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棠也是小蜗牛的读书笔记】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感觉她理财的活动总是特别特别的贴心,首先要给一个大大大的赞。
先说说我和书的故事吧。
从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书。小时候接触的大都是课本,作文书这些,当时能看到的书都被翻了很多遍。记得小时候看过的印象比较深刻的书,是一本很厚的安徒生童话,硬皮的,它比较遵从原文的翻译,不同于我们看到的改编,有时候觉得晦涩,但是读了好多遍。还有格林童话,现在回家还回拿来翻着看。还有那本没有皮的武侠书,不知道被翻了多少遍。
上高中的时候,看了好多书,不过大部分都是言情小说。泡沫之夏,可爱淘,穿越等等,那时候看狼的诱惑,入迷到跑遍我们县城的大小书摊买她的第二部。上大学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看了好多种类型的小说,我们大学图书馆的言情书都被我翻遍了。(囧里个囧,不好好学习)
工作以后,很少看小说。但也还是偶尔会看。更喜欢看一些专业性的书,理财,英语,一些需要思考回味的书。
最近打算看这本《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之前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就是讲整理的,看了以后印象不是很深刻。机缘巧合之下看到这本书,立马像书名一样,怦然心动了。
现在趁着这个机会,和姐妹们一起分享这本书,希望我们都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东西。
都读书吧,它会给你想要的一切。
1-63: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64- : 中国食料史
-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7月31日读书:
今天读第三章:按物品类别整理竟然如此顺利。
一定要按「物品类别」的正确顺序整理
整理本来就是开心的事。重新面对自己过去毫无意义的物品,确认自己的感觉,对已经完成任务的物品表达感谢之意后,送走它们,这个过程就像是与自己的内在面对面,盘点存货的重要仪式。因为选择的基础是「是否感到心动」,所以也不需要艰涩的理论或数字。
所以,请准备好大量垃圾袋,放心地开始整理。
一开始是衣服,接下来是书籍、文件、小东西、最后才是纪念品。若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物品减量,就能以惊人地速度顺利进行整理。因为比较容易判断该留该丢、分类明确的物品开始整理,才会比较轻松。
换言之,最初先从衣服开始。如果想要更有效率,建议可以把衣服先粗略分类,再一口气进行选择。衣服分类可以大致分如下:
· 上衣(衬衫、毛衣等), 下半身(裤子、裙子等), 外套(夹克、西装、大衣等), 袜子类· 内衣类
· 包包, 配件(围巾、皮带、帽子等),季节性衣物(浴衣、泳装等), 鞋子
虽然说是衣服,但包包、鞋子也都归为同一类。
按照这个正确顺序来整理,就能顺利进行,外观看起来也会变得愈来愈清爽。而且因为判断要留下的,都是自己真正感到心动的东西,所以整理期间尽管身体上会有些疲惫,但精神上却逐渐恢复朝气,不久之后甚至还会因为感受到丢东西的快感而停不下来。
不过重要的是,要留下什么?要和什么东西一起共度接下来的生活,自己的人生才会感到心动?请用好像从商店架上挑选自己最喜欢物品一样的感觉,来选择心动的物品。
掌握了基本原则后,接下来就赶紧来造一座「衣服山」吧。然后请把它们一件一件拿在手里,悄悄地问自己:「我心动吗」?「整理节庆」的序幕就此展开。
这些开始讲具体的整理方法,我就都贴上来了。可以看一下。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8月1日读书:
要点摘录:
1.衣服整理篇
首先,从家里所有收纳的衣物集中起来。不论是衣柜抽屉、卧室衣橱,或床底下的收纳箱,重点就是「一件不剩全部集中起来」。
判断是否对这件衣服心动否,为了确认是否对每一件过季衣物感到心动,我推荐各位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下季时无论如何都还想要再穿吗?」更进一步来说,就是:「如果今天气温突然变了,现在马上就想穿吗?」
然后定要一件地拿在手里,触摸之后再做判断。
从今天起就改掉把让人不再心动的衣服挪作家居服的习惯吧。
家居服并不是要给别人看的,但你不觉得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换上最让自己心动的家居服,提升自我形象吗?睡衣也是一样。如果你是女性,请尽情地做最可爱、最有气质的打扮吧!
家居服也要美美的。
看了这节,感悟还蛮深的。我看过一句话, you are what you eat , you are what you speak , 同样滴,You are what you take . 你穿什么样的衣服也说明了,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想要改变自己,从扔到自己不心动的那些衣服,穿上自己心动的衣服开始吧。要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8月2日,8月3日读书笔记:
昨天逛完超市,回来太晚,竟然忘了写笔记。今天补上。
衣物的收纳:「折叠收纳法」一举解决收纳空间的问题
折叠不仅可以节省很多的空间。而且当主人好好地用手触摸、整理时,对衣服而言也一种非常舒服、被灌注了能量的行为。因此,折得好的衣服,皱折会被整平,衣服的质地也会精神突突地活了起来。因此,折衣服时应该要边折边心存感激地对它们说:「谢谢你总是守护着我。」当你洗完衣服之后,透过折叠的过程,可以确实地触摸到衣服,还可以注意到「啊!这里的缝线掉了」或「这件衣服也差不多不能再穿了啊!」之类的细节。折衣服,换句话说就是和衣服的对话。
衣服的折法:完全刚好、最正确的折法
洗衣、晒衣、收衣都还算好,但就是觉得折衣服麻烦。再说,反正都要再穿,一件一件折起来看似白费力气。因此不知不觉堆成山。所以要掌握正确的折衣服的方法。
只要学会折衣服的方法,就能每天开心使用,而且一生受用。我甚至觉得,如果一生就在不知道正确折衣方法的状况下过去了,那无疑是人生的重大损失。
「直立」是收纳最基本的原则。
有人这样衣服会有很多褶皱。确实「直立收纳」时,因为必须折得比较小,折叠的次数必然会变多。但其实衣服的皱褶之所以显眼,并不是因为折叠次数的多寡,而是取决于被压到的折痕深浅。
折叠的重点,「折好时必须变成个光滑简单的长方形」。首先把前后衣身(除了袖子和领子之外的部分)稍微往内折(此时袖子的折法可随意折),做出一个纵向较长的长方形后,剩下的则配合衣服的高度调整,折成四折或六折都可以。基本的作法就只有这样。
其实,每一件衣服都分别有各自的「黄金点」,让它们在折好时能够正好挺立。
所谓的黄金点,就是对那件衣服而言最舒服、最适合的折法。黄金点会因衣服的质地或大小而有所差异,所以必须不断尝试改变折法,从中找出最适合的一种。话虽如此,但这过程其实并不难。通常只要调整一下直立时的高度,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 黄金点。
秘诀就是,布料柔软轻薄的衣服,宽度和高度都折得小一些,而布料松软较厚的衣服,则可以折得比较宽松一些。此外,折的时候,从布料较薄的角落开始着手会比 较容易。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上面的超过1000字了,分成两个评论。
衣物的摆法:把心动的感觉带进衣橱的绝招
打开衣柜时,看到自己最喜欢的衣服整齐地一字排开,就是让人心情愉悦。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衣柜里面乱七八糟,根本不好用」「每次打开衣柜时,都不禁叹气。仔细听这种人的描述就会发现,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两种。(我就是这种感觉,)
一种是挂了太多衣服。
挂衣服本身比较占空间。「吊挂收纳」会使得衣橱里乱七八糟的另一个理由就是,挂的方式弄错了。首先,最基本的原则是把同类的衣服全都挂在一起,并请明确地分成夹克区、衬衫区等来吊挂收纳。和自己同类的人在一起时,就会无条件地感到安心,无论是人和衣服都同样适用于这个道理。光是把衣服按照不同类别分开吊挂,衣服的安全感也完全不同。光是这样,就足以让衣柜里看起来清爽整齐、焕然一新。还有一种就是即使分类,过段时间还是会乱。
把衣服按「往右上方」的排列方式来吊挂。请试着在纸上画一个往右上方走的箭头,和一个往右下方走的箭头。用手指在空中画线也可以。因为往右上方的线条会让人觉得舒服。把这个原理应用在衣柜的收纳上,就能随时把这种「心动的感觉」带进衣置里。
在面对衣柜时,左边要收纳重的,右边要收纳轻的衣物。具体来说,左边最好放衣长较长、质料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然后愈往右就愈要收纳衣长较短、质料较轻、颜色较淡的衣物。
如果用类别来说,面对衣柜时,由左至右要按大衣、洋装、夹克、裤子、裙子、衬杉的顺序来挂衣服。这是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由于每个类别的重要性会依个人打扮风格有所差异,但请按自己的感觉,营造出整体上「往右上方」的平衡。然后,每个类别中,也要分别以往右上方的顺序来排列。
站作这种往右上方顺序排列的衣柜前,就能体会到一种不可思议与心动的感觉,好像全身的细胞都活了起来。因为物品会敏感地吸收主人的心情,所以潜意识里自己所感受到的「往右上方走的心动感觉」,也会转移到物品身上。
看完以后受益匪浅,抽时间把衣柜收拾一下,很有用的呀。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8月4日读书:
1.袜子的收纳,袜子或丝袜都不可以绑起来。
袜子的正确折法:
把绑在一起的丝袜解开,左右脚的部分重叠后纵向折成-半,然后再折成三等分的长度。这时的重点是,要把脚尖的部分往内折,腰的部分稍微多留一点凸出去。在这个状态下,再由下往上卷起,卷完时如果腰的部分在最外面,就代表前面都做对了。半统丝袜也是用同样的折法。裤袜等稍微厚一点的就先折成两等分会比较容易卷起。总之,最后只要结束在如同寿司卷的状态就可以了。
收纳时,要把丝袜直立放入抽屉里,让漩涡状那一面朝上。
袜子类的折法更简单。先把袜口被翻过来的部分还原,把左右脚的袜子重叠.用和衣服同样的诀窍折起来。像运动袜之类的鞋内袜,就简单地对折。短袜就折三折,长袜就折成四至六等分,长度只要配合收纳用抽屉的高度即可,一点都不难。折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折好时变成单纯的长方形」为目标。
收纳时也和衣服一样,只要直立起来排列就好。
2. 换季:从此不需再换季的收纳法
把无论当季或遇季的衣服都整理成随时可用的状态,从此不再有任何调换抽屉顺序等的动作。
诀窍就是不要把衣服做太细的分类,而是把衣服按「偏棉质」「偏羊毛」等质料大致分类后,放进抽屉就好。按夏衣、冬衣、春衣等这种季节的分类,或是按上班、休假用这种用途的分类,都很容易变得模棱两可,所以应该尽量避免。
推荐能够轻松取出物品的抽屉型收纳。
因为被收到衣榧深处的衣服,隔了半年之后再被拿出来时,总是看起来郁闷、衰弱。所以,要记得偶尔让它们接触空气与阳光,拿出来观赏和触摸,对它们说声:「下一季也拜托你们了!」我认为,像这样一有机会时就与衣服沟通,它们也会神采奕奕、延年益寿,人与衣服间的心动关系也能更为持久。
人有情物也有情,任何我们东西,都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8月5日读书:
今天来读 书的整理法:
首先把所有的书排在地上,一一触摸
大致按类型分类后再放在地上。书籍大致可分四类:一般书籍(通俗读物),实用书(参考书、食谱等) ,观赏用(写真集等),杂志
根据基准「触摸到时是否感到心动」来判断去留。这个动作是只要触摸就好,绝对不要阅读里面的内容。
还没看的书:觉得总有一天会读,「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谈到没办法丢书的原因,荣登第一名的就是「说不定还会再看」。 那么,请数一数过去你曾经重读的爱书究竟有多少本?
在此,让我们试着做一件事,那就是「思考这本书真正肩负的任务」。原本书指的是在纸上印有文字,然后装订起来的东西。让人阅读上面的文字,获得资讯,是书原本的任务。书的意义在于写在书上的资讯,而「书架上有书」这件事本身毫无意义。
换言之,我们读书,是在追求阅读的经验。 对于那些读了一半的书,请相信,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只需要留下拿在手里会真的令你感到心动,光是看到它摆在架上就会觉得「有这本书在这真幸福!」的书就好。 如果你拿在手上时不觉得心动,请不要犹豫,马上丢掉。
光是「我觉得」好却没有看的书,请绝对要丢掉。
唯有把书丢了之后,才会明白自己对这项学问的热忱。如果丢了之后什么都没有改变,那就到此为止吧!如果是丢了之后还会想再买的书,下次再买来读就好。
应该留下来的书:
首先是绝不可能丢弃、毫不犹豫就能断言「我好心动!」的书。
接着是第二让人心动的书。这类书会随著年纪汰换,但是现在让你绝对想要放在手边的书。
如果有那种书只是部分喜欢,可以
实行「减少书籍体积整理法」,将其中比较好的摘录出来。做成自己的原创辑录。手边不存放过多的资讯时,对资讯的敏感度反而会提高。也就是说,会更容易发现对自己而言必要的资讯。
时效是书籍最重要的元素,与它相遇时就是该读它的「时机」。为了不错过这一个瞬间,建议不要在手边囤积过多书籍。
祝大家读书愉快。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8月6日读书:
关于文件的整理:
从结论上来说,整理文件的基本原则就是「全部丢掉」。
除了「现在正在使用」「近期内都会需要」「需要一直保管」的文件之外,不符合这三项条件的就全部丢掉吧!顺带一提,这里所说的「文件」,不包含以前收到的情书或日记等。一旦碰到这些「纪念品类」的东西,文件整理的速度就会骤降,这是显而易见的结果。
因此,首先只需集中在与心动完全无关的文件,一口气整理起来。朋友或情人寄来的信件则视为「纪念品」来处理,请先不要整理。
在一口气整理完这些与心动无关的文件后,剩下的文件该怎麼办呢?
我的文件整理法非常单纯,只分为两大类。不是保存,就是待办。文件基本上是全部丢掉,但硬是要留在手边的话,就按这两项来分类。
首先是待办。顾名思义,这类文件是自己必须处理的文件。譬如必须回复的信件、预计提交的报告、打算阅读的报纸等,都属于这个类别。不妨做一个用来装这类文件的「待办专区」吧!重点是这个专区只能有一个,而且绝对不能分散各处,用一个可以把文件直立放入的直立型收纳盒来当待办区。把待办文件全都放进这个盒子里,不需分类。
至于保存的文件,则按使用频率再分成两类。但不做复杂的分类,一种是使用频率低的文件,换句话说就是契约相关文件,除此之外就是使用频率高的文件。
契约相关文件单纯就是指保单、保证书或租赁契约等。用最普通的L型资料夹收在一起就好。
最后就是使用频率高的保存文件,换句话说就是非契约类、但仍保管起来的文件。譬如杂志剪报 、 研讨会的摘要等,自己会时常想要拿出来看的文件,就归入这一类。因为这一类文件若无法整理成像书籍一样容易阅读,就会失去保存的意义,所以适含用资料簿来收纳。
总结来说,文件分为待办、保存(契约书)、保存(契约书之外)三种。重点就在于,每一类都要分别用一个盒子或资料夹统一收纳,而刻意不按文件的内容来分类。换言之,可以使用的盒子或资料夹最多只有三个。
千万不可以忘记的是,这个待办的收纳盒基本上是以「清空为前提」。
换句话说,请你了解,若待办收纳盒里还留有东西,就意味著你的人生中还有尚未完成的待办事项。请以维持空盒状态为目标。话虽如此,我自己家里的待办收纳盒也不曾清空啊……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8月7日读书:
今天我们接着整理文件。关于比较麻烦的文件:
1.研讨会资料
参加讲座前,请先有心理准备,在研讨会上发的资料全部都要丢掉。如果丢掉之后觉得可惜,再去参加一次同样的讲座就好。还有一点,要马上付诸行动。
反过来说,我认为人们就是因为手边随时都有资料,所以才不付诸行动。
2.信用卡消费明细
用完就丢掉。
3.电器产品等的保证书
我也会请我的客户把说明书类的东西都丢掉(无论是数位相机或电脑),大家一致反应「完全不造成困扰」。就算发生什麼问题,大家都会自己设法修理,最后通常也都修得好,束手无策时只要去问当初购买的店家或上网查询,都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大可放心。
回到保证书的话题,我最推荐的管理法,就是不分类、全部一起收进普通的L型资料夹里。
4.贺年卡
当你收到的瞬间它已经完成它的任务,可以扔掉。
5.已经用完的存折
6.薪资明细表薪资明细的任务,就是用来通知你:「这个月公司付给你这麼多钱喔!」收到之后,确认完内容的瞬间,任务就已结束。
感悟:每件东西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价值。而书中所持的观点就是当物品完成它的任务,我们要及时的处理掉,保持家居的整洁。这何尝不是为自己的人生减轻负担。让过去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8月8日读书:
小东西类:
只留下「心动的」,而不是留下「可能会用到的」
将小东西类大致分类后,基本整理顺序如下:
• CD.DVD类
•保养品
•化妆品
•饰品
•贵重物品(印章、存折、卡片类)
•机械类(数位相机、电源线等「有电器味道的物品」)
•生活用具(文具、缝纫工具等)
•生活用品(药品、洗衣粉、面纸等消耗品)
•厨房用品、食品
此外,有关个人嗜好的东西,譬如雪具或茶具等,也请另外归成一类一起整理。之所以按照这个顺序,是因为在家庭中,从比较个人的物品且比较明确的类别开始整理,会比轻松。因此独居的人就不必介意顺序,只要将每一类分开整理即可。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被过多「不知道为什么拥有的小东西」所包围。所以首先请先认识、掌握目前所拥有的「不知道为什麼有的东西」,然后彻底执行只「留下心动物品」的原则。
零钱:赶快拯救四散的零钱吧!
今后请以「看到零钱,就放进钱包!」为口号,把家中正在哭泣的「莫名零钱」都拯救出来吧!
种种小东西:莫名其妙的东西,全部退散!
礼物类:送礼物,与其说送的是礼物本身,更重要的是传递心意。
因此,对这些礼物说声「谢谢你让我在收到的那一刻感到心动」后,就可以丢掉了,当然喜欢的就不必扔了。
购买手机时的整组包装盒,用途不详的电线,
衣服的备用钮扣
电器产品的外盒
坏掉的电视或收音机
「永远不会来的客人」专用棉被
留作旅行时用的化妆品试用包
因赶流行而购买,但束之高阁的健康产品
因为免费而不知不觉就收下的赠品
不心动的统统扔掉。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8月9日读书:
关于纪念品:
纪念品,顾名思 义,就是充满了许多纪念、回忆,「过去曾经心动的物品」。所以丢掉这些东西时, 似乎就觉得连重要的回忆也都将遗忘。
不管「过去」多么闪耀辉煌,人都无法活在「过去」, 所以我认为当下的心动才是更重要的事。
「重新检视每一样东西才发现,我真的好认真地活在过去每一个当下啊!在我对 它们说『谢谢你们当初让我如此心动』后,把东西丢掉的瞬间,我才第一次觉得终于能与自己的过去面对面了。」
没错。透过用手触摸带着回忆的物品,才能与过去面对面。若是一直放在衣柜抽 屉或纸箱里,不管过了多久,都还是会被过去的回忆所牵制,而这些东西或许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现在的「包袱」。
所谓的整理,就是整理每一个过去。整理纪念品,也可说是为了人生重新出发、 踏出下一步的「节庆整理的总结算」。
关于照片:
比起收藏回忆,不如爱惜现在的自己。
最后整理照片,把所有的照片放在一起开始整理。
把照片放在最后整理,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在尚未培养「触摸后感觉心动与否」的判断力的阶段,一旦开始整理照片,就会停不下来,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在你经历了衣服è书籍è文件è小东西è纪念品这个「正确的整理」顺序后,就不担心了。因为你应该已经能够正确做到「心动判断法」甚至连你自己都吓一跳。
所以最好一张一张仔细检视。然后你就能亲身体会到,心动的照片与不心动的照片竟是如此泾渭分明,连自己都惊讶不已。
真正重要的照片,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旅行时拍下的、那种看不出来是在哪里拍摄、「心动度零」的风景照,请全部丢掉吧!
照片如果在拍下瞬间能让人感到兴奋,那就有意义,很多列印出来的照片,本身的任务早已结束。
有人会说「留下照片可做为晚年的乐趣」,然后就把大量未整理的照片直接收在纸箱里。我敢断言,那一天绝对不会来临。
与小孩有关的纪念品,也应该扔掉。
我相信,空间的使用不该是为了过去的自己,而应该是为了将来的自己。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8月10日读书:
拥有的东西会持续减少到刚刚好
按「物品类别」,以「正确的顺序」,只留下「心动的东西」。
这件事,要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彻底」完成。
首先所有物的数量应该会锐减,然后最重要的是,应该能够体验到一种过去未曾感受过的爽快感觉,并建立起对今后人生的自信。
当开始整理,东西持续减少后,发觉属于自己适切数量的那一刻就会来临。
我称这一刻为「适切数量的转折点」。不可思议的是,一旦通过这个转折点,往后东西就绝对不会再增加,因此也绝对不会再次变乱。
经过整理、物品减量之后,自己在生活中重视的是什么,还有价值观,都会变得一目了然。并非是要一味地追求物品减量、有效收纳,而是要去尝试用心动的感觉选择物品,并学习用自己的基准享受生活。我认为这就是整理的奥义。
相信心动的感觉,人生将会有戏剧性的变化
人要被什么样的环境所环绕才会觉得幸福,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决定。拥有、选择物品这个行为,是极为私人的行为。
如果不想再次变乱,就应该学习由你自己订定基准的整理法。
正因为如此,对于每一样物品,都认真面对「自己的感受」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关键。
霸占着大量的东西不丢,并不代表就是爱惜物品。而且恰恰相反,透过减量到自己能够确实掌握、面对的程度,物品与你的关系才会充满生命力。
是否觉得心动?请相信你扪心自问时的感情。
相信这份情感然后行动,许多事物就会开始串联在一起,人生就会产生戏剧性的变化,甚至真的令人无法置信。
就像是人生被施了魔法一般。
我相信,整理是让人生怦然心动最棒的魔法。
第三章到这里就读完了,今天按书里的方法整理了一下房间,觉得心里都敞亮多了,继续努力。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8月11日读书:
今天开始读第四章:让人生闪闪发亮的心动收纳课
首先,决定家中所有物品的定位。
只要决定了所有东西的定位,就算回到家已经筋疲力尽,也能不假思索地把房间整理好,每天就能拥有更多开心生活的时间。
决定物品定位时的重点就是:「毫无遗漏地决定」所有物品的定位。
为什么所有的物品都应该决定定位,那是因为若有任何一个东西流离失所时,房间变乱的可能性就增加。
其实,这才是所谓收纳的本质。如果忽视这项本质.就投入充斥于街头巷尾的收纳技巧,最后等待着你的,将会是让人完全笑不出来的结果,那就是顺利创造出一个塞满大量毫不心动物品的小仓库。
无论怎么整理都还是会又变乱的重大原因,就在于一开始没有明确决定物品的定位。反过来说,只要决定了所有物品的定位,用完之后只要放回原位,就能够维持房子整理过后的整齐模样。
当你变得能够正确地选择物品时,不知为何所留下的量就会恰好可以收进你现在你住的房子、你现在所拥存的收纳空间,这才是「整理魔法」。
所以,总之先完成「丢东西」这个动作。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决定物品定位就很简单,因为所有物的数量已经减至原本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了。如果都不丢东西,光是在想如何收纳,一心想靠收纳绝招,势必会陷入怎么整理也整理不好的「再次变乱地狱」。
比收纳更重要的是先完成丢东西这个环节,弄清事情的主次,我们行动起来会更加事半功倍。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8月12日读书:
收纳要「简化至极限为止」
我在这些经验之后所以到的结论就是,收纳最好简化到极限为止。不需要用脑思考、绞尽脑汁。感到犹豫时,就问问房子和物品。
话说回来,诚如各位所知,房间会乱七八糟,最大原因就是东西大多,变多的原因通常都是因为没有拿捏住自己所持物品的数量。而无法掌握所待物品的数量,就是收纳太过复杂所致。换言之,能否防止东西变多,可说就取决于如何简化。
把收纳简化到极限为止,达到能够掌握自己所持物品的状态,这就是能够让房间一直维持在整理完毕的收纳秘诀。
不要分散「收纳场所」
原则就是同一类的东西收纳在同一个地方,不要分散,仅此而已。
一个人住,就直接按物品的属性将物品集中收纳到一个地方
如果和家人同住,首先要先明确地划分出每位家人的收纳空间,而且绝对不能遗漏这个步骤。
尽可能一个人使用一个区域。换句话说就是一点集中收纳法。因为,如果到处都有自己的区域,那才是真的会转眼间就乱成一团。按所有人类别把东西集中在一处的作法,在完美维持已收纳状态上,发挥了出色的效果。
不必理会「动线」与「使用频率」
本来环境之所以会乱七八糟,就是因为「无法物归原处」。换句话说,比起收纳时的麻烦,更必须思考如何减少收纳时的麻烦。
使用时,因为有明确的目的,所以除非「拿取的麻烦」真的很夸张,否则通常不太会造成困扰。之所以乱成一团,通常不是因为「收拾的麻烦」,就是因为不知道「收纳的场所」。
如果这里出错了,就等于是自己制造出一个容易变得乱七八糟的机制。所以我极力推荐像我一样怕麻烦的人,最好采取「一点集中收纳法」。
使用时,因为有明确的目的,所以除非「拿取的麻烦」真的很夸张,否则通常不太会造成困扰。之所以乱成一团,通常不是因为「收拾的麻烦」,就是因为不知道「收纳的场所」。
如果这里出错了,就等于是自己制造出一个容易变得乱七八糟的机制。所以我极力推荐像我一样怕麻烦的人,最好采取「一点集中收纳法」。
让物品在它该在的位置,每件物品各得其所。整理会变得一劳永逸和简简单单。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8月13日读书:
不堆叠,「直立收纳」才是王道
若说到我在收纳方法上唯一的讲究,那就是不论如何都要把东西立起来。衣服折好后,直立放入抽屉中收纳;裤袜也一样,卷起来后直立收纳;抽屉里的文具也一样,订书机的盒子、尺、橡皮擦也都立起来。
把东西直立起来,是为了避免堆叠,理由有二。首先,因为堆叠可以无止尽地使用空间。能够无止尽地把东西往上堆,就意味着即使东西无止尽地增加,你也不会发现。如果采直立收纳,东西一增加就会使用到收纳空间,总有一天会面临极限,如此一来就会发现:「啊!东西增加了啊!」
另外一个理由则是,被堆在下面的东西会很难受。把东西堆叠在上面,意味着下面的东西理所当然地会被压扁。就好像我们长时间拿着很重的行李时会感到吃不消一样,物品一直处于上面有东西压着的状态时,就会逐渐衰弱。
于是,下面的东西就愈来愈没有存在感。不知不觉中,你甚至会忘记自己拥有这样东西。实际上,衣服堆叠收纳时,愈是下面的衣服,拿起来穿的频率就会愈来愈低。在整理衣服时,有些衣服让你觉得「买的时候明明很喜欢,为什么不让人心动了呢……」,往往是因为长期被收纳在一大堆衣服底下的缘故。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文件。堆叠文件时,下面的文件就顿时失去了存在感。于是很容易一不留神就忘了处理被压在下面的文件,或是不知不觉地往后拖延。
因此,能够直立的东西,就立起来收纳。
直立收纳可以应用到所有场所的收纳,容易乱成一团的冰箱也一样
-
小蜗牛加油呀小蜗牛加油呀
8月14日读书:
没有必要使用「市售的收纳商品」
因为只靠家里现有的东西,就一定能够解决。
最常使用的收纳圣品,就是空的鞋盒。虽然我尝试遇各式各样的收纳商品,但说到免费就能取得的万用收纳道具,真的无人能出其右。
鞋盒有无限的运用方法,最常见的就是用来装丝袜或袜子,当作抽屉里的隔板。在浴室,鞋盒也很适合用来收纳洗发精类的库存或洗衣精类等生活用品。在厨房,则可当作食品库存的隔板,或是用来装垃圾袋或抹布的库存。此外,把蛋糕型或塔类糕点的模型等不常使用的烘焙用具,全都集中放鞋盒里,再收纳到橱柜上层,虽然很单纯,但也是颇受好评的收纳法。
鞋盒的盖子很浅,所以可以当作托盘来用。放在厨房瓦斯炉下方橱柜,再放上油或酒等调味料,就能避免弄脏底板,也比起市售的防污垫来得不易滑动,更新的时候也轻松许多。会把汤勺或锅铲放进抽屉里的人,也可以试着把它铺在抽屉里。
当然除了鞋盒之外,还有很多能活用于收纳的东西。出现率较高的包括印制名片时附赠的塑胶名片盒、苹果电脑随身音乐播放器的透明收纳盒等。苹果公司商品的外盒多半大小刚好、款式漂亮,如果你家有的话,我大力推荐可拿来做抽屉里的隔板,这些盒子最适合用来收纳文具。用多余的保鲜盒来收纳厨房里的小东西,也是非常常见的做法。
总之,只要是四方型盒状的容器都行。在整理途中如果看到适合用来收纳的盒子,就请先集中在一处,保存至全部整理完一遍的时候。不过整理完毕后,不要因为 「以后或许有一天会用到」就把空盒留下,要干脆地丢掉。此外,虽然同是空箱,但纸箱或装电器的箱子等,因为太大无法做为隔板,做为收纳用具时无论便利性或外观都不太出色,所以也请丢掉。
而以圆型或心塑等形状特殊的盒子当作隔板时,也很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不过若你对食子本身感到心动,就又另当别论。
如上所述,只要能够活用家中既有的东西,很不可思议地,每次都必定完美地完成收纳的任务,根本不需要购买新的收纳用品。市面上有各式可爱的商品,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迅速地整理完毕。与其在整理途中去买临时应急的收纳商品,倒不如在整理结束后,再慢慢地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款式。
学会用家里原有的东西来进行收纳吧。经济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