如何,只给他花符合我消费观的钱
特别赞同!我家也类似的观点,不过我还是会尽可能让孩子去体验更好的生活。
比如商务座,我几乎每次带孩子出行,都是二等座,这就是我的生活,我正常的消费观。但我也曾带孩子体验过一次短途的商务座(票价不足百元),目的是让孩子涨涨见识,同时也体验一下更好的生活。激励孩子如果想要更好的生活,那以后自己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