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丸子ariel的读书笔记】一本好书,可以带给你一个新的世界
【财女读书会】的活动才进行一天,就看到好多姐妹的新帖。看来她理财一直都有很多爱理财,爱读书,才财兼备的姑娘。为积极又美好的姑娘撒花。
小丸子也是个爱读书的小书迷,在自己日记里也分享过一些书的读书笔记,和读书方面的心得感悟。现在在这里也来开一个帖子,和大家一起坚持21天的读书历程,分享每一本好书,和大家共同进步。
先来说说我对读书的一些小体会。
1,书籍的世界就像海洋,不要贪婪于每一本书,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2,适合自己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例如职场,心理,学习,情感等。
3,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读一本坏书也浪费了读一本好书的机会和时间。
4,读书可选择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时间上,早晚的空档,一天的零碎时间(等车,排队)工具上面纸质书,kindle,有声书等。
5,兴趣和对自身知识的需求才是读书的动力和基础,坚持下来才能养成习惯。
总之,读书是一种能够对人由内而外起到潜移默化改变的行为和方式。很多古人都有说过读书的好处,例如苏轼的诗句里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黄庭坚的“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而现在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读书一能让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时俱进,时刻鞭策自己;二,也能让我们在嘈杂高速发展的生活轨道里,抽身和留给自己一些安静倾听心灵声音的世界。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坚持21天的读书时光,分享更多更好的书籍吧。不为其他,只为明天遇见更好的自己。
分享的读书笔记有: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1楼—25楼)完成
《把时间当朋友》 (26楼——51楼)完成
《自控力》 (57楼—— 73楼 )完成
《整理的艺术》 (64楼—— 67楼 )完成
《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观易碎》 (68楼—— 96楼 )完成
《省钱攻略100招:省钱生活必备宝典!》(97楼——114楼 ) 完成
《俞敏洪管理日志》(102楼——113楼 )完成
《于丹<论语>心得》(115楼——131楼 ) 完成
《看故事学理财》(121——125楼) 完成
总结:
【第一期读书会】连续记录读书笔记46天,分享9本书的读书笔记。希望阅读成为生活里的一种习惯,大家一起好好努力吧!

朋友道别走了,剩我一个站那傻半天。朋友,你是觉得我在世俗生活沉沦太久看不下去了,今天故意出现来启迪我的吗?
还有就是,我那些,平常自己吃饱喝足后琢磨的,有的没的,算灵魂生活吗?本来习惯盯紧鼻子下面镜子前面这一摊,在平常日子和公司买卖里忙乎得挺满足,昨天经过这么一聊,怎么像冷风一吹,哪儿醒了似的呢?
今天琢磨了一早上大概透彻了些,世俗和职业虽然人人都在做,底下也是应该有笃信和敬畏支撑着的。具备坚实的内心标准,才不会随着情绪、环境和别人的好恶乱跑。内心标准应该归灵魂生活管控和追求。
想到这就有点懂了,说白了朋友昨天就是在问我最近有没有关注三观建设,关注形而上的东西,多想想自己为什么而活,查看一下皮毛下面的支撑物是不是还结实,别忙乎忘了。
我也认识这样的人,三种生活并不是像我和大多数人这样能分出层次的。比如我的研究生同学婷婷。她吃饭穿衣是为了画画时候不饿不冷,她卖画是为了继续能画画。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她都只在画室专注,不需出门。
婷婷毕业后选择了做职业画家。或者连“选择”这个词儿用在她身上都并不恰当。只有像我这样的人,面临这样或那样的谋生手段时,有钱多少、事多少、离家远近摆在面前成为兑换条件时,才可以称其为选择。摆在婷婷面前的就只有一条路,别的对她都不具备行走的意义,所以无所谓选择。世俗、职业和灵魂等,都是一回事,三体合一。三体合一的人活得纯粹,却是很稀少的。
想要身心都完满安顿,不是世俗和职业那点儿生活过得好就能解决的。三观不正,形而上不琢磨,特别容易跟着皮毛得失走。如果世俗生活不再喜乐,如果职业生活总有事物求而不得,这人就直接反映成沮丧抓狂,就是典型的没灵魂生活。反过来也一样,就算吃饱喝好穿金戴银常伴有情郎,三观建设也不能忘。
话说回来,我那个朋友,到底是听说了我什么,见面聊了那么一出啊?反正我还是再自省一遍吧,我的目标是:千金在手,而我另有高兴之事。那高兴之事,只能来自灵魂生活。
20#8月5日读书
书名:《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观易碎》
读书笔记:
存在感缺失症
存在感缺失症是一种近年来很普遍的流行性神经症,是由圈层化生活和社交网络,如BBS、QQ、微博、微信导致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独处障碍或无网络幽闭恐惧,呈现行为或意识状态的改变。
此症典型临床表现可以分两大类型。其一,无法自控地追求出席率——比如成为PartyAnimal(派对狂人),热衷现身各种聚会,被看到、被寒暄、被拍照、被品评。其二,无法自控地追求线上关注——比如在论坛维护知名ID,努力刷微博,关注评论数量,关注粉丝总量和瞬间涨跌。微博推广后,简直就成为刷存在感的现世神器——让每一个个体认为自己确实存在于这个社会,正与无数人和事发生联系。如果正常存在感可以表达为“我×故我在”,那么存在感缺失症患者则可以表达为“被人知道我×,故我在”。
患者为了有效地实现以上两种存在,会导致一种类似上瘾症的行为——严谨地以效率手册作为工具,把时间分段,然后以他人填满之,注意,是他人。由于患者的内在动机的区别,这种“他人填满现象”一般来自两种出发点:第一种,只有我对他人来说好看、强大,他人才会爱我,我才有价值;第二种,只有我对他人来说有用、被需要,他人才会爱我,我才有价值。温饱之后,一切人类需求归根结底都是情感上的需求。
此外,存在感缺失症会派生出一种可怕的存在感式沟通。这种沟通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手段就是目的,用不停波动的情感悄然替换了空虚、寂寞与思索,这个过程总是欺骗性地叫人感到充实。比如患者常常会在同一时间找局、求偶遇,如果幸运则最终聚在一起玩耍、吃饭和闲聊,甚至不辞劳苦转战场地,话题随风飘荡,不明所以。这样的局在场时充满简单的开心,离场时往往微醺,醒来后怅然若失,只记得曾挥手和那些模糊的面孔道别,转身又一次消失在空气当中。当空虚的个体在某时某地终于找到一个群体一起做同样的事,个体将倾向于确认自己所做之事是有意义的,自己便被赋予了存在感,甚至使命感。(理论依据详见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
对存在感的寻求是人类一直无法舍弃的哲学命题。表现在群体时,诉诸一遍遍地假想人类是某种造物的子民,或者通过祭祀和占卜,确认和某种造物的联系,总之就是不能接受人类群体只是孤零零地在天地间,同于万物刍狗;表现在人类个体时,存在感代表着个体对自身存在的寻求认同和肯定的精神行为。最大的体现是参与某件事,加入某个团体,认同某种概念,或观点被某些人认同,确认自己被重视、被关注、被表扬。凡人都希望在历史长河中出点儿声音,伟人都希望不朽。
《大学》里教诲说“慎独”,才能够修身养性。但现状是“独”的时间和诉求已所剩无几,更谈不上“慎”——那些检查、关照、反省的方法和态度。想要“慎独”,需要重新展开效率手册,重新核定时间分配,不再把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慷慨地分享给飘荡的他人和群体。如果总是受他人、他物影响,生命只好一次次被干扰,不可能产生主见与定见,更不可能有时间去检查那见解的质量。
丰富从来都不是一味的填满。虚妄的存在感都呈现出一种瞬时的、表层的快乐。如果只能一味地围观他人的观点,如果脱下华丽的壳只剩下不能自成系统的内里,才是真的没有存在过。
21#8月6日读书
书名《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观易碎》
读书笔记:
谁的肉身没有硬伤?
现代高超的摄影、修图及整容技术有个弊端,就是催生出了一批广告里美轮美奂的人儿,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对比下相形见绌,自卑感油然而生。
多看明星化妆前后对比照,无情揭开梦工厂的面纱,不失为取得心理平衡的好办法。
人和人在观瞻上生而不平等,没处说理,但总有改良余地嘛。常言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扮。
当我和小曼生长发育差不多完成的时候,购物模式也初步形成了。逛街的时候,我看高跟鞋,她看平跟鞋;我买祛痘膏,她买增白霜;我买提臀丝袜,她买海绵胸衣,真正是缺什么补什么。
我和小曼在外表上绝对算各有千秋的,概括说就是我没有的她有,她没有的我有,而且分布得相当平衡。从我俩身上看来,上帝似乎是公平的。比如说,上帝给了我比较白的皮肤,但脸上皮肤毛病多。小曼肤色黑点吧,但肤质很好;又比如,上帝给了我浓眉毛,但我头发特少,上帝给了小曼密实的秀发,却基本没给她眉毛;再比如,上帝给了我经得住考验的上半身,但是给我一个平坦的屁股,小曼虽然上半身薄弱点儿,但屁股堪比拉丁美人儿;还比如,上帝给我一个不爱长肉的小腰儿,但我但凡有肉就长在大胳膊上,一招手还颤悠,有如路口挥别孙子的街道大妈;小曼一发胖就只胖中段儿,藏在衣服底下,反而俩小胳膊一直像中学生一样劲道儿。
所以多少年来,我俩根本顾不上羡慕对方的长处,都在闷头紧锣密鼓地恶补自己的硬伤以期超过平均水品。当长跑运动员被人落下太远的时候,就没心气儿去追了,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昂扬的斗志保持到我俩前后脚儿进行了北京广播学院(现在叫中国传媒大学),才发现天地广阔,人外有人。全国各地的姑娘环肥燕瘦,济济一堂,个个都对自己的外貌严阵以待,每天早晚跑步跳绳劈叉敷面膜,无所不用其极。
那个时候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上镜效果,彼时都还是年轻姑娘,面庞圆润。但是圆润在镜头前那就是硬伤,非得倆腮帮子都用深褐色搽上重重的阴影,在削骨术还没流行之前,那是最好用的障眼法。弄得我现在翻出过去的女同学课间合照,都吓一跳,连我在内,个个都抹了两块锅底灰,却向镜头妩媚地笑着,憧憬着光辉的电视事业。小曼就从来不用涂锅底灰,她一上镜,就是标准的鹅蛋脸,可怜的我对自己的腮帮子纠结了四五年。
上帝从来就不是公平的,天资这件事,往往最令人困惑与无奈。你那么辛苦维持和争取的,别人却似乎不费吹灰之力。有的人吃多吃少,锻不锻炼,身材都凹凸有致,有的人天天白水洗脸,顿顿辣椒下饭,照样肤若凝脂。这还只是单单指外貌,要说到音乐和体育,那就更没有办法攀比。一攀比,唯有让人越发感到深深的绝望。
看看电影里的女主角,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感到过瞬间绝望是很正常的件事。绝望之后,就可以置于死地而后生了。
喜欢你写的体会,很真实,很有效~~~
22#8月7日读书
书名《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观易碎》
读书笔记:
爱表现的小孩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上小学和中学,社会面貌和现在差距挺大:那时候纪律很严明,做操站队要整齐划一,听从指挥,所有小孩上课都坐得笔直,回答问题先举手,几乎没人敢上课说话或者做小动作。
每逢新班开学,老师面对一屋陌生的小孩,都会问:“谁会画画?”
我想我会呀,于是迅速举手,老师说:“好,那你当宣传委员。”
这环节在每次升学分班时都会发生一次,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画板报生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画到大学四年级。
长大后回忆,我在每一次举手之前,都忘了做一件成年人大概都会做的事——看看周围有没有人举手,有多少人举手,我是不是应该等一会儿再举。这也许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包括考量周围,评估自己,再做出决策。但这个系统在我的认知里迟迟没有建立——当老师询问愿意参加文艺汇演的同学,我举手;当老师征集军训标兵班的同学,我举手;当老师挑选中外文化交流的同学,我还举手。只要举手就增加了被选中的机会,于是我常常被选中。举手让我在那个单调的年代里拥有了一个相对丰富的童年,也成为一个爱表现的小孩。
在此过程中,有四个班主任,因为爱表现的事,和我谈过话。
我所在的小学,是一所纪念中国和古巴建交的小学,一九八几年某日恰逢古巴国庆,我和几个小朋友被派到大使馆参加儿童联谊活动。活动最后一项游戏是抢糖果。主持人宣布开始之后,所有古巴小朋友都冲了上去,我见状也赶紧冲上去,大抢特抢,咯咯咯地笑。抢完回头傻了眼,除我之外的六七个小朋友,都站在原地不动,好像是在等老师的指令,老师皱眉看着我,杀气腾腾。
回来后我被班主任和教导主任组团谈话并被定性为:没有教养,不识大体,不得再参加涉外活动。
到北京八中上初一,进校就遇到艺术节各班报名,我于是报名表演小品《超生游击队》。班主任是女的,姓孙,二十五六岁。她板着脸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你怎么这么爱出风头呢?”我很困惑。她又说:“全班就你报名,你也太爱显摆了!把时间用在学习上!”
之后我们班没有节目参加艺术节。
23#8月8日读书
书名《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观易碎》
读书笔记:
爱表现的小孩(2)
到北京八中高一,学校选派我到中央电视台参加节目录制。录了两期之后发生了几件奇怪的事:我放学后画的黑板报在第二天早上会被人擦掉;我课桌里的围巾会凭空消失,几天后又在垃圾桶里出现。那时的班主任是一中年男性语文老师,他把我叫到办公室,很郑重地对我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你把这句话背下来。回去查。”我说知道了。他又说:“世界很大,有才的人太多了。你必须要多读书,得让自己有真才实学,说的话做的事要经得住推敲,不能浮躁,不能靠雕虫小技取得了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我赶紧掏出本来记下。他又说:“得能收能放,随时把心沉下来,别忘了你的正事。你只要学习成绩放在那,谁都没话说。”
再到北京广播学院(下称“广院”)播音系上大一,我的班主任是本系前辈大师哥。一天,我正在闷头画板报,他走过停下来对我说:“太低调!画板报又不出声,多参与点活动,多经历点场面!咱们是靠在人面前交流、思考和表达吃饭的!”
那一刻,我转过头用感激的双眼望着我英俊的班主任老师,内心充满暖流。遭受了十几年的否定和打击,一个爱表现的小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土壤!
又是十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变化很大,涌现了无数出位、高调、得瑟、自恋狂的奇葩,这里面有的是人才,有的不是。我的天性却依然未改,但一直谨记十六岁时我班主任的教诲——“世界很大,有才的人太多了。你必须要多读书,得让自己有真才实学,说的话做的事要经得住推敲,不能浮躁,不能靠雕虫小技取得了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今天,我依然是一个爱表现的小孩,当生活需要我的时候,如果我有能力,我依然会像当年一样,坐直,然后高高地,举起我的手。
24#8月9日读书
书名《省钱攻略100招:省钱生活必备宝典!》
读书笔记:
养成记账的好习惯
我们除了在每次购物前要认真列好购物清单并严格执行外,在购物后也要养成记账的好习惯,清楚自己每天、每周、每月的钱用来买什么了,这样在一段时间之后翻开账本,我们就知道哪些钱是不必花费的,哪些钱是能省下来的。账本可以手写,也可以用电脑中的Excel表格来制作。除了做好已经花费的账单外,如果有能力的话还可以做一个未来收支预算表,让自己对未来的花销有一个规划,防止自己乱花钱。
当今社会,如果冲动消费的次数过多,就有可能让自己陷入窘迫的境地。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制订一份中长期的购物清单,让自己的消费变得理性、有质量。
无论是什么商品,都会有涨价和降价的时候,同样是空调,夏季卖的价格就相对较高,而冬季则相对来说便宜很多。如果我们有大宗消费的情况,那么最好提前做好购买的计划,看什么时候买合适,什么时候买省钱。不要以眼前利益为基准,我们应放眼长远,统筹兼顾。
钱包薄厚自己做主,不让“黑账”有可乘之机。如果能制订好全年的购物清单,我们不仅能从长远上对一整年的消费做出规划和部署,同时也能免除在年末的时候家庭财政出现危机。全年购物清单能让我们很好地了解所购买物品的先后顺序,从而做出正确而合理的选择。全年购物清单能帮助我们不必浪费金钱和时间,使我们在良好的状态下更多地将时间投入到如何赚钱之中。如果能按照全年购物清单有计划地添置生活所需品,就可以减轻我们生活的压力,使日子过得更游刃有余。在做账单前,我们可以把家里的现金、银行存款等先做一下盘点,然后再开始记账。账单列得越详细,分类越明确,越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家里的收入和支出,既方便统计,也为以后节省开支指明方向。
一个详细的账单,大体应包括收入与支出两项。收入当中要包括:现金收入、存款收入、卡收入等。支出一般包括:现金支出、刷卡支出、其他支出等。在支出方面,又可以区分为:生活支出、服装等消费品支出、孩子支出、父母支出等。
下班后或周末时,我们常会去超市购物。干净而舒适的购物环境,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们逛起超市来更为惬意。一般大超市里的商品价格相对外面的小商店要便宜,因为大超市秉着薄利多销的策略。而且,在超市里能与商品进行零距离“对话”,这样的购物方式让我们感到很舒服。现在,超市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如何能变成超市购物高手,买到好东西的同时又能省钱呢?
如果你的眼睛够敏锐,你会发现,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一般都是靠外面的没有靠里面的新鲜,比如牛奶、香肠、果汁等。我们在超市的货架上,首先看到的都是放在最外面的商品,如果需要购买这种商品,伸手就取了。商家根据消费者的这个购物习惯,一般都将快到保质期的物品摆在最外面,以便于货物销售。
在购买长时间裸露在外的熟食时一定要多注意,因为超市里空气流通不是很好,而且人多,如果食物裸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容易滋生细菌,因此,我们最好购买覆有保鲜膜或袋装的食物。在到冷冻区买食物的时候,尽可能拿底部的,因为底部的食物一般都比较新鲜。
早上八点到九点半之间,超市里的人相对其他时段会比较少,而这个时候的水果、蔬菜和肉类也是最新鲜的,如果想到超市采购这类商品的话,最好选择这个时间。与此相反,晚上七点半以后超市的人是一天当中最多的,许多食物,如蔬菜、鲜肉、水产品等不如早上新鲜,因此,此类商品晚上多会打折促销。
超市展台里会使用各种灯光来激起我们的购买欲。鲜肉类展台会打出粉色的光,让肉看起来更新鲜。熟食展台里会打出柔和的黄色光,让食物看起来更有光泽,像刚做好的一样。但我们经常在将食物买到手后才发现,原来食物和我们在展台里看到的感觉相差甚远,所以,在购物时一定要注意。
人们购物时经常有这样一种习惯,不管自己需不需要,只要看到“买一赠一”这几个字,就觉得捡了便宜,想掏腰包将其买回家。其实,“买一赠一”是商家常用的一种销售手段,“买一赠一”不见得真的就是“赠”,或是真的就让你“占了便宜”。我们应该将注意力放到事先写好的购物清单上,不要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不然既造成了浪费,又不一定真的得到了实惠。
我们在超市购物结账后,要马上核查一遍购物小票上物品的价钱与自己在商场中看到的价钱是否一致,因为偶尔也会有价签上的价钱与埋单时的价钱不一致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要马上向收银员提出,或者将购物小票跟商场里的价签一起拿去服务台,只要证明小票上的商品跟价签上面的商品是同一种商品,那么超市一定会退回差价给你的。
25#8月10日读书
书名《省钱攻略100招:省钱生活必备宝典!》
读书笔记:
为了省钱,我“拼”了
现在很多人为了省钱都当起了拼客一族,那么什么是拼客呢?拼客是指有共同消费目的的多个人,以AA制为消费原则,将花费成本分摊开,一起享受优惠和愉悦的消费群体。
有很多人对拼客有误解,认为经济能力差才成为拼客,其实“拼”是一种新兴的、科学的理财方式,“拼”能让拼客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快乐。
也许有人会问,自己如何才能成为拼客。其实只要你在平常生活中与别人实行过AA制的消费方式,那么你就已经成为拼客中的一员了。“拼”的最大好处就是省钱,因为经济能力的限制,拼客可以利用“拼”来少花钱买更好的东西。在省钱的同时,拼客还很可能成为好朋友,因为总在一起拼吃、拼玩,大家的兴趣爱好相同,接触的机会多了自然有利于感情的增进。
“拼”的主要方式:
1.拼车。上班族因为家距离公司比较远,可以和邻居或同事一起拼车;学生上学放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拼车;外出旅游也可以找人一起拼车自驾游。
2.拼房。刚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因为工资较低,手里没什么存款,可以和朋友或同事拼房住,这样能减轻很大的房租负担。店面一样可以拼房,比如甲想开一家奶茶店,因为所租用的房子面积大,用不了,因此找到了想卖零食小吃的乙,这样甲、乙将店面的房租分摊开来,且彼此的经营空间都够大,而且同一店内还增加了所提供吃食的种类,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3.拼卡。现在很多商场、电影院、健身馆都推出了非常实惠的会员卡,但如果你一个人一张卡用不完的话,可以和朋友拼卡。这样做,自己和朋友都能得到享受,而且又不浪费,省钱又划算。
4.拼餐。吃了五天的工作餐,到了周末想改善一下伙食,但怎奈好吃的东西都很贵,怎么办呢?找朋友一起拼餐啊!大家在一个桌上共享美食,而且钱也能省下不少。
5.拼旅游。外出旅游当然也可以“拼”了,在准备出发之前,可以将信息发布给朋友、同事、亲戚,也可以利用网络召集志同道合之士。