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流沙的读书笔记】读贾平凹的《活法》
响应小组的号召今天开始读书,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我选的书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集《活法》。给自己加油,一定要坚持21天的读书笔记。
1#. 7月16日,第一天读书笔记《关于女人》,4楼
2#. 7月17日,第二天读书笔记《说房子》,10楼
3#. 7月18日,第三天读书笔记《朋友》,14楼、15楼。
4#. 7月19日,第四天读书笔记《说家庭》,16楼
5#. 7月20日,第五天读书笔记《说舍得》,17楼。
6#. 7月21日,第六天读书笔记《名人》,18楼。
7#. 7月22日,第七天读书笔记《笑口常开》,19楼。
8#. 7月23日,第八天读书笔记《生活的一种》,20楼。
9#. 7月24日,第九天读书笔记《说奉承》,23、24楼。
10#. 7月25日,第十天读书笔记《说打扮》,26楼。
11#. 7月26日,第十一天读书笔记《说请客》,27楼。
12#. 7月27日,第十二天读书笔记《好读书》 ,34、35、36楼。
13#. 7月28日,第十三天读书笔记《美食家》,39、40楼。
14#. 7月29日,第十四天读书笔记《听来的故事》41.42.43楼。
15#. 7月30日,第十五天读书笔记《女人与陶瓶》48.49.50楼。
16# 7月31日,第十六天读书笔记《对月》51.52.53.54楼。
17# 8月1日,第十七天读书笔记《关于父子》55、56楼。
18# 8月2日,第十八天读书笔记《“文革”的故事》57楼。
19# 8月3日,第十九天读书笔记《四十岁说》58、59楼。
20# 8月4日,第二十天读书笔记《佛事》60.61.62.63.64.65.66.67楼。
21# 8月5日,第二十一天读书笔记《说孩子》68、69、70楼。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接上)
父子:一代一代的人是上帝在一次次重新排列了推倒世界上来的,如果认为那怎么现在比过去人多,也一定是仅仅将原有的人分劈开来,各占性格的一个侧面一个特点罢了,那么你曾经是我的父亲,我的儿子何尝又不会是你,父亲和儿子原本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明白了这一点多好呀,现时为人父的你还能再专制你的儿子吗?现时为人儿的你还能再怨恨现时你的父亲吗?还是这一世人民主、和平、仁爱地活着为好!
读后很有同感,也更加深刻理解了父亲与儿子的感情:儿子小时父亲是他的呵护神,儿子大时父亲是他的智囊和参谋;儿子小时是父亲的开心果,儿子大时是父亲的顶梁柱。父亲因为有了儿子,儿子因为有了父亲可使两人曲折的人生路程变得平坦,平坦的路程变得更加顺畅,父亲因此有了加力器,儿子有了航标灯。都说儿子是父亲的未来希望,其实也是父亲生命的延续。父亲因为有了儿子,而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没有了后顾之忧,儿子因为有了自己的父亲,对未来生活更加自信,高高扬起生活的风帆。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18# 8月2日读书笔记(第十八天):读贾平凹的活法——《“文革”的故事》
作家说,父亲去世已经十二年了,时常在梦中见到他,但醒起来让我数天难以安宁的是梦中父亲总是愁苦的脸。父亲原本是乐观的人,是文化大革命的运动,将父亲的命运和性格完全改变了,他受到了残酷的迫害,也曾企图自杀过,虽然他为了妻儿活了下来,后来又得到了平反,但从此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喝劣质酒,常常就醉了。父亲最后是患上癌症去世的,他的病与心情关系极大,当我从数百里外奔丧回去,看见了已经停在灵床上的他那愁苦的脸的模样,我的泪如雨一样落在地上,以至于地上湿了一片。我向妹妹询问父亲临终前的情景,妹妹说她先是看见父亲突然脸上无声的笑了一下,还以为父亲要说什么,近去看时人已经没气息了。
作家自从父亲去世后,总是梦见他父亲那张愁苦的脸,其实,他渴望着梦见父亲开心的样子。本文“文革”的故事,实则写在文革中作家父亲的故事,父亲的去世,以及去世后的怀念。实在感人至深,让我浮想联翩,突然想起了电影《归来》,也是一个文革的故事,一个美好的家庭支离破碎,后来当丈夫归来后,妻子已经不认识他了,却每天都坚持去车站接她的丈夫,丈夫曾努力的唤醒她的记忆,再次的从车站里走到妻子的面前,可是,妻子还是不认识他,于是,丈夫陪着妻子去接站,一直接到风烛残年,还是站在车站的出站口盼望。电影看着揪心的疼痛,也怪导演为何不安排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现实中哪有那般的圆满。文革中那些被迫害至死的人,哪个不是愁苦的脸呢,惟有祈祷,祈望他们在天堂充满欢乐。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19# 8月3日读书笔记(第十九天):读贾平凹的活法——《四十岁说》
一、作家实在是一种手艺人,文章写得好,就是活儿做得漂亮,窗外的空地上有织网套的,斜斜地背了木弓,一手拿木槌掸敲弓弦,在嗡嗡铮儿的音律里身子蛮有节奏地晃动,劳动既愉悦了别人,也愉悦了自己,事情就这么简单。如果说,作家职业是最易心灵自在,相反的,也最易导致做作——好作家和劣作家就这么分野了——目下的现实里,甚多的人热衷于讲“世界”,讲到很玄乎的程度,如同四个字的“深入生活”,原本简单普通的话,没生命拿什么去写呀,但偏偏说得最后谁也不知道深入生活为何物了。还是不要竭力去塑造自己的庄严形象,将一张脸面弄得很深沉,很沉重;人生若认做荒原上的一群羊,哲学家是上帝派下来的牧人,作家充其量是牧犬。二、文坛是热闹场,尤其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期,贾母在大观园里说过孙女们一个与一个都漂亮得分不清,在化妆品普遍被妇女青睐的今日,我们常常在街头惊叹美女如云。文学上的天才和小丑几乎无法分清,各种各样的创作和理论曾经撵得我们精疲力竭。忽然一想,许多的创作和理论,不是为着自己出头露面的欲望吗?它其实并没有自己大的志向,完整的体系,目的是各人在发表自己的文章而已。
三、“越是民族越是世界”的言论,关键在这个“民族的”是不是通往人类最后相通的境界去。令人困惑的是理论界和创作界总有极端的思潮涌起,若不是以中国传统(实际上很大程度并不是中国传统)的一套为标准,就是以西方的做规则,合者便好,不合者便孬,制造了许多过眼烟云的作品,又是混乱了许多的创作不知所措。或许也偏颇了,我倒认为对于西方文学的技巧,不必自卑地去仿制,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的技巧也各有千秋。通往人类贯通的一种思考一种意识的境界,法门万千,我们在我们某一个法门口,世界于我们是平和而博大,万事万物皆那么和谐又充溢着生命活力,我们就会灭绝所谓的绝对,等待思考的只是参照,只是尽力完满生命的需要。生命完满得愈好,通往大境界的法门之程愈短,如果是天才,有夙愿,必会修成正果,这就是大作家的产生。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接上。
四、张爱玲说过一句漂亮的话:人生是件华美的睡袍,里面长满虱子。人常常是尴尬的生存。我越来越在作品里使人物处于绝境,他们不免有些变态了,我认做不是一种灰色与消极,是对生存尴尬的反动、突破和超脱。走出激愤,多给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来,幽默由此而生。爱情的故事里,写男人的自卑,对女人的神驭,乃至感应世界的繁杂的意象,这合于我的心境。现在的文学,热衷于写西方气质的男子汉,赏观中国的戏曲,为什么有一个小生呢,小生的装扮、言语,又为什么是那样,这一切是怎样形成的呢?古老的中国的味道如何写出,中国人的感受怎样表达出来?恐怕不仅是看做纯粹的形式的既定,诚然也是中国思维下的形式,就是马尔克斯和那个川端先生,他们成功,直指大境界,追逐全世界的先进的趋向而浪花飞扬,河床却坚实地建凿在本民族的土地上。
感悟:本文是四十岁时的感悟,作为一位作家,他把自己称之为手艺人,他写出了四十岁的烦恼和无奈。四十岁,人生到了不惑之年,这时,孩子尚幼,父母身体还好,退却了青涩,远离了鲁莽和冲动,是成熟的季节,身强力壮,果实累累,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也是成就事业的时候。所以,我的四十岁过的充实,过得有意义。四十岁时,应该多一些从容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忍让少一些计较,多一些自强少一些哀怨。拾得起,放得下,才是做人之道。应活得真实。人活在当今时代并不难,难的是真实地活着,活出自己独特的个性风采。更要懂得珍惜,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知道感恩,感谢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的陪伴。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20# 8月4日读书笔记(第二十天):读贾平凹的活法——《佛事》
《佛事》是一篇缅怀三毛的文章。
一、 陌生人带来了三毛的遗物:先生从一个大塑料包里往外掏,掏出一顶太阳帽来,说这是三毛生前一直戴着的;掏出一条发带,红色的,极有弹性,再是掏出一件水手裙了。先生的声调沉下来,介绍这种裙子在台湾一般有些年纪的妇女是不大敢穿的,四十多岁的人了,敢穿的恐怕只有三毛了。三毛性情坦真,最不愿约束。报上发表的一张照片,是她在成都的街头,赤了脚坐在一家木板门面前,样子顽皮如小狗,三毛穿了这件水手裙走着,走着的是个性,走着潇洒。先生还在掏着,是一件棉织衫,一条棉织裤,全是白色的,上边似乎还残留着几点什么斑痕。“我没有带她的袜子。”先生说,三毛是以长筒丝袜悬颈的,袜子对于我们都太刺激了。最后掏出来的是一包三毛十多年来一直喜欢用的西班牙产的餐纸,一瓶在沙漠上护扶的香水,一包美国香烟,淡味型的,硬纸盒里仅剩五支了,明显地已经霉了。
二、接到三毛的来信:从头到脚的穿戴,吃的用的小品,完整的一个三毛,出现在面前了。我久久地目视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能说什么呢,物在人去,生命已不可复得。她的归宿是她选择的。她的选择应该是对的,潇洒而美丽,虽然对于读者是一种遗憾和痛惜。三毛将最后的一封信,于亡日后第十二天寄给了我,信上写着五月份她是要来西安的。那时候,看过信的人都感到遗憾,三毛果然不失言,她真的在五月的最后的日子来到了!我虽然见到的不是她的真人,但以她的性格,和我的性格,这种心灵的交流,是最好的会见方式。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接上)
三、三毛的墓地:鸣沙山,三毛真会为她选地方,多么神奇的山,全然净沙堆成,千人万人旅游登临,白天山里是矮小了。夜里四面的风又将山吹高吹大,那沙的流动呈一层薄雾,美丽如佛的灵光,且五音齐鸣,仙乐动听。更是那山的脚下,有清澄幽静月牙湖,没源头,也没口,千万年来日不能晒干,风也吹不走,相传在那里出过天马。鸣沙山,月牙湖,连同莫高窟构成了艺术最奇艳的风光,三毛要把自已的一半永远安住在那里,她懂得美的,她懂得佛。
四、美丽的灵魂:一生跑遍了世界,最后觉得最依恋的还是祖国的西北,鸣沙山可以重温到撒哈拉的故事,月牙湖可以浸润温柔的夜,喜欢音乐和绘画正好宜于在莫高窟。谁的一生活得如此美丽,死后又能选中这般地方浪漫?她是中国的作家,她的作品激动过海峡两岸无数的读者,她终于将自已的魂灵一半留在日月潭的台北,一半遗给有月牙湖的西北。月亮从东到西,从西到东,清纯之光照着一个美丽的灵魂。美丽的灵魂使从东到西从西到东的读者永远记着了一个叫三毛的作家。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接上)
五、 三毛的相册:三本相册,都是三毛生前的照片,有一张拍摄的是三毛的灵堂,一张是三毛周日的场面,先生几乎是噙着泪水详细给我讲了三毛最后走了的事情。他说,在三毛死后,她的母亲在医院整理遗物,发现病床枕边还放着我的一本书。老太大感谢为三毛住院和后事帮了大忙的一位医生。那本书就送作纪念了。陈先生却也带来了他送我的一件礼物。这就是三毛最后赠送给他的著作《红尘滚滚》。这何尝不又是三毛算中的旨意呢?永久的纪念品,够我一生来珍存了。
六、三毛的衣冠冢,敦煌的月牙湖鸣沙山。,三毛还需要一块什么碑子吗?月牙湖的月亮就是她的碑子,鸣沙山就是她的碑子。她来来往往永驻于读者的心里,长留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人世间有如此的大美,这就够了。三毛式的微笑,她微笑着告别了。我知道三毛的灵魂在启行了,脱离了躯体的灵魂是更自由的。它在台北,它在敦煌,它随着月亮的周返转往两地,它会是做了月里的嫦娥,仙人之眼夜夜注视着她的祖国。它又会是在那莫高窟里做一个佛的,一个不生不死元生无死的佛。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接上)
我的感悟:初读时不知为何作家把此文命题为《佛事》,再读过后方知其中深刻内涵。每个人在遇到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时,都是定数,一如三毛的经历及她与作家的渊源,听说,在写过此文之后,作家曾去鸣沙山祭奠过三毛,可惜,茫茫沙海寻不到三毛的衣冠冢,于是说如果在鸣沙山能遇到一个穿白衣白裙的女子,便是转世的三毛,然后,作家及随同人员真的看到了一个白衣女子,此时作家的心激动地跳跃着。当他把三毛的遗物香烟点燃时,呼唤她的名字后,香烟才点燃,仿佛一个人在拚命的吸烟,燃的很快。一切不知是有多少文学色彩,但作家确实没有白来,他终于圆了梦,看到了三毛。这就是《佛事》的魅力,它把一切感性和理性揉和进作品中,实则是作家心中的愿望。
一直很遗憾三毛的英年离世,她是我喜欢的女作家之一,愿天堂里她依然是惟美的,浪漫的,诗情的。现摘录一些三毛的经典语录: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接上)
1.锁上我的记忆,锁上我的忧伤,不再想你,怎么可能再想你,快乐是禁地,生死之后,找不到进去的钥匙 。
2.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地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去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
3.连死的勇气都有,何况活呢?
4.生命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啊.
5、如果我不喜欢,百万富翁我也不嫁 ,如果我喜欢,千万富翁也嫁。
6、三毛:今天回来,心已经碎了.
荷西:碎的心,可以用胶水把它黏起来.
三毛:黏过后,还是有缝的.
荷西把三毛的手拉向他的胸口,说:这边还有一颗,是黄金做的,把你那颗拿过来,我们交换一下吧.
7、人之所以悲伤, 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 而更无法面对的是有一日,青春, 就这样消逝过去。
8、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是否痛快活过。
9、不要去看那个伤口,它有一天会结疤的,疤痕不褪,可它不会再痛.
10、哀愁的人,给他们安慰,饥饿的人,给他们食物,而我所能做的,为什么总只是后者。
11、《梦里花落知多少》中的: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空白.
《万水千山走遍》中的:世上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泪结, 只有交给时间去解.
12、“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
13、轰轰烈烈的恋爱,舍命的读书!
14、学校可以滚,但书不可以不读!
15、毕竟,先走的是比较幸福的,留下来的,也并不是强者,可是,在这彻心的苦,切肤的疼痛里,我仍是要说——“为了爱的缘故,这永别的苦杯,还是让我来喝下吧!”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接上)
16、“我终于明白我的生命在爱我的人眼里是多么的重要……我的爱有多长,我的牵挂与不舍也就有多长。
17、我不能确定我见过飞碟,但我确实见过不明飞行物!
18、路是由足和各组成的。足表示路是用脚走出来的,各表示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路。
19、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20、风淡云轻,细水长流何止君子之交,爱情不也是如此,才叫落花流水,天上人间?
21、因为上帝恒久不变的大爱,我就能学着去爱这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22、雨中的日了总是湿的,不知是雨还是自己总在弄湿这个流光……
23、红尘十丈,茫茫的人海,竟还是自己的来处
24、流去的种种,化为一群一群蝴蝶,虽然早已明白了,世上的生命,大半朝生暮死,而蝴蝶也是朝生暮死
的东西,可是依然为着它的色彩目眩神迷,觉着生命所有的神秘与极美
25、我迎著朝野站在大海的面前,对自己说:如果时光不能倒流,就让这一切,随风而去吧.
26、等我长大了,我要做个拾破烂的……拾荒人眼底下的垃圾场是世界上最抚媚的花园。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这……”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接上)
27、在一个个漫漫长夜,思念象千万只蚂蚁一样啃噬着我的身体。
28、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能纵容自己的伤心失望;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深爱的人残忍一点,将对他们的爱的记忆搁置。
29、孩子真情流露的时候,好似总是背着你们,你们向我显明最深的爱的时候,也好似恰巧在文章里偷偷的写出来,什么时候我才肯明明白白的将这份真诚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向你们交代得清清楚楚呢。
30、要到你很老我也很老,两个人都走不动也扶不动了,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一齐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说:好吧!一齐去吧!
31、世间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地品味出它的和谐。
32、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33、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怨,可聚而不会散,才是最天长地久的一种好朋友。
34、一个朋友很好,两个朋友就多了一点,三个朋友就未免太多了。 知音,能有一个已经很好了,不必太多,如果实在没有,还有自己,好好对待自己,跟自己相处,也是一个朋友...
35、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的消失过去。 而人之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接上)
36、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
37、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38、不合意的东西,是应该舍弃的,不必留恋它们,哪怕只是一件,也不必把他留下来。
39、戏,这么演,叫戏,那么演,也叫戏,这一场下了,那一场上来,看戏的,是自己,上台的,也是自己。
你是自由的,你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路。他人喜不喜欢你走出来的路,不是你的事情,因为,毕竟,你没有强迫任何人。
40、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41、某些人的爱情,只是一种“当时的情绪”。如果对方错将这份情绪当做长远的爱情,是本身的幼稚。
42、当我们面对一个害怕的人,一桩恐惧的事,一份使人不安的心境时,唯一克服这些感觉的态度,便是去面对它,勇敢的去面对,而不是逃避,更不能将自己干脆关起来。 痛苦是因为你将自己弄得走投无路,你的心魔在告诉你——不要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它们是可怕的,将自己关起来,便安全了。这是最方便的一条路——逃,结果,你逃进了四面墙里去,你安全了吗?你的心在你的身体里,你又如何逃开你的心? 不要为怕而怕,不要再落入隔世的深渊,不要再幻想外面的世界可怖。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21# 8月5日读书笔记(第二十一天):读贾平凹的活法——《说孩子》
一、孩子都是自己的好: 和女人在一起,最好不要提说她的孩子——一个家庭组合十年,爱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里只是孩子,把鸡毛当令箭,不该激动的事激动,别人不夸自家夸。——全不顾你的厌烦和疲劳,没句号地要说下去。人的心是一辈一辈往下疼的,如摆砖溜儿,一块砖撞倒一块砖,不停地撞下去。我曾经问过许多人,你知道你娘的名字吗?回答是必然的。知道你奶的名字吗?一半人点头。知道你老奶奶的名字吗?几乎无人肯定。我就想,真可怜,人过四代,就不清楚根在何处,世上多少夫妇为“续香火”费了天大周折,实际上是毫无意义!
二、女人生孩子的方式:结婚生育,原本是极自然的事,瓜熟蒂落,草大结籽,现在把生儿育女看得不得了了,照仪器呀,吃保胎药呀,听音乐看画报胎教呀,提前去医院,羊水未破就呼天喊地,结果十个有九个难产,八个有七个产后无奶。十三年前我在乡下,隔壁的女人有三个孩子,又有了第四个,是从地里回来坐在灶前烧火,觉得要生了,孩子生在灶前麦草里。待到婴儿啼哭,四邻的老太太赶去,孩子已收拾了在炕上,饭也煮熟,那女人说:“这有啥?生娃像大便一样的嘛!”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接上)
三、社会普遍存在的对儿女的教育问题:有人以教孩子背唐诗为荣耀,但我从没见过小时能背十首唐诗的“神童”长大了有作为的人。有人省吃俭用地买钢琴呀,买绘画的颜料笔纸呀,用金钱加拳头要培养个音乐家和画家,结果只能培养出一大批挣全家钱的半通不通的“辅导”。如果人人都是撒切尔夫人,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个世界将是多么可怕!愈是这般强烈地要培养儿女的人,愈是这人活得平庸。他自己活得没有自信了,就寄托儿女。这行为应该是自私和残酷,是转嫁灾难。生命是不能承受之轻和之重的,教给了他做人的起码道德和奋斗的精神,有正规的学校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有社会的大学校传授人生的经验,每一个生命自然而然地会发出自己灿烂的光芒的。 天才不是三百年才出现一个两个的,天才是每个人都存在的,关键是是否发现自己身上的天才,所以,伟大的人物总是少,众生才芸芸。
四、作家对女儿的教育:我也是一个父亲,我不再以我的意志去塑造孩子,只要求她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只强调和引导她从小干什么事情都必须有兴趣,譬如踢沙包,你就尽情地去踢,画图画,你就随心所欲地画。我反对要去做什么家,你首先做人,做普通的人。继承了我的秉性,孩子胆小,我的亲戚们让孩子在外要刚硬,谁敢打你你就打他。我说,社会毕竟不是整日打架的社会,学得那么刚硬还像个女孩子吗?小不忍到底要坏大谋的。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
(接上)
我的感悟:读后确实如作家所说,现在的孩子娇贵,从怀孕到胎教到生下来如何培养,是三个甚至是五个家庭共同承担的重任。现在的孩子活的即幸福又很累,幸福是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疼爱,累是从小就为孩子设计人生,让他们学这学那,少了自由玩耍的时间,没有如作家所说的尽情的去踢去跑去闹。我亲戚家的孩子今年5岁,能背诗歌,会讲故事,会画画,会玩耍,还有赚钱意识,我常说是他姥姥培养的好,但他也有缺点,胆小、不大气、任性、不爱吃饭、不喜欢学数学,我想,这就是女人带出来的孩子的共性,应该让他多与父亲在一起,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亲和母亲分别是孩子生命中出现的第一个男人和女人,父亲的性格、气质、为人处世,是孩子对男性榜样的最初觉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在很长时间里认为男人就应该是父亲那样。父亲角色中蕴含的刚毅、果断、强壮、幽默、责任感,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母爱与父爱是有区别的,母亲经常把孩子抱在怀里和孩子温馨的对视,父亲则常让孩子骑在肩头,或者把孩子抛上抛下。孩子从母亲那里得到情感归属,从父亲那里品尝到刺激和冒险。母亲常说“小心点”,父亲常说“别害怕、勇敢点!”父亲的这种态度会促使孩子勇于探索而不是畏首畏尾。写了这么多,如何培养教育孩子是个永恒的课题,没有标准答案,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
一指流沙一指流沙今天,终于完成了21天读书笔记,为自己喝彩,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