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房子特别喜欢,特别有兴趣。最近咱们小她有个很好的话题,说说自己家庭目前的房产现状,我挨个都翻了翻,大概做了个统计。
我按照一线,二线,三线及其以下城市,分别列出了房产的数量和价值(我是有多闲哈哈,其实我最近很郁闷,工作上嗷嗷不顺,郁闷的例假都断了好几天,女人果真生气不得。。。)
大家可以看看:
一线:北上广深
1.上海1套,860w
2.北京2套,600w
3.北京4套,几千万
4.上海1套,200w
5.深圳1套,250w
二线:省会城市,直辖市等
1.广州郊区+县城3套,500w
2.成都4套,700w
3.苏州3套,460w
4.武汉1套,200w
5.合肥1套,120w
6.成都2套,165w
7.宁波1套,110w
8.厦门1套,450w
9.佛山2套,360w
10.宁波1套,93w
11.重庆1天津,200w
12.哈尔滨2套,235w
13.广东某地2套,300w
14.某省会3套,1100w
15.成都1套,150w
16.二线3套,390w
17.重庆2套,200w
18.江苏2套,305w
19.合肥1套,200w
20.二线省会,3套,200w
三线及其以下:
1.安徽芜湖4套,500w。
2.山东某地2套,90w
3.湖南某地2套,150w
4.湖北某地1套,44w
5.三线3套,295w
6.江苏三线2套,335w
7.江西4套,340w
8.东部沿海2套,270w
9.北方2套,300w
10.山东1套,20w
11.嘉兴1套,200w
12.山东1.5套,430w
13.县城3套,60w
14.徐州2套,240w
15,四川2套,140w
房子情况都不同,有的市中心,有的是郊区;有的是住宅,有的是公寓,有的是宅基地;有的是120平,有的是40平。所以看起来好像不那么清晰。
其实如果我们统一一个标准,市中心,100平左右,次新房,70年大产权。
那么我想价格区别就会很明显了:
一线城市,不会低于600w套
二线城市,在200w-600w之间居多
三线及其以下,很少很高于150w
折中简便计算价格,就是指数型倍数递增趋势:
普通:三线150w,二线300w,一线600w
带点学区概念:三线200w,二线600w,一线1200w
也就是一套一线的价钱,能买2-4套二线,4-8套三线。。。
我想未来,这个趋势会进一步增大。
或许会导致:很多城市一钱不值,而一些城市一房万贯。
之前我记得留言说,如果非要在当地投资房地产(三线),那就要买8套。。。有人不解,买那么多干嘛。。熬着吃吗。
呵呵,如果投资渠道唯有当地房地产,那么你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啊—
未来你手里的8套房,可能还不值北京一套房。。。
设想下:
你的孩子今后如何发展,依然在你呆着的8线小县城嘛?有能力的后代,还是会向往一线大城市的,放心,这是每个时代孩子们都会追求的事情:
繁华,公平,充满机会,充满诱惑,像个巨大豪华的钢铁森林一般的超大型城市。。。
到时候他也许会留在那,找一份工作,找一个爱人,准备结婚,准备买房。
那时候,你也许会发现,哦北京的房子,已经高到高不可攀的程度了(现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算得上高不可攀)。
你绝望的发现,你手里的5套房子,都卖了,首付好像还是凑不够。。
你只能劝你家娃,嗯你先租个房子吧。。。
1.我一直相信这句话:只有大城市,才有房地产。。
2.三线及其以下,买一套住着就得了,有多余的钱,去投资一线,最次也要是省会城市。
3.能落户的大城市,抓紧给孩子落户。好处还用说嘛。。。多为孩子打算总是没错的。
4.中国是个政策性投资国家,在中国想赚钱,要看懂国家,理解国家,追随国家,顺应潮流。。。
5.当你的资产增值速度比不上别人,那么其实你的财富就已经被稀释了,货币大放水,你的财富无形中就被人拿走了,购买力无形中减退。房地产是个很好的衡量工具,别说:我才不买房子,你可以看看你炒股的收益和买房的收益对比,不要看一年半年,看长期5年十年。
6.房子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积极响应号召,绝对不炒房,我的房子都是用来住的,还有给别人住的,简直活雷锋还有没有。
海外置业如何呢?
那是因为广州市中心的房子没人晒。
这个话题,曾经想写一篇的,借宝地就啰嗦两句啊。我和你的想法有点不一样,随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小,比如教育、医疗等,一线和二线的差距,甚至以后和三线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因为这是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大政方针相一致。一线房价的增速肯定会小于二线省会。从上海来看,实际上我所从事领域,去年的应届毕业生招来后,今年已有一部分相继离职去二线了,这些孩子基本都是985这样的高校毕业的,因为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房价逼走了他们,同样我估计其他领域也一样,这就意味着人才在向二线省会集聚,二线的核心竞争力在增强,他的整个发展水平也会逐步得到提高。差距总归会有上限的,超过了,自然就会🈶️新的平衡。
昨天开会,有两批去中西部调研的同志都说,现在武汉,云贵等地区的发展非常迅猛,城市日新月异,充满了活力,上海已经过了发展快速期,大的建设项目很少,更注重细节人文方面,上海的城市维护资金是千亿级的,和建设资金基本相当。当然他曾经也是和现在的中西部一样,建设资金大头,城维资金基本忽略不计。因此,我相信二三线尤其二线省会城市的房价会比较坚挺的。
广州很贵的。前段时间亲戚家哥哥刚在广州番禺那边买了房,卖家要全款不接受贷款,所以价格比较划算,但是谁家现金会有那么多呀,所以哥哥找各家亲戚借钱,一共凑了三百多万拿下那套房啦。
赞同
深圳的房子100w➕只能买10几平……值得吗?
高度认同,且已经转发,我认为我现在住的十八线镇,我连一套刚需都不想要,我家里东北小城明年2套新房,坦白说,放着吧,不喜欢,我就想给儿子能在一线买个房是最好的。
确实了,现在北上广深,并不是向以前那样受追捧了,个人比较看好武汉这样的省会城市。
为我们的省会城市打call!其实一辈子从毕业开始攒首付,还贷,再攒首付,再还贷的日子一点也不好!房子差不多有几套就够了!生活嘛,还要活着,有意思的活着。
当然,也羡慕一线有房的。可能我没奋斗精神吧。
我在三线,一套400万,一套200万。
为我去年果断在广州市区买了房点赞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