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房价,你是不是也有觉得无奈和彷徨的时刻(这和焦虑不一样)
最近我关注的公众号连续都推送了关于房价的文章,一个公众号是“好姑娘光芒万丈”熟悉豆瓣的应该都知道,写了一篇《房价之下,我不配为人》的推送文章,然后昨天咪蒙也发了一篇《曾经我们有诗和远方,现在我们只想买房》
北京房价连续17个月的上涨,让这些奋斗在京城的人们,不得不发出了如此迫切的呐喊。虽然我身在广州,房价在一线城市中还算朴实,听说广州的房价已逐渐被二线城市抛弃。但事实上,在广州中心城区的学位房,也已经到了5-6w的均价。
同样作为三线城市毕业留在一线城市打拼没有家庭支持的人来说,尤其作为一名女子,对一个稳定家的渴望,我毕业三年在郊区买第一套房,然后毕业第七年才置换到市区二手楼梯楼。对很多人说,这个位置的楼梯楼他们也许根本看不上眼,但这已经是我唯一预算下能做的最好性价比选择。
这两篇公众号文都有让我感同身受的文字:
“你问我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城市?因为我已为了它付出了自出生之后的二十多年。我无法离开它,因为我需要我的工作、已经积攒下的人脉、资源和所有未来的可能。所以我不得不和日日飙升的房价抗争,像这个城市里无数的年轻人一样。他们都没走,我也无法走。”
“一个年轻人背后站着一个家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们买房不是为了投资,只是为了安放一个家,可这个家,比什么都难”---摘自《房价之下,我不配为人》
黄小污说,虽然她已经拼了老命在省钱了,但是内心还是知道的,可能不管怎么拼,都买不起了。
她也看了知乎那个帖子,她说最有感触的就是有个叫Kiwi的网友说,“猛涨的房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一辈子买不起北京的房’,给我带来更大的焦虑和惶恐。
这种惶恐在于真实又可怕的事实:它让我怀疑我一切努力的意义。”
是的,如果以吐血的姿态去努力,还是买不起房,那我这么努力是为什么?
黄小污也说,她不是想毕业两三年就买房子。
她没那么着急。
但是,能不能让他们看到一点未来可以买房的希望?
--摘自《曾经我们有诗和远方,现在我们只想买房》
对的,在日益上涨的房价下面,在每天计算首付的下面,我也曾经陷入到那种无助和无奈的心情。觉得自己并不是不努力,却无论如何感觉在这个城市无法立足。没有后路,回不去的家乡,已经熟悉的周围一切都告诉我,想留下来我想留下来。所以才一年又一年的坚持着。前几年,我经常跑上楼顶,我望着周围繁华的夜色灯光,却心内悲伤,我问自己:能不能在这一片天空之下,给予我容身之地。想要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属于自己的家。
是的,我如此的幸运在这波涨势中,拿下了至少自己可以承受的房子,终于愿了自己的小小的梦。但是每次走着楼梯楼,看着楼梯窗户那黑黑的油污迹,总是多少让我有点意难平。所以只能期望下一个愿望,住上一个新一点的电梯小区。
-------------------------------------
我想说很多人买房,是为了孩子读书的那个户口,例如我。因为我们不想让孩子做留守儿童,希望在自己打拼地方能和家人一起,和孩子一起长大。所以这才是为什么家在我们心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吧。
很多人说,租房也开心,这个当然,因为我也租过6,7年的房子。但是始终我认为如果你有了孩子以后,就会不愿意经常带着孩子奔波,带着孩子搬家。希望给他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对吧。
退守二、三线也是一个选择,这个当然,因为我的家乡就是一个宜居的四线城市,我的亲弟弟、我的表弟小我足足十年,10、20万的首付就已经可以上车在一个市区环境不错的电梯小区中。他们选择了留守家乡,我很赞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坚持走下去吧~~~

没焦虑,因为没涨……
没有买房,在一线租房,照样活得很滋润。房子现在就是奢侈品,我买不起,只要头上有片瓦遮风挡雨,就满足了。毕竟我的家在农村,天生不能跟一线的原住民比。
心态放平了,也就没那么焦虑了。房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现代人就是对金钱物质太焦虑了。
看开了就好,不过我觉得你说的“现代人对金钱物质太焦虑”这句话有点片面,很多人是为了孩子能在身边读书有户口才逼着买房的。如果不是为了孩子,租房确实很舒服。毕竟我也租了6,7年
涨了1w一平方,又如何?我是为了孩子读书才逼的买房子
祝顺利哈~~
好吧,我想也不去想
我觉得是现代社会的攀比造成的,毕竟信息这么发达,你的邻居就有几套房子,你的同事买了兰博基尼,你朋友的孩子去了英国留学。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过上这种上流生活。而一般的人现在都在这种渲染的氛围里想要给自己给孩子最好的。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也要考虑天生的不平等已经各项指标都不达标的因素。安贫乐道已经被完全抛弃了,都在追求厚黑学追求经济。每个人都不甘于过平淡的生活,都野心勃勃地想要弄多少套房子,感觉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质发展。
无奈彷徨的时候已过,现在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大不了等老了做个山顶洞人,回归山林,草席裹身哈哈哈~~~![[开心]](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8.gif)
我2014年住的那个小区二手房不到4万,现在报价都12万,真尼玛…%&(#¥&%
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也有。不过我相信这是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人哈~~我想大部分依旧是和我一样靠着工资希望买个小房子,和孩子一起长大,在自己打拼的城市安定下来的人。
我11年买的第一套郊区房,说好12年交楼的,结果是13年才交,延迟了差不多一年。我和老公联合多个业主找了律师,按照合同打官司,开发商给每家赔了款(5w)还免了5年物业管理费,然后15年我就把这套毛坯房子卖掉了。。。有正规合同的话,看好楼房的延迟交楼条件,适当的时候维护自己利益哦。
那肯定是的
市里房价具体几万 不大清楚 市内几个区也不一样 差距不小 但有个现实的例子 之前我一个同事和她的朋友一起买房 我同事在我们家里买的 她朋友在市里买的 一年多过去 我同事的房 长了得有几十万吧 她那个小区 在我们县 是升值最快的了 她朋友的房 两年左右的时候 涨了400万 以前 我们这里也会有老人给子女在市里买房 现在肯定是买不起了 以前百万买房 现在百万首付 这话稍有夸张 但也反映了大部分事实
在这种洪流之中,人人都不可幸免地会思虑自己的出路。尤其是两级分化这么严重。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