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理财

登录 注册
#【专栏】金组合PLUS

来自基金可以这么玩・94篇帖子・192人参与

发帖
金组合PLUS

牛市回调都有什么规律?节前持股or持币?

金组合PLUS
金组合PLUS 金组合PLUS 2025-09-24 18:31 阅读(395)

牛市多暴跌,就像最近,总时不时拉出一根大阴线,搞得有点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历史上牛市回调都有哪些规律可循。

以史为鉴,但别刻舟求剑,我们可以参考历史规律,一方面给自己的操作提供一些依据,另一方面也能在调整期间给自己心态上的支撑。

历史上有三轮比较典型的牛市,分别是2006-07年、2009年和2014-15,下面主要从回调幅度时长成交量变化、风格切换、行业轮动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来看看期间市场调整的情况。

1、回调幅度和时长 

以更能反映市场全貌的万得全A为统计口径,具体看着三轮牛市中的调整

20075-7跌幅-20%28个交易日

20092跌幅-10%19个交易日

2014-15年期间调整可分为三小轮:

第一轮是1410跌幅不到-5%11个交易日

第二轮是151-2跌幅-6%9个交易日

第三轮是154跌幅-6%、约7个交易日。

由此可见,历史中牛市回调期间,A指数下跌幅度约在-5~-20%,持续时长1~4周左右。另外,从统计上回调落点常在MA20或者MA60附近企稳,且首轮回调幅度约为前一轮上涨空间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一规律在历史市场运行中反复出现。

2、成交量变化

市场成交量是一个重要的元气指标,它代表了市场的参与度、资金活跃度和投资者情绪。上面的跌幅和时长主要观测的是“价”,接下来,咱们还得观测同期对应的“量”的变化。

在这些牛市的回调期间,显著缩量最为明显的共性

20075-7期间:A成交额较前高下降约60.4%

20092A成交额较前高下降约71.8%

2014-15三次回调期A成交额分别回落-29.7%-31.0%-45.5% 

基本每次回调,成交量都会回落至少30%,之后量能回到行情初始的成交量之时,往往代表阶段见底,回调结束。

3、风格切换情况 

每当遇到市场调整,大伙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市场风格也会开始切换,比如大小盘切换、价值和成长风格切换,但真是这样吗?

回溯历史可以发现,调整期并不一定代表风格切换 

在上述回调阶段中,仅有2007年年中和2015年年初这两次,发生了明显的大小盘风格切换其余回调阶段并没有明显切换,而是延续了之前的市场风格。

此外,还有一个历史规律是,在过往“快牛”阶段,大小盘风格往往每一到两个季度发生一次剧烈切换,这会促使回调阶段的风格博弈更为频繁;而在慢牛或者震荡阶段,某一风格的延续性可能更好。

这里要着重提一点,大家总会下意识地认为,红利是回调中最能抗跌的资产。但从历史数据统计看,并不是!

下表为历次牛市回调区间红利资产的表现

(数据来源:wind

表格中,红色为跑赢全A,绿色为跑输全A,从历史数据看,红利在回调期间跑输全A指数的概率更大,它的抗跌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以及,本月市场也出现了一些调整迹象,从92日的下跌开始算震荡调整的话,截至今日(924日),期间万得全A上涨1.72%,中证红利下跌1.35%,红利低波下跌3.15%,红利风格最近同样未能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所以说,回调期间的市场风格是否转换、红利是不是抗跌避风港,都不是一定的,都得具体分析。

4、行业轮动情况

不同于风格切换,行业之间的“高切低”现象,在回调时期还是挺常见的,也符合“涨多必跌”的铁律。在不同驱动下的牛市中,行业轮动的特点也不一样:在盈利驱动的牛市中(如2009年),顺周期主线黏性较高,回调后主线大多能够延续;而在流动性驱动下的牛市(如2014-15年),主题轮动会更明显,回调期间的“强转弱”也更频发。 

横向看,较常见的行业轮动规律是,金融和周期往往是行情启动的“引擎”,而后再向成长方向扩散。牛市中,估值低位+事件催化的主题或板块易成为轮动方向,并且,在轮动过程中,具备基本面支撑的方向,即便涨幅不能数一数二,总体收益算下来也能比较稳健

对应到当前行情中,大盘在8月底强势突破3800点后,开始走得有些晃晃悠悠,9月期间的个别交易日,市场出现了较明显的调整,短暂释放了一些调整情绪,但今天市场又收出一根大阳线,创业板指也再创新高。眼看就要国庆长假,是持股还是持币,又成了大家纠结的问题。

短期角度看,根据过往长假前后的日历效应,2010年以来,节后大盘上涨的胜率较高,万得全A、沪深300、创业板在节后一周内,上涨概率均超60%,短期更偏向于“持股过节”。

但再往后,市场仍存在“调整一把”的需求,因为目前全A以及多个宽基指数的PEPB历史分位已快速抬升,虽然还未到历史高位的泡沫阶段,但已经到了中等偏高的位置,比如科创、北证等,以及个别主题板块如电子、计算机等。依照前文写到的调整期的行业轮动规律,市场后续存在较大的“强弱切换”可能性。

因此投资者节前可以在“持股”的大逻辑下,保留一定仓位,但也需要把手中已有较高浮盈的持仓部分,获利了结一部分,落袋的资金可以先拿着,等节后再布局。至于布局什么,可以结合放假期间的港美股映射、后续重要经济数据、以及咱们未来的十五五规划方向等政策方向来决定,总之别追高。

对于跟随投顾服务的投资者,可以稍微少操一点心,大部分投顾近一年,也就是自去年924以来,成绩都还不错,粗略统计,权益类基金投顾组合近一年收益中位数约在40%+,更有不少组合今年创出了净值新高。市场中期角度依然是看涨,随着美联储预防式降息落地,后续全球流动性宽松延续,国内货币与资本市场政策延续“适度宽松+落实落细”,流动性宽裕一定程度支撑了中期上行趋势。而专业的投顾在大方向上的把握上基本不会出问题,所以想省心一些,对收益率要求不那么苛刻的话,当下选择跟随投顾来参与市场也是不错的。

基金投顾组合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END-  

往期精彩“金组合”推荐

Advisor30(A30)——2025年二季度权益投顾产品

只看楼主

还没有人回复,赶紧来抢沙发啦~

回复楼主

回帖
小组话题

扫码下载

APP

iOS •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打开应用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