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香奈儿读书笔记】自由在高处,21天读书笔记
8月19日读书:
在我的生活中,我自认为读书和化妆是我坚持最好的两个习惯,我每天都在做这两件事,所以今天决定不再犹豫,还是搭乘这最后的末班车,把自己带到一个知识填充的海洋。
因为一些家事的原因,每个月总有几天要回乡下婆家,婆家没有电脑,所以一直都没有在21天变才女开帖,但是我一直都关注着这个活动,并且从各位姐妹的读书笔记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例如小丸子推荐的《把时间当朋友》,我前几天刚买到,现在在热读。这么好的一个读书活动我实在不想错过。每次看到好的分享,好的内容,我的心里都痒痒的,恨不得把这些年看的一些好书一起和大家分享。
我觉的我和书的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它教会我很多东西,同时带给我很多快乐,我还会经常在书海中寻找另一个我,人虽然只是单独的个体,个活各的,但是我却经常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角色,从而实现另一种活法,也许有人会笑我有点阿Q精神,但我却乐此不疲。
我很欢”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有时我真觉得一个读了很多书的女子她仿佛真会吐出华丽的气息,同时我也很喜欢”一日不读书,无人看的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这句俗语。它们都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
今天我像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熊培云老师的《自由在高处》,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书名,不得不说一开始是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但是读了这本书,我由衷的敬佩作者,我觉得他的思想真的是在高处。熊培云生于江西农村,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其文字沟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宽容温暖,致力于建立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人人皆可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
我很喜欢略带传奇性的人物,如熊培云老师虽然生在江西农村,但小时候父亲给他买的一根没有花纹的铅笔,却可以改变他的命运,开启他美丽的人生。
他爱生活,爱自由,他的文章为每一个弱小者呐喊,他的思想深远,视角独特。
帕特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和重点。
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他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
今天先像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明天分享具体的内容。
-
可可.香奈儿可可.香奈儿
本节的一点感受:
我觉得熊培云老师剖析的太对了,是的在没买房子之前,我觉得能够买一套房子就很好了,哪怕小小都觉得很温馨很知足,可当一旦买了房子,就开始挑现在房子的毛病,什么配套不好,不是学区,交通不便,全都上来了,人就是欲望的动物,而我就是其中一个普通的世俗的人,以世俗的观念来要求自己,很尊敬那些活的纯粹美好的人,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
可可.香奈儿可可.香奈儿
9月11日读书笔记:
每个人都有权有势——凤凰网三分钟演讲
2010年1月12日,本书作者参加凤凰·百度年度盛典,为社会类人物——开胸验肺农民工张海超颁奖,以下是现场的三分钟演讲:
曾子墨:2009年的热点人物有官员,也有老百姓,我们继续请出下一位揭晓人,有请南开大学教授、时事评论家熊培云。
熊培云:大家好!在座的都来了,在座的都“有权有势”,是不是?有什么“权”?公民权,有什么“势”?就是每个人的公民权都必须得到彻底维护的天下大势,在座的都有权有势。另外我还要说的是,在座的都有靠山,什么靠山?就是中国正在崛起的公民社会,我希望大家都做一些功课,多努力,大家平时多流一滴汗,社会就会少流一滴血。
我要揭晓的第二位当选影响时代的力量—2009新境界凤凰·百度时事沸点社会人物的是河南农民工张海超,他的百度搜索次数是1605408次,他是在2009年以身体维权的三个代表之一,另外一位是孙中界,还有唐福珍,很遗憾,唐福珍今天晚上没来,我在这里代表我自己鞠一躬。
-
可可.香奈儿可可.香奈儿
9月12日读书笔记:
自由在高处——在中央电视台的演讲
什么是“自由在高处”最极端的理解恐怕就是身居高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有网友看到预告,要想自由在高处,你先得给我找个直升机。今天,我到这里来不为提供直升机,这不是我能解决的。我想谈的是对自由与时势的理解。我相信大家都趴着的时候,你坚持站着你就在高处了。
富兰克林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这里自由也是好词。胡适在晚年说“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则将自由放到了次要的位置。
有些自由是被质疑甚至被诅咒的。自由有时候是个好词,有时模棱两可,有时则绝对是个坏词,正如“狼的自由,就是羊的末日”。
卢梭曾经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里自由也是好的。但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变成了“自由引导野兽”。对此抨击的最厉害的是罗兰夫人——“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在这里,自由就变成了一个坏词。当然,我们知道这种以强制为前提的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其实质是奴役。托克维尔曾经这样谈到法国大革命:“法国人希望平等,但当他们在自由中找寻不到平等时,就希望在奴役中找到它。”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同一个人,他还可能既要求自由,又要求被奴役。马丁·路德讲过这样一句名言——“这是我的立场,不能后退一步。因为我的良心唯独是上帝话语的囚徒。”在皇帝面前,路德是自由的:但在上帝面前,他又是不自由的。平常我们说自己是“良知的囚徒”。
有些自由无所谓好坏,只在于各有取舍。Beyond在《海阔天空》里唱的“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这里的自由指的是身心自由,是Freedom,它是好东西,但和现实往往会有冲突。
-
可可.香奈儿可可.香奈儿
9月13日读书笔记:
你即你选择:
卢梭有关“自由与枷锁”的言论感动了无数人,也让无数人平添惆怅。不过,即使是在一个不自由的环境中,生活仍是可以选择的,是有希望的。因为你即你选择,你的世界也在于你如何选择。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人可以自主地生活,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不自由,很多事自我施加的。
我始终坚持一个看法,如果这个环境已经在给你做减法,你首先该想到的是给自己做加法,要相信时代每一天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相信我们的国家要比我们想象的自由。
这个世界充满了洗脑的书,比如《送信给加西亚》,服从是第一位。但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自由选择才是第一位的。正如米尔所说,人区别于动物的首要之处,不在于人有理性,也不在于发明了工具和方法,而在于能选择,人是在选择而不是被选择的基础上成为自己。
大环境可以决定你的自由度,但你的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权。而这完全在于你的觉悟,在于你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只要你足够独立和自由,你可以DIY一个属于你的美好世界。正如电影《美丽人生》所揭示的,即使是集中营,你也可以将它变成一个游乐场,哪怕它转瞬即逝。此所谓,你可以摧毁我自由的创造,却不能摧毁我对自由的向往。
生活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你因为绝望而想自杀,你仍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赦免你自己,选择不对自己的生命行刑,让自己有机会从头再来。
生活是可以选择的。
人是可以选择的。
-
可可.香奈儿可可.香奈儿
此节的一点感受: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过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够努力就好。
-
可可.香奈儿可可.香奈儿
9月14日读书笔记:
自由在高处(一):
最后给等级出一道题,解释为什么“自由在高处”。以及为什么你站起来了你就在高处,你就有了神性。站起来,你就超越了空间看见了时间。
题目是:请挪动其中一个数字(0,1或者2)使“101—102=1”这个等式成立。注意:只是挪动其中一个数字,只能挪一次,而且不是数字对调。
你现在可以好好想想,看看是否能很快想出答案。我不想吹牛,几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道题的时候,我是只花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便做出来了的。而当我把这道题转述给一些朋友时,我发现他们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远比我要多的多。
几年间,我问过男男女女很多朋友,尤其是思想界与媒体界的一些朋友。偶尔也有想出答案来的,但的确花去了他们很多时间。当然我也没少外通外国,拿这道题折磨西方人。都说西方人的逻辑思维比东方人强,至少在这道题上,我认为是不见得的。今年初,在从瑞士到巴黎的列车上,为了解闷,我让同行的几位瑞士和法国旅客做这道题,竟无一人能答。
我无法拿这道题测验古人,但是以我的观察,我知道今人,无论国界,无论东方与西方,时常会困于某种思维陷阱。
-
可可.香奈儿可可.香奈儿
9月14日读书笔记:
自由在高处(二):
也许有的朋友已经想到了答案。在公布答案之前,我还想谈一部电影。我刚念完大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电影是《勇敢的心》,但自从看了《肖申克的救赎》后,我更愿意将后者视为我一生的教材。这部片子影响了很多人,里面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了。主人公安迪本是一位银行家,因为被错判入狱,不得不在牢狱里度过余生。然而,他并没有绝望,他相信“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后来,这位银行家成功越狱。这是一部关于个体自救,关于希望的影片。现在我们一起回顾片子里的三个经典镜头。
其一:安迪和狱友一起修葺监狱的屋顶,并且与狱警达成交易,获得在屋顶上喝啤酒的权利。我们就这样围坐在一起,喝着啤酒,沐浴着温暖的春光,就像是一个自由人,正在修理自家的屋顶。
其二:安迪坐在办公室里,反锁房门,将监狱广播的音量调到最大,播放《费加罗的婚礼》。此时,镜头拉升,所有囚徒抬头仰望天空,恍惚之间,这座曾经消失了音乐的肖申克监狱像是洗礼人心的教堂。
其三:安迪从下水道逃出,站在泥塘里,在电光雨水之下,张开双臂,体味久违的,失而复得的自由。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这里的三个镜头都与高处有关。无论是在屋顶上喝啤酒,仰听自由的乐声,还是张开双臂欢呼自由,自由在高处。而我所出的这道题,也是答案在高处了。
一切很简单,你只需将“102”中的“2”上移,变成平方便大功告成。为什么这道题让许多人终于放弃,想来想去还是思维定势吧。一说到挪动,,他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左右挪动。而你能够总揽全局,不受制于这种约束,让这里的每个数字都东奔西突,活跃到在你的眼前跳舞,你就会很快找到答案了。至少我当时是这样找到答案的。
其实,有关这道题的分析何尝不能适用于我们的社会与人生。不得不承认,我们常常陷于一种横向的思维,一种左右的思维之中,而很少有一种向上的维度,个体的维度,神性的维度和时间的维度。
-
可可.香奈儿可可.香奈儿
9月14日读书笔记:
自由在高处(三):
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能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你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你才可能是自由的。
回到安迪,他之所以能够从肖申克监狱里逃出,正是因为空间禁锢了他,而时间又拯救了他。一天挖不完的隧道,他用十九年来挖;一天做不完的事,他用一生来做。我说人是时间单位而非空间单位的意义亦在于此——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如果你的一生像安迪一样追求自由,知道自由在高处,那么你的一生就是自由的。
-
可可.香奈儿可可.香奈儿21天的读书笔记完成了,有一种小有成就的感觉,这最后一天我用了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今天的读书笔记,因为我觉得这节非常的好,我舍不得删减,自由在高处,每个时代,每个有成就的人,眼界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眼光更为高远,所以取得了更为卓越的成绩。让我们把眼光放高一点吧,我想我们的生活也真的会不一样的,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自由在高处,我相信。我也会分享更多的好书,给爱书的朋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