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学习计划】国容—第十期打卡
又是新一期的打卡计划,9月总体来说执行力还行,这月继续努力啊!专业课比较枯燥,虽然有按时听课,但很多计算题还真不是听一次就会的。
中级会计实务:基础班102讲+习题24讲+强化班79讲 9月 听完61讲 10月 讲
中级经济法:基础班83讲+习题17讲+强化班71讲
中级财务管理:基础班71讲+习题班15讲+强化班71讲
粗略算了下‘按517讲算,每天听2小时,每周最少5次,也得需要26周,得7个月,虽然功夫很长,但只要坚持,应该还可以的。
第一周:10月1日----10月7日
1、5:00起床,快走跑步半小时,读书半小时;
2、晚上每天两小时听课件
总结:坚持听课6天
第二周:10月8日---10月14日
1、5:00起床,快走跑步半小时,读书半小时;
2、晚上每天两小时听课件
总结:9日回妈妈家没听课,12、13没有听课,不知道为什么有时网络不行呢
第三周:10月15日---10月21日
1、5:00起床,快走跑步半小时,读书半小时;
2、晚上每天两小时听课件
总结:16日丫头回家,一起洗衣服,然后她万电脑我看书没有听课,
第四周:10月22日——10月31日
1、5:00起床,快走跑步半小时,读书半小时;
2、晚上每天两小时听课件
总结:一直到27日坚持的还不错,下个月的打卡计划也做好了,想着这周看完实务,可以提前预习一下经济法。就在27日晚上刚听完实务最后一个课件时突然收到姐姐打来的电话,说妈妈情况不好让我赶紧过去。看来计划还是要尽量提前干赶啊,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呢
备注:打不开的视频
10.1 1108

10月5日
1401 收入 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提供劳务收入的、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及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条件;2、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售折让及销售退回的处理对比;3、代销方式、预收款方式、分期收款方式、附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方式、售后回购方式及以旧换新方式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关键指标计算;4、跨年度劳务收入的主营业务收入及主营业务成本的计算;5、无法可靠估计相关要素时劳务收入的确认方法;6、特殊劳务收入的确认;7、同事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处理;8、不列入合同成本的费用的确认;9、建造合同收入在完工百分比法下各项收入支出指标的计算
1402 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必须同时满足5个条件:
1、将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不保留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及有效控制;
3、收入金额能可靠计量;
4、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发生的成本能可靠计量。
我还想着明年五六月呢。今年就是没准备好
再努力呗
10月6日 1403 销售收入的计量: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与销售退回
我也打算明年考中级,大家一起努力吧![[加油]](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11.gif)
10月7日
1404 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能预计退货概率(估计准确;估计大于实际;估计小于实 际)、不能预计退货概率(等退货期满确认收入)
特殊销售业务:代销方式(非包销视同买断、收到手续费)、预收款方式、分期收款方式、售后回购、售后回租、销售房地产、以旧换新
10月7日
1405 提供劳务收入的会计处理
一般劳务:当年开工当年完成,视同商品销售;跨年度的,若能够可靠估计四要素(收入金额能可靠计量;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劳务完工程度能可靠计量;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可靠计量)则按完工百分比法,
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以实耗成本为限按能收回的价款做收入;按实耗的劳务成本做支出,二者差额做当期损失。
同时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交易:能区分且能单独计量的,分别核算;不能区分或能区分但不能单独计量的,按销售商品计算;
特殊劳务收入:
1、安装费收入:能与商品分开的,在年度终了时按完工程度确认;如果是商品销售收入的一部分,与商品销售同时确认;
2、宣传媒介的佣金收入在广告公布时确认,广告制佣金作按完工程度确认;
3、订制软件: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确认;
4、含在商品售价内的服务费收入:商品销售时按售价扣除服务费的余额确认收入,服务费递延至提供劳务期间;
5、艺术表演、招待会和其他:活动发生时;
6、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收入:一次性的在收款时确认;分期服务的,先计入递延收益,提取服务时分期确认;
7、特许权费:提供后续服务的在提供服务时分期确认;提供设备有形资产的在资产所有权转移时确认;
8、长期收费:重复长期劳务费在活动发生时
10月8日 1406
10月10日
1501 政府补助
1601 所得税
所得税会计概念、纳税影响会计法(当会计与税务产生收入支出上的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会计口径的利润认定所得税费用,以税务口径的利润认定应交所得税,二者之差通过待摊、预提来调整,其中待摊费用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预提费用使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10月10日
1602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确定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准则确定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1、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追加应税所得,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冲减应税所得;
3、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匹配递延所得税资产,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列借方,转回可抵扣时列贷方;
4、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本期发生额=当期可抵扣差异的变动额*所得税率
5、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该时点可抵扣的差异*所得税率
6、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7、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调减应税所得,转回应纳税差异会追加应税所得;
8、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匹配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新增应纳税列贷方,转回应纳税差异列借方;
9、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当期应纳税差异的变动额*所得税率
10、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该时点应纳税差异)所得税率
11、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2、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0月10日
1603 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新增/暂时性差异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的原因:折旧方法不同、折旧年限不同;计提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异的原因:1、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入无形资产;税法规定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追记50%;2、无形资产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产生于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会计准则规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税法要求10年内摊销,不承认减值准备的提取。
金融资产短线投资:初始成本相同,公允价值税法不认;
其他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模式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计税基础的确定同交易性金融资产。
10月11日
1604 常见负债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分析
1、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此类预计负债通常在支付时允许扣税,计税基础一般为0;(a、因产品质量保证和违约金认定的预计负债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b、因罚没支出和担保义务认定的预计负债属于永久性差异)
2、预收账款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分析:(a、账面价值与会计的收入确认时间均为发出商品时,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即会计上未确认收入,计税时也不计入应纳税额,该部分经济利益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与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b、若税法确认收入的时间在收预收账款时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为0,即因其产生时已经计算交纳所得税,未来期间可全额税前扣除,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健去在未来期间可全额税前扣除的金额,即计税基础为0.)
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为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不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按税法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形成暂时性差异);
2、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企业发生的亏损,税法允许在5年内以税前利润弥补,此差异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有关资产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商誉与技术基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影响)
4、商誉只有在计提减值准备时认定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其余差异不考虑;
5、长期股权投资除减值准备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其余按永久性差异;
6、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a、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或对前期差错更正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c、同时包含负债及权益成分的金融工具(可转债)在初始确认时计入所有者权益。
10月11日
1605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既有永久性差异又有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
1、永久性差异:会计认定收入税务不认定,如国债利息收入
2、税务认定费用会计不认,如企业研发费用的追扣;
3、会计认定为费用税法不认,如超标的业务招待费、罚没支出、超过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利息费、超标的公益性捐赠和非公益性捐赠
4、税务认定收入会计不认
永久性差异对应的资产或负债其账面价值通常与计税基础一致。如因罚没支出形成的其他应付款
10月12日出差,晚上没法上网,没听课!
10月13日加班,没听课!
10月14日
1701 外币折算
1702 外币报表的折算 ,听着听着没声音了,自己看书吧![[衰]](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17.gif)
10月15日
1801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和披露内容。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区分
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
追溯调整法与未来使用法的使用条件
会计估计变更的报表披露内容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
变更条件:法律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会计政策的变更可以是会计信息变得更相关更可靠。
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当期发生与以前有本质区别的全新业务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初次发生的业务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同一业务前后所用会计政策不一致,但这一业务不是重要的,按重要性原则,可以不视为会计政策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