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房价,你是不是也有觉得无奈和彷徨的时刻(这和焦虑不一样)
最近我关注的公众号连续都推送了关于房价的文章,一个公众号是“好姑娘光芒万丈”熟悉豆瓣的应该都知道,写了一篇《房价之下,我不配为人》的推送文章,然后昨天咪蒙也发了一篇《曾经我们有诗和远方,现在我们只想买房》
北京房价连续17个月的上涨,让这些奋斗在京城的人们,不得不发出了如此迫切的呐喊。虽然我身在广州,房价在一线城市中还算朴实,听说广州的房价已逐渐被二线城市抛弃。但事实上,在广州中心城区的学位房,也已经到了5-6w的均价。
同样作为三线城市毕业留在一线城市打拼没有家庭支持的人来说,尤其作为一名女子,对一个稳定家的渴望,我毕业三年在郊区买第一套房,然后毕业第七年才置换到市区二手楼梯楼。对很多人说,这个位置的楼梯楼他们也许根本看不上眼,但这已经是我唯一预算下能做的最好性价比选择。
这两篇公众号文都有让我感同身受的文字:
“你问我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城市?因为我已为了它付出了自出生之后的二十多年。我无法离开它,因为我需要我的工作、已经积攒下的人脉、资源和所有未来的可能。所以我不得不和日日飙升的房价抗争,像这个城市里无数的年轻人一样。他们都没走,我也无法走。”
“一个年轻人背后站着一个家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们买房不是为了投资,只是为了安放一个家,可这个家,比什么都难”---摘自《房价之下,我不配为人》
黄小污说,虽然她已经拼了老命在省钱了,但是内心还是知道的,可能不管怎么拼,都买不起了。
她也看了知乎那个帖子,她说最有感触的就是有个叫Kiwi的网友说,“猛涨的房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一辈子买不起北京的房’,给我带来更大的焦虑和惶恐。
这种惶恐在于真实又可怕的事实:它让我怀疑我一切努力的意义。”
是的,如果以吐血的姿态去努力,还是买不起房,那我这么努力是为什么?
黄小污也说,她不是想毕业两三年就买房子。
她没那么着急。
但是,能不能让他们看到一点未来可以买房的希望?
--摘自《曾经我们有诗和远方,现在我们只想买房》
对的,在日益上涨的房价下面,在每天计算首付的下面,我也曾经陷入到那种无助和无奈的心情。觉得自己并不是不努力,却无论如何感觉在这个城市无法立足。没有后路,回不去的家乡,已经熟悉的周围一切都告诉我,想留下来我想留下来。所以才一年又一年的坚持着。前几年,我经常跑上楼顶,我望着周围繁华的夜色灯光,却心内悲伤,我问自己:能不能在这一片天空之下,给予我容身之地。想要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属于自己的家。
是的,我如此的幸运在这波涨势中,拿下了至少自己可以承受的房子,终于愿了自己的小小的梦。但是每次走着楼梯楼,看着楼梯窗户那黑黑的油污迹,总是多少让我有点意难平。所以只能期望下一个愿望,住上一个新一点的电梯小区。
-------------------------------------
我想说很多人买房,是为了孩子读书的那个户口,例如我。因为我们不想让孩子做留守儿童,希望在自己打拼地方能和家人一起,和孩子一起长大。所以这才是为什么家在我们心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吧。
很多人说,租房也开心,这个当然,因为我也租过6,7年的房子。但是始终我认为如果你有了孩子以后,就会不愿意经常带着孩子奔波,带着孩子搬家。希望给他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对吧。
退守二、三线也是一个选择,这个当然,因为我的家乡就是一个宜居的四线城市,我的亲弟弟、我的表弟小我足足十年,10、20万的首付就已经可以上车在一个市区环境不错的电梯小区中。他们选择了留守家乡,我很赞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坚持走下去吧~~~

真是可怜。我之前看了一个段子,一对清华毕业的夫妻,想给孩子买学区房,却怎么也买不起,暗暗自卑自己的无能;然后别人一句话就点醒了他们:你们清华毕业的都买不起房子,还给孩子买什么学区房呀?
嗯,我家新房跟公婆在一个小区,娘家开车10分钟,周边设施都很齐全,生活上学养老休闲都解决了,很方便。
在二线,估计是经济实力偏弱,所以房价很稳,不高也不低,感觉现在生活反而没有了前几年的迷茫和焦躁。
这就是:生活越稳定,内心越平静吧
就那天放假有时间看房
看房之后才发现自己真的好穷啊!
对啊,本来看好的几个盘,开发商都在捂盘,坐等开盘,没想到等来了限购。本地的贷款也限制了,这等于是看贷不看房了?不知道后面什么走势
坐标广州,和楼主一样,年前特别焦虑,快三十,没啥钱,买不起房子,想逃离广州,后面想通了,安心工作存钱,提高能力
想通了就好了~~
时机太重要了!我去年犹豫来犹豫去!就是没买到房子~~嗯坚持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