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观PK#交替的生活
在国外生活好几年也GET一个新习惯,就是交替的生活。在欧洲中国的一些特产还是很稀罕的,连上海小青菜都要2、3欧一KG。
相对于老外的菜这种国内最平常的菜很贵的,胡萝卜、土豆、西红柿都是一欧2,3KG。什么韭菜、豆角、红薯也是贵的不要不要的,只是老公一直不喜欢老外的菜。天天吃中国菜贵得牙倒,后来就不断的提升做菜的水平,开发新的老外菜品种,买菜费用从周60欧降到40欧左右,一个月直省七八百RMB。积小成多,一年能省下小一万RMB。
现在回国了仍是交替着打理生活,晕素搭配即保证营养又吃得多样化。菜都是早市上去买回来,一次至少能比在菜场省下三十多块,而且鱼和肉都能新鲜。我们生活得挺好,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但是再好吃的东西天天吃也没有意思,常变常新也丰富了菜品不是。
过日子就是细水长流,再平淡的日子要过好也要认真规划,才是生存之道。光省不是生活,天天大搞大办也不是生活,能把生活中不起眼的点滴过好才是水平才是能力。在最不好的境况下能取悦自己,给家人一个舒心的环境,往往水到渠成。

楼主工作肯定很闲吧,在国内还能大清早先在菜市把菜鱼肉啥的买回来,我觉得我身边的(没有公婆岳母照顾)的小两口家庭都是下班冲进菜市提一个素菜一个荤菜都是切好配好的,回家急急忙忙开始做饭,一天忙的跟什么一样
26KG奶粉?!要吃多久啊,一次买一年份的吗?
现在没上班带娃中......
先扛了12kg,又寄了14kg.现在只余下10kg左右,半年的量
哦这样啊,可以理解,另外楼主可以推荐一下宝宝的奶粉吗,你喂的最多是什么牌子的奶粉呢?是通过亚马逊拍的吗?
怪不得![[抠鼻子]](http://static.talicai.com/emoji/qq/emot1.gif)
如果小两口一个人的收入可以支撑整个家庭的话,大部分妈妈都会选择离职在家带孩子的
我之前在欧州住了几年,我们一直喝的意大利本土产美林奶粉。这个牌子没啥名气,但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享受政府被贴的奶粉公司。只交4%的税,价格比较便宜。质量很好
那倒也不是,我们没有人帮忙带娃。月子都是自己做和带娃的,我们回来没有多久。让孩子先适应一段时间
我在北美也呆过,相对欧州的奶粉便宜。味道更接近母乳,我儿子不肯吃美版的雅培,但美林少说也喝了快三四十KG
我之前回国扛了半年的量,现在又屯了半年的量。刚回来喝得多,一个月要二三KG,现在少了。以前在国外不限量,现在得省着喝了。我儿子41个月,现在35KG,从小到大啥也没有补过,就喝了三小瓶VD。你是想买,我可以帮你代购。一瓶收点代购费就行了。绝对是婴儿公司买的,价格比国内便宜而且质量有保证。
国外的奶粉便宜,海运的费用占奶粉一半价格还多点。海运过来大约十天左右,我后面一次寄过来十四KG
恩,谢谢,我在京东上面看到有,但不知道是不是如它所说原装进口的
一般的没有那么贵了 这边刚上市的本地土豆很贵 就那么几天 剩下的也不贵 毕竟西方人还是以土豆为主事 要是特别贵 真不用吃饭了 哈哈
你在哪个地方啊
真爽 哈哈 这边今天早上已经0度。。。。。。冻死
国外剪发培训比较简单,国内么学的人还是专业点。
新加坡华人多吧,比较喜欢加州。天气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