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说说购买商铺入的坑和长的教训
【商铺一】
简介:2010年购买,64平,120万。2012年交房,扣除2年房租,实付102万。位于某装饰城内。本地开发商。目前年租金6万,市场不成熟。每年换房客,却也不是租不出去。
教训:
1、非商业综合体的商铺一定要买临街!临街!临街!专业性市场内的商铺有局限性,只能出租给从事这个行业的房客。临街的商铺适用范围更广。
2、开发商的市场运作能力很重要。这个开发商是本地的小开发商,几乎没有什么后期的市场营销和运作能力,导致该装饰城没有什么知名度,不瘟不火的。相比较我父母买的某地下商业街,因运作能力很强,营销活动与管理到位,商业街一下子就兴旺起来。房租自然水涨船高。
3、非临街的商铺最好出租给经常做生意的人。新做生意的店不够稳定。这个商铺每年都换租客,有点麻烦。
【商铺2】
简介:2015年与他人合资购买,500万多一点,180平。2018年交房,扣除这3年的返租,实付400万。一人一半。买房的初衷是当地要修建高铁,原计划是在火车站的基础上增加高铁站的。这个商铺位于火车站对面,当初看中高铁效应,所以买的这个商铺。
教训:
政策带动的商圈要慎之又慎。因为政策是不断在变化的,带来的红利说没有了。原来是在火车站基础上增加高铁店,现在又变成在原火车站南边修建新高铁站,并在高铁站周边形成交通运输枢纽。虽然这个商铺仍在高铁站的辐射圈内,但是高铁站带动影响力绝对不可同日而语了。
以上是我的经验总结贴。欢迎小伙伴们多多交流哈。

税费?不是买二手商铺的话,税费的确会比住宅高些,但也不是高得离谱。
有闲钱我还是比较喜欢购买商铺。
新铺,说的是变现的话,也就是以后需要钱了卖掉的时候要很高的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