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篇——对于近期几件财经大事的个人解读
1.关于养老金入市:
养老金为何要入市炒股?谁都知道股市是高风险的地方,而养老金可是老百姓的救命钱,许赚不许赔的,致使它甘于冒险的根本原因在于养老金入不敷出的现实,它必须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而它选择了炒股,那就意味着这个风险是可以承受的,换句话说,养老金入市之后的股市应该是有利可图的。
本次养老金入市选择了多达21家机构替它操盘,意在分散风险,同时也给这些入选机构带来了竞争,相信养老金对他们是有考核指标和评比的。对于股市的影响就是将资金化大为小,潜移默化的进入到市场当中,甚至是分散到不同的股票品种上,可能就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完成了投资布局。所以我认为养老金入市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节点,这并不重要,我们只需要明白一点,养老金能赚不能赔的特性给前途未卜的A股带来了切实的希望。
2.关于美元加息:应该说这次加息并无意外可言,对A股直接的影响也十分有限,而我们需要关注的也是汇率的走势变化。美元加息带动美元进一步走强,未来本币贬值的压力会增大,而在美国本土美元利率的上升必然导致投资成本的提高,而随着A股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本币贬值会增大国内股市的吸引力,只要具有足够的获利空间。深层次来看,汇率下跌可以有效改善出口,从而进一步提振生产,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我只能说二八行情下你这个标准准确率会很低,基本都是该买的时候你去卖,该卖的时候你又买了
不要太急于操作,还是先把基础搞清楚了为好,比如深入研究下每只基跟哪个指数相关度更高?它的投资重点在哪里?费率和赎回时间是否适合频繁操作?它的波动幅度究竟有多大?这些问题都搞明白了再去制定操作计划那才算是有的放矢呢
想要提高操作的准确率就是要做好事前工作,而不必非要贸然尝试之后再去吸取教训
嗯,目前只是留意相关信息最好防范措施
我一般很少轻易下一个定论的,总是要经过反复思考论证之后再提出来,这也是我保证操作成功率的致胜法宝,太过草率的决定往往是经不起推敲的
之前3200多点5-6个点收益不赎回放着再跌破4个点,一下子没了,不如赎回再来新一轮
这两只考虑定投,波段放资源吧
而你需要解决的恰恰是急躁冒进的问题,可以看出你是勤于思考的,这是好的一面,但还是很容易感觉到思虑不全想当然的成分还是大了点
先预警、眼下还算稳定
这跟3200买入没关系的呀,我服了
你可真够执着的,任我说出大天你还是坚守自己的原则,找不到讨论问题的感觉
好好我错啦,就讨论一下,哈哈
找机会专门聊聊长线投资补仓的问题
就是感觉到你好执着哦![[坏笑]](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21.gif)
容我理理思路![[鬼脸]](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2.gif)
今天定投扣款了哈
最近发现两个问题。 同样量化中小创为主的是否一只就够了,一死三只都跌4-5个点,品种分散点较好。之前看分享,止盈点的设置更精确细致一点才好(参考A股走势大环境)之前到手的收益眼睁睁吐了回去,当然放着长线没问题,翻红是迟早的,如果对比反复止盈再扣款和放着不动一直扣款,相同年限回报率差一倍的说法,要再细化止盈点,让定投更有纪律、效率更高
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实你是希望把所有的盈利都拿到手,就拿定投来说吧,我们将定投的魅力为什么在于长期投资跨越牛熊呢?就是不管涨跌坚持定期投资已达到拉平成本的目的,最终只要能在牛市收获大概率是获利不少的。所以提出定投要适当止盈的概念主要是考虑到很多人在长久见不到利润的前提下很难能有坚持的动力,但这本身只是权宜之计,实际上与定投的本意并不是那么的一致。所以我们并不提倡把止盈点设的过低,换句话说就是过于频繁的进行赎回操作,这其实难以保证定投过程的完整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一直有种感觉,就是你的短线思维过重的原因了,如果选择了定投或者长线投资就要以长远眼光来看待投资过程,而不要过于计较眼前一时半刻的盈亏,没有这个思想是做不好长期投资的,恐怕做来做去还是把长线或者定投全都做成短线了,这也与基金投资的本意相左了,事实上就是放弃了实现微笑曲线的机会。这么说吧,跌4、5个点的情况在大周期里面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做长线不跌个十几二十个点都不太具有加仓操作的价值,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