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观PK#交替的生活
在国外生活好几年也GET一个新习惯,就是交替的生活。在欧洲中国的一些特产还是很稀罕的,连上海小青菜都要2、3欧一KG。
相对于老外的菜这种国内最平常的菜很贵的,胡萝卜、土豆、西红柿都是一欧2,3KG。什么韭菜、豆角、红薯也是贵的不要不要的,只是老公一直不喜欢老外的菜。天天吃中国菜贵得牙倒,后来就不断的提升做菜的水平,开发新的老外菜品种,买菜费用从周60欧降到40欧左右,一个月直省七八百RMB。积小成多,一年能省下小一万RMB。
现在回国了仍是交替着打理生活,晕素搭配即保证营养又吃得多样化。菜都是早市上去买回来,一次至少能比在菜场省下三十多块,而且鱼和肉都能新鲜。我们生活得挺好,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但是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没有意思,常变常新也丰富了菜品不是。
过日子就是细水长流,再平淡的日子要过好也要认真规划,才是生存之道。光省不是生活,天天大搞大办也不是生活,能把生活中不起眼的点滴过好才是水平才是能力。在最不好的境况下能取悦自己,给家人一个舒心的环境,往往水到渠成。

我现在每次回国 确实能感觉到 有些东西比欧洲还贵
为什么不在家自己做饭呢?我在北欧 东西死贵 我们两个人 基本上都是想办法做中餐的 我到还好 只要让我多吃蔬菜就行 中午在公司 吃西餐 晚上一般就是中餐
一日三餐在家吃,我们都不喜欢吃西餐。
美国本身就比欧洲便宜很多
增值税本身就低 而且 很多国家都是给美国打工的
是呀,我从国外又扛又寄了26KG奶粉,国内的奶粉死贵还不知是哪的。
一回国钱都不是钱了,就跟纸似的。至今家里人几乎没有买过衣服啥的
在国外奶粉使劲喝,回国开始限量了,而且一天只给喝一次。
牛! 不过确实也是 我朋友上次带宝宝回去探亲的时候 也是带了好多
你们是选择回去定居了?
啊?? 那不能不让孩子喝奶啊
先回来一段时间,还是想出去。
我孩子已经三岁多了,一天一餐就够了。要是在国外就随便了,实在太麻烦了
是湖北的
基本拿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